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有感九服歸元化翻譯及賞析

有感九服歸元化翻譯及賞析

有感九服歸元化翻譯及賞析

  《有感·九服歸元化》作者為唐朝詩人李商隱。其古詩全文如下:

  九服歸元化,三靈葉睿圖。

  如何本初輩,自取屈犛誅。

  有甚當車泣,因勞下殿趨。

  何成奏雲物,直是滅萑苻。

  證逮符書密,辭連性命俱。

  竟緣尊漢相,不早辨胡雛。

  鬼籙分朝部,軍烽照上都。

  敢雲堪慟哭,未免怨洪爐。

  【前言】

  《有感二首》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借漢事寫“甘露之變”的歷史,反映了唐朝後期宦官專權的局面,蘊含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之情。全詩兼有藝術與史料兩方面的價值。

  【註釋】

  ⑴題下原注:“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詩成二詩紀甘露之變。”

  ⑵九服:古人設想中的九層行政區域。王畿方千里。自王畿向外,每五百里為一服,依次為侯、甸、男、採、衛、蠻、夷、鎮、藩共九服。見《周禮·夏官》。這裡指全國。元化:帝王的德化。三靈:日、月、星。葉:合。睿圖:帝王的英明謀略。

  ⑶本初:袁紹的字。漢少帝光嘉元年,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事洩,進為宦官張讓、段珪所殺。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宦者,不論少長皆殺之。事見《後漢書》袁紹及何進傳。此以“本初輩”喻李訓、鄭注。屈犛:漢武帝庶兄中山靖王之子,徵和二年為丞相。次年,宦官郭穰告發他指使巫者詛咒武帝,勾結貳師將軍李廣利,欲立昌邑王為帝,被腰斬,妻、子果首。屈犛誅:指因宦官的指控而以謀反罪被誅。

  ⑷有甚:有過於。《漢書·爰盎傳》載,文帝與宦官趙談同車,爰盎伏車前諫阻:“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奈何與刀鋸之餘共載!”於是文帝令談下車,談泣而下車。此借喻李訓等不僅想使宦官當面出醜,而且欲將其一舉誅滅。因勞下殿趨:《南史·梁武帝本紀》載,大通年間,有童謠說:“熒惑(火星)入南鬥,天子下殿走。”此謂文宗被宦官劫持。

  ⑸何成奏雲物:《左傳·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之物。”奏雲物:記載祥瑞災異。借指李訓使人謊稱石榴樹夜降甘露事。萑苻:《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國多盜,取(劫)人於萑苻之澤(蘆葦叢生的湖澤)。太叔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此借指朝廷大臣被當成盜賊剿滅。

  ⑹證逮符書密:《史記·五宗世家》:“請逮勃(常山王劉勃)所與奸諸證左。”證逮,指逮捕與案情有牽連的人。符書:逮捕的官文書。辭連:供詞牽連。

  ⑺尊漢相:漢成帝時丞相王商身材高大,容貌過人。匈奴單于來朝,見商頗畏懼。成帝稱歎說:“此真漢相矣。”見《漢書·王商傳》。此以王商比李訓。《舊唐書·李訓傳》說訓形貌魁梧,神情灑落。文宗以其言論縱橫,謂其必能成事。辨胡雛:辨識像石勒那樣的政治野心家。據《晉書·石勒載記》,石勒十四歲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王衍見而異之,對左右說:“曏者胡雛,吾觀其聲視有異志,恐將為天下之患。”派人收捕,勒已離去。後石勒成為“五胡亂華”時期前趙的君主。此以石勒喻鄭注。史稱注“詭辯陰狡”、“挾邪市權”。

  ⑻鬼籙:登記死人的.名冊。朝部:朝班。上都:指長安。至德元載號長安為上都。

  ⑼堪慟哭:用賈誼《陳政事疏》“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語意。洪爐:指天地。《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

  【翻譯】

  君主的德化使全國歸向,君主的規劃上應天心。李訓、鄭注等怎麼謀劃不善,自取其咎,陷於叛逆而被殺呢?李訓要殺盡宦官,比叱退宦官更厲害,因而使天子被宦宮劫持受困。哪裡是奏報有祥瑞,簡直是把大臣當做盜賊來剿滅。宦官仇士良用嚴刑逼使王涯屈招,根據屈招的供詞下文書逮捕,牽連者被殺。他們竟因為尊崇李訓,沒有早辨別鄭注的奸邪。鬼名冊上分載許多朝官,太監統率的禁衛軍的烽火照耀京城。哪兒敢說可以痛哭,未免怨天地不仁,使良莠不齊同盡。

  【鑑賞】

  這是反映“甘露之變”的政治鬥爭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先寫鬥爭歷程。當時,京城裡的禁衛軍掌握在宦官手裡,宦官可以挾制天子,控制朝廷,甚至謀害天子,擁立天子,排斥朝臣。文宗受不了這種控制,要除去宦官。其實,宦官的權力在於掌握禁衛軍。從《韓碑》看,裴度出征淮西,請罷宦官監軍。文宗可以奪去宦官首領王承恩的權,那末依靠像裴度那樣有威望的大臣,逐步廢除宦官統率禁衛軍的制度,擺脫宦官的控制,並非不可能。文宗依靠李訓、鄭注來除去宦官,李訓又猜忌鄭注,把他調到鳳翔,又怕他成功,要獨自除去宦官,他依靠手下人招募的武力,來同宦官所統率的禁衛軍鬥,是一定要失敗的。

【有感九服歸元化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