閱讀屋>語文> 五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實錄

五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實錄

五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實錄

  課前活動:

  音樂起,出現大屏,聽一首詩

  師:你發現了什麼?同學們?

  生:這首詩寫的是我和爸爸的事。

  師:你能說說你的爸爸嗎?

  生: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揹著我去醫院,爸爸雖然流了很汗,但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師:你的心情怎樣?

  生:很高興。

  生:我爸爸工作很累,但是還是堅持給我煮飯吃。

  師:真是一個好爸爸。

  生:每當我有數學題不會做的時候。爸爸總是很細心地教我,我知道了爸爸很關心我的學習。

  師:看見爸爸這麼關心你的學習,你會怎樣?

  生:有一次雨下得很大,爸爸把傘給我,爸爸的全身都溼透了。

  師:我相信,當你長大後,一定會把這把傘傾向爸爸那邊的,對吧?

  生:是的。

  生:我爸爸才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常常讓我做事情,剛開始,我很恨我爸爸,到了五年級,我知道

  師:你明白了爸爸的用心,這個孩子就在爸爸的這種愛中漸漸長大了。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今天我將一塊兒學習17課

  生: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生:有這麼多的父與子,為什麼單獨寫這一對?

  師:還有什麼問題?

  生:這一對父與子最後怎麼樣了?

  生:這一對父與子關係是怎樣的?

  師:以上兩個同學的問題可以合成一問題。

  生:地震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生: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師:問得真好。

  師: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生:小聲地自由地讀課文。

  師:這篇課文寫了一場怎樣的地震呢?

  生:生讀課文第一段。

  師:說得很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果語速再慢點兒就更好了。

  師:在地震中,許多樓房都成了廢墟,出現大屏影音資料。(看半分鐘)

  師:這一場地震中,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父與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是剛才這位同學提出來的。

  生:一位父親安頓好自己受傷的妻子,去救兒子,許多人都阻攔,隨時有大爆炸的危險,父親不顧危險和阻攔,一直挖下去,38小時過後,終於挖到了自己的兒子和他的同學,父親對兒子的愛是很深的。

  師:你概括非常好,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生: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師:你關注到了課文的結尾,你真會讀書。板書:了不起

  師:為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啊?

  師:請大家默讀思考,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再你的四人小組中討論。注意讀書的姿勢。

  師:大家一起來交流交流,為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先請同學讀一讀自己畫出的句子,再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生:讀句子:

  師:你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有這麼深的體會,剛才你知道他挖了多少個小時。

  師:父親在不停地怎樣。

  師:多麼了不起啊,還有誰找到了一些句子,也談談你的體會。

  生:讀句子。

  師:這位同學能一邊想象一邊讀書,很好。他挖

  師:讀了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我好象看到許多父母挖了一陣後就許棄了,可這位

  生:我好像裡的鋼筋把父親的衣服都劃破了,碎玻璃破

  師:對這段話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生:在這不過是36個小時,父親完全可以在家裡吃飯、睡覺,為什麼他要

  師:他想問的是什麼力量支援父親挖了卻36個小時。

  生:為什麼課文寫了8小時、26小時

  生:聯絡上下文

  師:你注意了課文的表達方式,真了不起。

  師:問題提出來了,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師:可以反覆讀句子,去理解,對嗎?

  師:請同學默讀課文,認真地思考這些問題。

  師:課文為什麼要從8小時寫起。

  生: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時間很漫長父親想挖到自己的兒子。

  師:你能讀出你內心的感受嗎?

  生:讀句子。

  師:看著螢幕,想想怎樣讀更好。

  生:再讀。

  師:讀得很好,她感受到時間很漫長,這樣寫還有什麼好處?還有誰體會到了什麼?

  生:36小比8小時長。

  師:你還是體會到時間的漫長。

  生:時間很長。

  師:他挖得怎樣?還有誰有不同的體會。

  生:父親一直挖著,沒有人能堅持36小時,石頭很重。

  師:挖得特別——

  生:辛苦

  師:讀出這種感覺。

  生:讀句子。

  師:讀得很有感情,還有誰想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生讀

  師:你讀出內心獨特的感受,就應該像他一樣讀書。

  師:父親挖了36個小時,為什麼還沒有放棄呢?

  生:因為父親曾經說過

  師:是曾經對兒子說

  生:讀課文相關句子。

  師: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父親經常對兒子說的話。(板書)

  師:在地震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生:在地震中,兒子在教學中,教學樓把兒子埋住了。

  師:課文中怎麼說的?

  生讀課相關句子。

  師:地震中還發生什麼?

  生:有許多死人的骨賅沒有找到兒子

  師:他是這樣做的,別的父母是怎樣的?

  生:其他父親絕望都回去了。

  師:有哪些人在阻擋父親,這位父親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生引讀課文

  師:面對這麼多困難父親停止挖掘了嗎

  生:沒有

  師:為了要和兒子在一起,父親克服了哪些困難,你能用不論……總這樣的句式造個句子嗎?

  生:不論別人怎麼勸解,父親總不停止挖掘

  生:無論父親受了多少傷,總要把自己的兒子救出來

  師: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總是會和你在一起,總之,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生:永遠和兒子在一起

  師:永遠要和兒子在一起的堅定信念讓父親多麼的了不起,同學們,讀——

  生讀

  師:配樂範讀課文:“假如他就是你的父親……到處都是血跡。

  師:誰想讀一讀

  指名生讀

  師:你讀出了內心的感受。還有誰想讀。

  生讀

  師:她是用心來讀啊。讓我們閉上眼睛,背這段話。

  師:引讀課文父與子的對話部分:“當挖到36個小時,突然聽到……

  師:為什麼說這是個了不起的兒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語句,說出你的體會。

  生:生讀句子,我體會到這12個小時,兒子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了,還沒有等到他的父親,當時他心裡一定會很緊張很害怕,你會覺得父親這麼久沒救他可能不會來了,但他想起父親說的那句話,他相信爸爸會來救他的。

  師:還有誰有不一樣的呢

  生:生讀句。爸爸在38個小時挖掘中,兒子非常信任他,一回憶起爸爸說的那句話,他的信心就回來,他信賴他的爸爸。

  師:講的真好,當她的像樣挖掘了八小時……,同學們接讀課文句子“等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

  生讀

  師:對於阿曼達在廢虛下漫長的等待中,你最想問什麼?

  生:我最想了解在廢墟里發生了什麼事,她是怎樣安慰同學的

  生: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是怎麼生存的

  師:對於這些問題你是怎麼想的,先說給同學聽。

  師:誰把想的說給大家聽?

  生:兒子之所以可以支援38個小時,因為爸爸說過,是這種信念支援著他,他相信爸爸會來救他。

  師:對父親非常的信賴

  生:我想補充一點,作為父親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就可知道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再加上父親對阿曼達的熱愛。

  師:你找了可以把父親與兒子緊緊聯絡在一起的紐帶。讀一讀

  生讀

  師:是什麼把父與子緊緊聯絡在一起呢?

  師:剛才同學說過是信賴,是父愛把父與子緊緊聯絡在一起課文為什麼反覆出現這句話。

  生:告訴他們父親和孩子信念和諾言多麼重要

  師:當父親疲憊不堪就要倒下的時候是這句話讓父親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師生: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當兒子飢渴難耐難以支撐的時候是這句話給了他希望

  師生: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讓我們記住

  生:地震中的父與子

  師:讓我們記住不論發生什麼

  生: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師:讓我們把父子幸福相擁的境頭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請同學們課後讀一讀朱自清的小練筆

  板書: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 挖不論……總……

  了不起           父子情深

  兒子: 等只要……就……

  [說課]

  《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修改稿

  湖南長沙市芙蓉區育英學校朱愛朝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老師們:

  上午好!

  從八月的貴州之行,到十一月的武漢參賽,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思索,我探尋,我不斷走進文字,貼近學生。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快樂的。它促使我在專業上更快的成長,它將成為我人生中一段珍貴的回憶。感謝全國小語會為我們語文老師搭設這樣一個夢想舞臺,感謝所有在我成長道路上灑下辛勤汗水的人,感謝為我這堂課付出無數心血的領導們、專家們、老師們。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表現特殊環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課文,內容淺顯,但內涵深刻;語言平實,但令人震撼。這是一篇老課文,很多名師都上過這一課,光是人教網上掛出的教學設計就有好幾個,要尋求突破與創新很難。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文字有較大的差距,怎樣才能在學生與文字之間搭設一座橋樑,讓學生逐漸走進文字,深入文字,受到感染和薰陶呢?反思我的教學,我覺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幾點:

  以疑促讀,簡化教學環節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 我覺得,教師應該教在學生有疑處。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的效率。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以疑問促閱讀,並相機滲透讀書方法的指導。回顧這一堂課,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質疑解疑的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實踐、自行發現、自我建構的過程。大家看,上課伊始,學生針對課題質疑,從而帶動了全篇的閱讀;之後,學生針對父親在廢墟中挖掘的語句進行質疑,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偉大;接著,學生針對阿曼達在廢墟下的等待質疑,進一步體會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以疑促讀,簡化了教學環節。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單純明確:透過課文的具體描述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教學結構簡單樸實,體現了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特點。一箇中心詞“了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兩個板塊,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清晰明瞭;一條主線,“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貫穿全過程。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自主活動,促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發展。

  挖掘資源,豐富學生素養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崔巒老師也曾經說過:“就小學階段來說,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能力。”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如學生從課文對父親的外貌描寫說出了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由父親在廢墟中挖了36小時,聯想到阿曼達在廢墟下等了36小時,並由此想象廢墟下的阿曼達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這樣做,填補了課文空白,使學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與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學生在用“不論……總……”進行說話訓練的過程中,對父親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體會,我感到一個直面困難、永不言棄的父親形象逐漸地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我更欣喜地看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並靈活地運用了語言。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地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了紮紮實實的發展。

  我的這一堂課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五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