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論文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論文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論文

  摘要:初中生物教學課程設定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初中生來說, 除了需要學習和掌握基本知識, 素質能力的培養也必不可少。在初中階段, 生物教學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顯著的影響, 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綜合素質。本文針對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 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 提出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素養的相應措施, 希望可以引起廣大教育者的重視。

  關鍵詞:初中生物; 教學初探; 提高素養;

  引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往往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成為學生素養髮展的主要推動力。基於此,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 教師需要主動挖掘教材中的創新點, 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創新精神和科學探索素養, 貫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保證初中生物教學的目標和質量。

  一、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一) 重視程度低下

  初中生從小學進入初中, 課程量增大, 從小學的三門主課變成了九門主課, 學習壓力不斷增大, 他們將大部分心思都投入語、數、外三門主課的學習上, 以滿足中考的需要, 而將少部分精力放在對於生物等學科的學習上, 因此, 初中生物教學難以在學生中很好開展。學生普遍對生物知識興趣不高, 存在生物知識學習對自身無用的錯誤觀念, 導致初中生物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另外, 現在部分教師內心對生物學科的重視程度不高, 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於生物的學習興趣。由於教師的生物教學存在著一定的方式問題, 導致學生產生生物知識只需要在考前突擊背誦就能透過的錯誤思想。一些學生不會在生物學習中投入太多精力, 只是一帶而過, 無法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重視程度。

  (二) 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在教學時大部分以基礎理論知識為主, 輔以較少的實踐課程, 課堂的枯燥單一難以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 教師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更不用說, 透過生物教學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養。與此同時, 教師應注意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 而不應以教師教學為主體, 講解過多的理論知識, 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 難以提升學習的自主性。加上初中生物教學內容具有抽象性, 知識點內容較多, 生澀難懂, 學生理解難度較大, 這種單一陳舊的教學模式, 難以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1]。

  (三) 教學實驗較少

  生物學科屬於實驗性的學科, 是一門需要透過自身的實踐去理解和掌握的學科, 實驗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 大部分學校生物教學中各類實驗的設定不足, 導致生物教學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實驗課程為輔的現象居多。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學實驗課耗費時間較長, 部分教師擔心教學進度慢、實驗難度大, 加上部分學校的實驗器材相對落後, 實驗經費和條件相對缺乏, 大大限制了生物實驗課程的開展。另外, 部分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時透過影片演示進行講解, 認為這樣的方式便捷簡單, 無須親自試驗, 這種錯誤的教學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素養的形成。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素養的措施

  (一) 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學科直觀性很強, 其直觀性特點決定了教學用具需要有實體、標本、模型、示意圖等, 教學手段則需要包含多媒體教學、影視錄影等。教師需要透過這些直觀性的教學手段和用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 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現代生物技術》時, 提前讓學生在家裡透過網路查詢一些關於日常生物技術的資料, 如發酵技術、嫁接技術、克隆技術等, 學生在尋找過程中, 逐漸體會到生物技術的趣味性。在課堂前十分鐘, 筆者先讓學生自由發言討論生物技術, 以此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在講授克隆技術時, 為了讓課堂“活”起來, 筆者將學生們分成兩個辯論小組, 讓其自行去分析克隆技術的利與弊, 透過辯論, 拓寬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 提升學生對生物技術的全面瞭解, 調動學生對生物克隆技術的好奇心, 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2]。

  (二) 引導並掌握科學探究能力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可分為質與量的觀察, 這是科學實踐探究中獲得感性材料的必需能力。

  例如, 筆者在教學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探索生命的器具》時, 帶學生們去實驗室, 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 使用顯微鏡觀察。此時筆者先不進行任何教學, 讓學生透過觀察、對照書本, 將教案的圖片用具與各個實物部件相對應, 透過觀察目鏡和物鏡、反光的平面鏡與凹面鏡等區別, 加深對顯微鏡的瞭解, 以此培養學生質的觀察能力。此時筆者為學生分發臨時撥片, 讓學生製作並觀察人體口腔上表皮細胞的形態, 記錄繪製出來, 仔細觀察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 養成對比的思維方式, 以此培養量的觀察能力。這樣透過給予學生一定的思維引導, 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能力, 更好地提升學生素養。

  (三) 課內外結合教學積累知識

  課堂內的教學固然重要, 但是也不能缺少課堂外的生物知識教學, 透過課堂內外結合教學, 能有效地拓寬課本現有知識的教學, 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水平[3]。

  例如, 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生物的多樣性》這一單元時, 筆者透過組織學生去動物園參觀, 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的世界, 開闊他們的視野, 增長他們的知識。在遊玩時, 透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 結合書本上的知識, 學生能夠自行了解到生物世界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教師透過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 能更好地讓學生積累生物學科的知識, 以此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用“玩”的方式進行學習積累, 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 生物實驗培養科學素養

  學生對於生物知識的掌握不能侷限於書本知識, 應該吸取更多來自生物實驗的認知[4]。在教學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植物的細胞和功能》這一章節時, 筆者讓學生自行對照書本上的流程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裝片, 實驗較為複雜, 如果其中一個實驗步驟出現錯誤, 就可能影響到之後的觀察和結果[5]。在這一過程中, 實驗可能會多次失敗, 這就需要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謹慎實踐, 才能對實驗的步驟和環節更加了解, 培養學生實驗的耐心和細心程度。透過開展相關的生物實驗教學, 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問題的思考能力, 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以此保證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 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核心是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 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在這些方面能力的培養, 透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用課堂內外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能力, 將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放在首位, 貫穿於整個初中階段生物教學中, 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 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祥.試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 2018 (25) :129.

  [2]嶽一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 2018 (28) :161-162.

  [3]王險峰.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思考[J].文理導航 (中旬) , 2017 (08) :90.

  [4]張亭竹.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率之我見[J].考試周刊, 2016 (80) :151.

  [5]劉婭.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學, 2016 (04) :451.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素養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