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走進資料庫的說課設計

走進資料庫的說課設計

走進資料庫的說課設計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教材分析】

《走進資料庫》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必修模組資訊科技基礎的第三單元“科學管理資訊”中的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完探討資訊管理後,對資料庫進行操作的更深入的學習。其中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及利用查詢對資料庫中的資料表進行查詢、篩選、排序等的基本操作方法是以後學習資料庫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如果掌握的好會大大節省下一節課構建資料表的時間,為學生按需要建立、使用資料庫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

  1、被動接受。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養成了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對於剛剛中考過來的學生來說,學習對於他們來說只有兩個字——接受。他們常常處於被動灌輸的地位,學習成了苦差事,不願學、不會學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

  2、資料庫認識模糊。資料庫這一部分的知識,在初三的課本中就已經涉及到了一部分,但是由於初中學生在思想、身體以及心理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對純理論性的知識的接受能力還很弱,加上資料庫較抽象、比較難理解的特點,從而造成學生進入高一後,對資料庫的認識仍很模糊。

  【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的教學目標為: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根本目標,使學生在認識資料庫、瞭解資料庫的組成的基礎上,掌握實體、屬性、記錄、欄位等基本概念,掌握查詢的建立,利用查詢對資料庫中的資料表進行查詢、篩選、排序等基本操作。強調學生根據所需要的資料,選擇恰當的查詢條件,感受利用資料庫檢索的優勢,形成科學有效管理資訊的意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利用資料庫工具管理利用資訊的積極態度,提升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利用資料庫進行科學管理資訊的理念,從而使學生主動將資料庫管理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應用到學習、生活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資訊文化素養。

  【教學方法】

  1、針對學生“被動接受”的這一特點,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心境;提供更多表達、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培養他們協作學習的好習慣;透過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操作實踐,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讓學生透過成功的作品,更多地體驗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念。

  2、針對高中學生開始形成主動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傾向,在學習上也正趨向於透過聯絡的觀點以及理性的邏輯判斷來進行這個特點,我在設計教學時,從這些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要給他們創造自主探索的條件,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對“Access資料庫”的認識不斷昇華,從而提高他們的資訊素養以及實現本課教學目的。

  3、具體做法:為實現本節教學目標,我在進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時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教師引導、個別指導為輔,透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升學生的資訊文化素養。

  教師活動圖:提出複習、引入問題,結合學生的回答進入新課→演示操作→設計任務→啟發討論→講解輔導→小結。

  學生活動圖:觀察分析→任務驅動→任務完成→合作交流→效果評價→歸納問題總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認識資料庫的構成及相關術語概念。2掌握建立查詢的方法,及對查詢物件進行查詢、排序等基本操作。

  教學難點:1、根據實際需要設定查詢條件。

  【教學組織】

  1、教學時間:本節內容安排2學時,本節為第一課時,重點讓學生熟悉ACCESS中資料處理的操作,體會資料庫在管理檢索大量複雜資訊上的優勢,建立起資料庫應用的意識,激發利用資料庫的興趣。

  2、教學物件:高一學生

  【教學環境】

  硬體環境:多媒體網路教室。

  軟體環境:1.office辦公軟體,電子學習檔案袋,有多媒體教學平臺。

  2.每四個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可互相討論,完成一份大的作業。

  【教學思路和過程】

  複習引入:(5分鐘)

  1、複習:請學生回憶上節課中對“感受中國”資料庫的查詢和排序操作,為新課做鋪墊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2、引入:同學們剛剛結束期中考試,各科的成績都已陸續公佈。為了讓同學們瞭解自己以及別人成績。班主任通常會把同學們的成績做成一張表格,並且按名次排好。那麼,(1)、透過何種方式可以製作一張電子學習成績表;(2)、如果想了解自己各科的分數以及總分在全年級的排名情況,又該怎麼辦呢?(3)、同學們在高二將面臨選擇文理科的問題,那麼同學們會依據什麼來做出選擇呢?(由於學生剛剛考完期中考試,對成績自然比較關注,因此我以製作成績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文理分科問題作為新課的切入點。讓學生體會到資料庫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能指出:(1). 用word軟體畫表,還可以用Excel表;(2).使用Excel的查詢和排序功能;建立一個數據庫來查詢和排序(3).高一時的文理科成績。

  點評學生的回答:word、Excel、 Access這三個軟體都可製作出一張學生成績表,但是Access表包含的資料具有一定的規模;並且能快速地從表中查詢到某位同學的成績,還能給表中的資料排序。從而引入新課:Access資料庫管理系統下就能實現以上操作。(學生認真聽講)

  任務一:認識資料表中的實體、屬性、記錄、欄位,掌握資料庫術語。(8分鐘):

  教師開啟配套光碟中的“課本素材”欄目下的“資料庫”資料夾中的.“資料庫.mdb”,讓學生認識資料庫的結構和組成部分引入資料庫術語:實體、屬性、記錄、欄位。讓學生自主操作並分別指出該資料庫中的實體,屬性、記錄、欄位。資料庫的概念術語比較抽象,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念書本上的概念,學生是很難理解讀.因此,我結合例項讓學生感性地認識資料表中的實體、屬性、記錄、欄位。 ( 掌握這幾個概念對學生完成接下來的任務很重要)(學生觀察該資料庫的組成,回答問題)

  任務二:利用“使用查詢嚮導”和“查詢設計檢視”兩種方法建立查詢1和查詢2。(12分鐘):在Access中,我們可以直接對資料表進行查詢、排序等操作。但通常我們不直接對原始資料表進行這樣的操作,而是利用“查詢”物件來實現。因此,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建立查詢。

  教師演示利用“使用查詢嚮導”和“查詢設計檢視”分別建立包含“地名、所屬省份、人口數量、郵政編碼”4個欄位的查詢1和查詢2。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來建立查詢,樹立查詢資料庫的意識。培養學生多途徑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師視學生的具體操作情況進行適當的指導和補充。(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進入查詢物件,使用兩種建立查詢的方法完成查詢1、查詢2的設計,分組討論這兩種建立方法的異同)

  例項分析:資料庫不僅可以提供查詢,還能夠進行高階篩選/排序,要實現這一功能就需要我們巧妙地設定查詢條件。請同學們看教師演示操作——如何透過設定查詢條件來設計查詢:在查詢1的基礎上設定查詢條件:①所屬省份為江西省且人口數量等於20萬的所有符合條件的記錄②所屬省份為江西省且人口數量大於20萬的所有符合條件的記錄,郵政編碼按升序排列③所屬省份為江西省且人口數量小於20萬的所有符合條件的記錄學生實踐練習(教師演示的操作步驟,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方法)

  任務三:按需要設定查詢條件,完成查詢。(15分鐘):教師引導完成任務:4人為一小組,在查詢1的基礎上設定查詢條件:①查詢所屬省份為吉林省,人口數量等於50萬,郵政編碼按降序排列的記錄②查詢所屬省份為吉林省,人口數量大於50萬,郵政編碼按降序排列的記錄③查詢所屬省份為吉林省,人口數量小於50萬且按降序排列的記錄④查詢所屬省份為吉林省人口數量按升序排列,郵政編碼按降序排列的記錄。以吉林省為查詢物件可以增加學生對自己所生活的省份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此任務是學生在觀看教師演示例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加深。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根據學生提交的查詢結果進行評價,並對錯誤結果分析更正。(學生自由分組,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將結果透過提交到教師主機上)

  小結(5分鐘):教師提出本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由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本課的內容、指出重點難點和掌握程度。教師用語言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透過學習查詢資料庫操作,使我們感受到利用資料庫管理,可以儲存大量複雜資料,並能進行高效檢索的優勢,同時還能對資料庫進行更新,計算查詢結果,可見資料庫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實用軟體。結合教師小結,請同學們對自己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進一步完善。學生總結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教師反饋。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亮點是任務的設定層層深入,學習在學習資料庫管理過程中,對於資料庫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裡,逐漸深入。不足是對於不同班級的學生,學生整體資訊素質不同,而資訊科技教師一般來說教的班級都比較多,針對不同的班級的實際情況,對於教學任務要做不同的刪減,不然有的班級的學生三個任務要想全部完成,一個學時的教學時間就會感到非常的緊張,而且教學效果也不好。

【走進資料庫的說課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