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積的變化規律課後反思

積的變化規律課後反思

積的變化規律課後反思範文

  例4教學積的變化規律: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得到的積等於原來的積乘幾。這是積的變化規律中最簡單、最基礎的一種情況,在數學知識技能以及數學思維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

  研究活動分三段進行。第一段的研究在教材提供的乘法算式20×3=60上面進行,先是乘數20不變,乘數3“×2”或“×10”,看出積隨之“×2”或“×10”;再是乘數20“×4”或“×5”,乘數3不變,看出積隨之“×4”或“×5”。於是初步得出“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得到的積就等於原來的積乘幾”。第二段的.研究由學生自己找一個乘法算式,像20×3那樣,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透過“算一算、比一比”,看是不是也有與20×3=60同樣的變化規律。鼓勵學生找例項研究,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自己的例子得出積的變化規律,會更有體驗。而且每個學生找的例項都不一樣,可以相互交流,在眾多例項中得出的規律更加客觀,更有說服力。第三段是回顧前面的探索研究,總結積的變化規律。可以先像“蘿蔔”“番茄”卡通那樣,比較具體地講述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2(或10、4、5等),得到的積等於原來的積乘2(或10、4、5等)。然後像“辣椒”卡通那樣,比較概括地講述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乘幾,得到的積就等於原來的積乘幾。教材認為,學生能夠在例項中發現積的變化規律,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規律,就沒有必要再用書面語言給出積的變化規律了。學生採用“乘幾”來表述乘數與積的變化狀態,已經正確講出了積的變化規律的內涵,沒有必要一定改說為“擴大幾倍”“擴大同樣的倍數”等傳統表述語言。

  實際教學中,學生髮現規律,自己例證,舉一反三,小結表達都很順利。但在實際應用時,尤其是口算練習時,對於以前就學會的口算卻不願意或者說不知道用積的變化規律來解釋,換句話說,規律容易發現,容易接受,卻未能深刻體會到它的價值。課堂中在價值應用方面體現的太少,把太多的時間精力都放在了關注規律的發現和驗證上了。事實上,當我們沒有體會到一件事情的價值時,學起來就很被動,就很茫然,似乎為學而學。我想,這就是規律沒有深入孩子內心的主要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本領不計其數。然,為什麼我們有所取捨,就是因為學的東西本身對於我們是否有價值或者是否能看到他的價值。如若不能,便不會主動去追尋。教材在編寫時,是否應該先讓學生們看到它的價值再去探尋規律本身呢?個人淺見,隨筆而談。

【積的變化規律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