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舉一與反三談談對教材和習題答案的一點論文

舉一與反三談談對教材和習題答案的一點論文

舉一與反三談談對教材和習題答案的一點論文

  我們常講“舉一反三”,總認為只是學生的事,殊不知,舉一反三,不僅是學生的事,也是我們老師的事。舉什麼樣的例子,才能與學生固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聯想,才能實行知識的遷移,使學生“反三”。“舉一”是措施,“反三”是目的。“一”要是沒有“舉”好,“三”也就“反”不出來。

  葉聖陶先生說:“課文不過是個例子”。“課文”就是老師所“舉”的“例子”,就是那個“一”。既然它不過就是個例子,我們老師上課就不能只為了上課而上課,也沒有必要把課文看得如何的神聖。課文只是個起點,它是課外語文學習的擴散點,是學生進行“反三”的橋樑。換句話來說,如果課本上的文章不能使用我們的學生“反三”,那它就不是好例子,我們就不能“舉”它。事實上,我們現在使用的大一統教材,雖幾經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社會的步伐,正如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汪瑩所說,“教材內容偏深、偏難,學習要求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成人化、偉人化、男性化傾向”,“缺乏時代氣息”。再加上語言習慣的差異,寫作背景的複雜,學生就更有一種陌生感。如魯迅先生的文章,文字艱澀,其中有很多浙江方言,叫學生們怎樣去突破文字的柵欄,怎樣去產生共鳴,怎樣去生髮聯想呢。更何況魯迅先生的文章思想深刻,豈是十幾歲的孩子所能企及的。所以我們教師要學會自己編教材,選一些文質兼美又有時代氣息的文章,豈不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聯想、更容易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不就事半功倍了嗎。為什麼一定要堅守課本而不放呢?例如,前不久,報紙電視裡掀起了關於設定“禁。討區”的討論,我就編選了《這也是一種施捨》、《高貴的施捨》、《搬磚》、《尊嚴》等一組關於乞丐的文章,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也引導他們如何去拓展閱讀。結果學生寫出了許多文質兼美的作文來

  現在提倡搞校本研究,編校本教材,目的就是要我們真正從學生實際出發,高度尊重學生主體,最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和交際表達能力。現有教材也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進行整合。既可以以主題為單元,如思鄉、親情、愛國立志;也可以以同一寫作特點的文章組合為一單元,如對比,就可以把《變色龍》、《我的叔叔于勒》、《范進中舉》組合成一單元;如鋪排,就可以把《白楊禮讚》、《誰是最可愛的人》等放在同一單元;又如語言“陌生化”這一特點,就可以把《夏日絕句》、《不朽的失眠》、《陽光,也是一種語言》等編在一起。我們編選的教材,前提是我們自己要喜歡。只有老師喜歡,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點燃學生的熱情,才能感染學生。如果連老師自己都不喜歡的文章還要硬上,味同嚼蠟,不僅不能使學生受益,而且還會破壞學生對語文的興致,甚至會使老師的熱情減退,影響對教學的追求。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舉一”,但“舉一”的過程決非老師全包,也可以由學生來參與。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叫學生推薦他喜愛的文章,叫他談談推薦的理由,經老師同學認定後作為課文來上。我每週都要每個學生推薦一篇好文章,這個推薦的過程,其實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他把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他要推薦一篇好文章,他至少得看三篇文章。由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美文這種做法,不僅使教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當他們推薦的文章被選作教材的時候,他們那個高興勁兒甭提有多高了。

  我們有些老師喜歡誇誇其談,整節課都在那裡講啊講,沒有留時間給學生“反三”,這實在是一種浪費。正如一齣戲,老是隻停留在開頭,是沒有什麼味的。真正的好戲是要學生來唱的。“反三”才是戲眼,才是高潮。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透過交流、討論甚至辯論,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或由此生出聯想、比較,這就表示學生有所得。學生有所得,就是老師有所得。

  既然“舉一”可以“反三”,那麼答案就可能不止一個。我認為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多樣性的,答案是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別,只有好與較好之分。答案正確與否,是我們成人(老師或編者)以自己的眼光來判斷的,不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的眼光得出來的。如果正確答案離學生思考的結果相距太遠,那這個正確答案就毫無意義了。答案正確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有沒有思考。只要自圓其說,有根有據,就應當給予肯定、給予鼓勵。況且,形象大於思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見得成人的觀點就對,學生的看法就錯。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題,有的學生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菲利普夫婦的表現是窮人的無奈”,有的'學生說“窮困乃萬惡之首,都是貧窮惹的禍,貧窮異化人性”,有的學生說“都是虛榮心在作怪”,這些答案遠比以前教科書上講的“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要豐富得多,也更切近學生的實際。誰都沒有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以怎麼知道資本主義社會的人際關係呢。更何況,重視金錢,也決非只有資本主義社會才有的現象呀。可能有的時候學生的答案很幼稚,但如果經過討論之後,全班再也沒有更深刻的思考、更好的聯想,那麼,這個幼稚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一切為了學生。“舉一”是為了“反三”,老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如果“舉一”不能“反三”,那就說明我們的教學是失敗的。“反三”是檢驗我們教學成功的標準。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本身就是我們最好的教材。我們老師應該坐下來,向學生看齊,以學生為出發點,也以學生為歸宿點。學生的思想、情感、生命體驗,是我們活的教材,學生豐富多彩的答案,才是我們最好的教參。

【舉一與反三談談對教材和習題答案的一點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