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與教師隊伍的現代化論文

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與教師隊伍的現代化論文

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與教師隊伍的現代化論文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將是一個從觀念、思想到方法、行為都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教育,這其中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將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正是教育技術的現代化的根本,是重中之重,正像哈佛大學校長科南特說過的那樣:學校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質量。國家教委電教辦宋成棟主任也說過:“現代教育技術真正發揮作用,必須依靠教師,要形成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具有較高業務能力的教師和管理幹部隊伍。”

  一、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促使教師思想的現代化

  過去的傳統教學中,課堂是學習的唯一場所,教師傳授知識,主要靠一本書,一支粉筆和一張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死記硬背,師生都圍著考試的指揮棒團團轉。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模式,它從縱橫兩個方面極大地擴充套件與延伸了教育的空間和時間,既使傳統教育中的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等優秀的東西得以繼承,又從教育教學的理論、觀念、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創新,使之更加豐富多樣,富有現代氣息。同時,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使教師教學觀念、思想行為發生變化。教師必須摒棄舊的教育思想,把握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與時代特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與人才觀,如終身教育觀、素質教育觀、多元化教育觀、創新教育觀等,才能適應教育技術現代化的要求。這裡,教師思想的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提保證,而教育現代化工程的啟動更快地促使教師思想的全面現代化。

  在現代教育技術實踐中,教師思想的現代化表現在方方面面,其中教師“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種追求”是至關重要的。

  1.終身學習的思想:在當今資訊迅速激增的時代,知識的更新和發展速度極快,教師如不注意學習,就很容易落伍,喪失教育者的資格。“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要隨時隨地學習新知識,培養新技能。另外,資訊科技又為我們提供了相應的受教育的手段和內容,把教育和學習的機會送到每一個教師面前,唯有全面的終身學習教育才能夠培養完善的人。

  2.創新的精神: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和發展人的創新素質,而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創新思維、創新意識都影響著學生,教師需要創新精神,那種夾一本書進課堂的做法早已使學生厭煩,學生期待著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氛圍,共同探討的學習方式,而大膽選擇多種媒體進行最佳化組合設計教學,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正是新時期教師努力的方向,正是教師創新精神的體現。

  3.追求卓越,為人師表:教育技術的應用,教師的工作成了教學情景設計、教學軟體的製作、選擇或重組、教學活動的策劃等,教師成了設計者、編制者、操作者和組織者,教師工作量增加了,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精力,更需要教師具有持之以恆,追求卓越,為人師表的紅燭精神。

  二、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促使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能是“教”即傳道,授業,解惑。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使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主要職能由“教”變成“導”,由傳統教育教學中教師為中心的主體者轉變到今日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導者、啟發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的大量工作也由課堂上的講授知識變成了課前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軟體製作,選擇教學活動策略;變成了課中的演示導學;變成了課後教學資訊反饋和教學策略調整,進一步最佳化教學效果。而且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量的增加,必將更加註重教師“導”的作用。

  在現代教育實踐中,教師需要做到擇優而“導”,“導”之有效;有法而“導”,“導”到實處。

  1.擇優而“導”,“導”之有效。

  現代多媒體教學就是透過多媒體的最佳化組合,獲取最佳的教學效益,但並不是說,現代多媒體使用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或者是使用多媒體就比不使用好。幻燈、錄音、電視、計算機等各有其特點、優勢,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教學目標需要的媒體,並對媒體進行最佳化組合,才能充分發揮媒體的特長,這就是“擇優”。教師透過媒體引導學生獲取知識資訊,透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培養思維能力,透過討論交流培養協作學習能力,這可以說“導”之有效。

  2.有法而“導”,“導”到實處。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一定要處理好教師、學生、媒體三者的關係,決不能整堂課地演示媒體軟體,讓現代化技術媒體代替了教師的作用,這就沒有發揮教師“導”的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還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落實到位,教師“導”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有導映激趣式,導疑設問式,導學訓練式,導思明理式等。

  三、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促使教師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現代化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要求苦練教學基本功,如“三字一話”訓練,教師要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寫一手規範端正的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還要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等,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使教師這個“新角色”的'職能更趨多元化,對教師教學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具有原來的基本功外,還要具有現在的基本功,就是電教基本功即“兩種理論,兩個設計,五項操作”,兩種理論就是掌握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兩個設計就是會教學設計,會教學軟體設計,五項操作指“編”——會編寫電教教案、電教流程圖,“演”——會進行各種媒體的操作演示,“導”——會選擇媒體、教學軟體,組織教學過程,“練”——會收集各種資訊,增加課堂容量,加大訓練,培養學生能力,“饋”——會對資訊資源進行及時反饋調整。現代化教育技術的不斷髮展,還將促使教師具有不斷髮展的基本功。

  在現代教育技術實踐中,要建立一支既有先進教育思想又有較強實踐能力,既能完成常規教學任務又能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們學校的做法是:

  1.開展“拉網式”與“滾雪球式”相結合的培訓方式。

  對教師常規電教裝置的使用,製作培訓,採取“拉網式”普及培訓,要求全體教師100%會操作、使用。對計算機等資訊科技培訓,則採取“滾雪球”式培訓,先讓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參加培訓,讓他們先行一步,再帶動全體教師。由於年齡、基礎、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師學習和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進度肯定會存在差異,學校要求35歲以下年輕教師會“三機一件”,即會使用幻燈機、電視機、計算機、會製作計算機CAI課件。45歲以下教師要在2000年前拿到計算機培訓證書。另外,學校落實培訓制度、培訓與考核結合,成績與獎金掛鉤。

  2.開展“三”評比活動。

  學校每學期開展電教優質課評比,將優質課攝製成教學錄影片,參加上級有關競賽,校內組織觀摩,互相學習;組織自制教學軟體評比,充分展示教師的勞動成果;開展電教論文評比,鼓勵教師鑽研電教理論知識,為教師提供一片陣地,談體會,談經驗,談不足及努力方向。

  3.開展課題研究,增強科研能力。

  為了使教師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實現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學校採用多種方式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組織教師學習課題方案、實驗報告以及專題論文的寫作;鼓勵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參加各項課題的研究實踐,在科研實踐中提高科研能力。全校每個學科都有中心課題,要求每位教師要都參與某個課題的研究工作。

  四、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促使教師教學方法的現代化

  在傳統教學中,通常以語言、直觀、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透過講授、談話、討論、演示、參觀、實踐等形式進行。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使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變化,主要以媒體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如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法,以計算機為手段,做到“識字、查字、編碼、打字”四者結合,優化了教學過程。我校一位青年教師在低年級說話中採取“四步”教學法,即理清思路;再現生活,音響聯想,誘發情感這樣四步的教學方法,使兒童主動說,積極說,提高了訓練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課中,教師能利用電視媒介現象生動直觀的特徵,採取直觀教學法,把枯燥的道理變成內容豐富的道德行為,教學效果十分顯著。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會給教學方法帶來怎樣的深刻變化,還需要不斷地探索。

  實踐證明,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必將促使教師隊伍的現代化,教師隊伍的現代化反過來又將推動教育技術的革新與發展。由此可見,教育技術將在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而廣大教師則是這場教育改革發展創新的主力軍。

【教育技術的現代化與教師隊伍的現代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