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八年級第二單元教《臺階》有感

八年級第二單元教《臺階》有感

八年級第二單元教《臺階》有感

  教《臺階》有感

  《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使建房這個一般性的題材有了側重點,有了特色,突出了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同時這篇小說,應當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改革開放使中國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進步。但是,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分之二的人口在農村,農業生產力還相對落後。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域性。要全面實現小康,重點是農村,難點是農業,關鍵是農民。我們有責任關注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讀完這篇文章,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要強、有志氣,不甘人後的父親形象;一位強烈要求得到別人尊重的父親形象;一位具有愚公移山精神和堅韌不拔毅力的父親形象;一位老實厚道,用誠實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的父親形象;同時,我們也看到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後,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並且不好意思坐上去。偶爾出去一趟,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我們可以想象,他出去本想細心體檢以下被尊重的感覺,這位要強的父親多麼在意別人對他的態度。但是臺階再高,又帶來什麼呢?父親老了,他所認為的輝煌,也已被失落所代替。再回觀相鄰們對臺階的看法:“相鄰們在一起常常戲稱:你們家的臺階!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家有地位啊。”這“戲稱”一詞,也無不帶有一些調侃之意。文章結尾寫道,年齡與心境都已日薄西山的父親,“將頭深深地埋在膝蓋裡”,目標已達到,不再遙望臺階的父親,卻更加迷茫與空虛。“好久之後,父親又像問自己又像是問我:這人怎麼了?

  ”父親想追尋原因,然而這位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苦農民,他能想到如何的深度?看文章的結尾:“怎麼了呢,父親老了。”生老病死乃人之歸途,父親老了,不能勞動了,生活對他也失去了意義,這便是父親找到的答案。但在文章淡淡的悽苦與辛酸中,我們該有更深入的思考。

  這位父親有成就事業所需要的持之以恆、勵精圖治的品質。九級臺階新屋雖已建成,但沒有真正改變貧窮落後的生活面貌。所以在同情父親的同時我們也該給農民指出一條出路了,他們也應該像魯迅所寫的那樣“應該有新的生活”。不僅是發展生產力,儘快結束農民老牛拉破車的日子,更應該是要讓農民擺脫封建的狹隘的精神追求。在這裡,人們對臺階高就象徵地位高的思想已根深蒂固。這種封建民俗作為一種“文化遺留物”,往往是和生產力不發達、精神生活不夠豐富的社會階段相適應的,這種封建等級觀念會制約著他們的眼界和心胸,甚至支配著他們一生的選擇和人生目標的追求。然而父親何曾想過,他所追求的不過是形式上的提高身份而已,就象祥林嫂的一個門檻換不來她和別人的平等,閏土的香爐和燭臺祈求不來生活的安定幸福,父親的九級臺階又怎能真正築起受尊重的地位呢?還是再來品品這句話吧:“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菸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遙望臺階的父親啊,你是否明白,你那渴望別人尊重的希望,就象你頭頂的旱菸霧,飄散開去,臺階能代表什麼?這山區裡樸實的.人們,那一雙雙皸裂猶如枯藤的手,苦澀的皺著歲月滄桑紋路的面孔,被大山困住,走不出黃土地,走不出五千年文化與封建侄楛的陰影。由此我們非常自然的想到魯迅先生關於拯救中國民眾的深邃見解:要救中國民眾於水火之中,首先必須拯救中國民眾的意識,從民眾最深層之處來改造國民的精神。因此我們在解讀父輩為提高社會地位以及改善生活的執著而艱辛的奮鬥歷程中,我們更應該站在更高的“臺階”上,從精神的層面上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塑造父親的形象的意義。

  從悽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願望、追求,在兒子的眼裡,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血管中流淌著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幹的生命因子,恰是撐託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願,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穫和喜悅,感謝父親!

【八年級第二單元教《臺階》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