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攝影> 簡析藝術類高職院校攝影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簡析藝術類高職院校攝影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簡析藝術類高職院校攝影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攝影與美術比較;攝影藝術的本體性及邊緣性;教學知識結構的更新

  論文摘要:對攝影與美術比較、攝影藝術的本體性及邊緣性的美學理論探討,更新數碼攝影理論與教學知識結構等,都是這門學科在教研中所面臨的新課題。

  在藝術高職院校裡,攝影作為一門素質教育的課程,起著培養美學品味、提高審美水平的作用。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從數碼攝影理論與實踐、攝影美學與攝影教學結合等方面予以加強。

  1攝形與美術的橫向比較

  在橫向與美術比較,縱向與攝影歷史發展比較的基礎上,探討攝影藝術的自律性及與兄弟藝術的聯絡性,能促使攝影眼光、品味和美學理論修養的提高。

  美術的特性具有造型性、視覺性和空間性,在平面或三維空間塑造形體、創造可視性的藝術圖象。繪畫雕塑具有瞬間凝固或靜態的特性,與攝影關係最近。所不同的是媒介材料。美術思潮的寫實技法、流派在攝影發明後,趨向更為主觀的風格和流派的發展,甚至有意與攝影拉開語言距離。攝影以紀實性語言特性見長,深受美術的現實主義、寫實風格等影響。

  從媒介材料上看,攝影是光與影的色彩交響的瞬間組合。攝影透過光化學、數碼等成像,極具感性特徵,是主體和客體的空間交融。

  以當今電腦技術數碼影像佔主導和統治地位的高科技為後盾的映像藝術(電視、攝影、計算機)昌形成規模,科學技術所產生的視覺藝術形象,不僅意味著它從根本上制約著設計藝術的更迭和演化(手繪、噴繪等手法己逐步被攝影影象、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現代高新技術所代替),反作用於美術、設計藝術,而且還對人的思維模式和情感體驗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數字影象後期處理的方便,顛覆了傳統暗房複雜繁瑣的工藝。美術構成了新的設計藝術形成的技術基礎,數碼影像則是新的藝術形成產生的審美心理基礎。

  在這一單元中,結合美術與攝影的共同點,重點講授構思構圖、色調構圖、風景人物靜物等專題:同時,將美術與攝影碰撞交融所產生的流派風格等,融合在純粹的技法傳授中,使學生具有更開闊的眼界。

  2攝影藝術的本體性

  攝影與美術既有聯絡也有區別。對攝影自身語言特性及其藝術規律的研究,屬於攝影美學的範圍。

  隨著藝術思潮的發展和數字時代的來臨,典型性的瞬間藝術,已成為傳統藝術或一種流派風格的代名詞,藝術影象越來越多元化了。攝影象美術那樣,可以表達類似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等多種圖象,可以先設計構思,再擺放物體來攝影和後期進行特別加工。電腦數字軟體使這類攝影變得越來越可行,更具有視覺傳達效果上的陌生感。這類觀念性圖象的特徵,是具有可計劃性和可預見性;而且,攝影也可以象現代美術那樣,表達一種多義化的“有意味的形式”。僅靠“紀實性”、“典型性”已遠不能解釋攝影的本體性了。因此,藝術攝影是包含著具有藝術真實的紀實性或觀念性的圖象資訊,具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攝影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靜態的二維圖象性。攝影作為靜態的圖象,與動態攝像、三維雕塑區別開來;二維空間的繪畫儘管也是一種決定性的瞬間來形成靜態的二維圖象,但它的完成並非是瞬間成像的。而且媒介材料根本不同。從攝影的媒介方式上看,前期有銀鹽化學媒介感光、電子感應技術數字成像兩種;後期是傳統暗房沖印技術、豐富多彩的電腦數字軟體加工。用“畫筆”—各種照相機進行前期拍攝和後期暗房(數碼暗房)加工,實現圖象的產生。

  攝影具有獨一無二的自身語言。攝影的光圈與速度的組合,可以產生虛實快慢的各種變化。’鏡頭長短的選擇,可以表現不同透視效果的影象視角。在一個底片上,用多重曝光可以產生多重影象的特株效果。一幅平庸的素材,在後期處理中,可以昇華成鮮明生動的藝術性圖象。膠片的顆粒性如加以突出,能具有語言的純度、衝擊力和缺陷美感。攝影構圖剪裁的可塑性,往往能使素材“廢片”成為好片甚至是藝術品。對光影造型元素的巧妙組合,更是攝影的長處和奧秘。越是切近這些語言特徵的影象,越能體現攝影的自身魅力。

  綜上所述,藝術攝影是以決定性瞬間的曝光成像,來形成靜態的二維圖象,經過後期暗房加工,塑造鮮明生動的光影形象用以表情達意,或透過觀念性影象來體現意境、意味的視覺藝術。攝影是外在客體和內在主體的統一,或是內在世界在外在客體上的投射。其中,“決定性瞬間”的攝影前期是最重要的環節,可以說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在這一單元中,著重把握攝影自身規律,透過典範作品形式和內容的分析,進一步提升對攝影語言的感性和理性認識。並藉以攝影藝術的大眾化,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3攝影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的更新

  在數碼影象器材佔壓倒性優勢的時代,傳統攝影理論必須變通是肯定的事實:膠片暗房實踐和理論更多地讓步於數字暗房。

  數碼影象全方位的知識結構更新有如下方面:

  傳統攝影理論與數字成像的交融。各種不同檔次的器材、特色、成象介紹和探討等。

  加強教學相長的互動性。充分利用現代網路資源,鼓勵學生到國內外網上優秀的攝影網站自學、互動等,用QQ群進行作業互動交流、和作品品評等。

  在教學條件受限制時,要善於因陋就簡,進行簡單實踐。大部分學生只有小型自動數碼相機,而不是可以控制快門速度、光圈的準專業以上的相機。這些相機,也可以對攝影色溫、構圖、用光、色調深淺、閃光攝影、恰當的曝光等等做現場簡易實踐。用些黑、白卡紙、專用灰卡和簡易的反光板,也能在每節攝影課中,結合理論講授來就地取材,穿插攝影實踐。

  對各種品牌的相機生產商的圖象處理軟體和專業的影象軟體的把握有較高水平,能指導學生進行創意攝影或後期加工。熟悉這些軟體,對專業攝影或普通攝影的教學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設計、觀念性美術等與攝影的結合,具有較強的實戰意義。

  針對在校生業餘相機的特點,重點講授色彩構圖、色調構圖、風景人物靜物等專題。對以美術設計為專業的學生,則在廣告攝影、攝影影象與設計的結合方面以重點,收到有的放矢的教學效果。還可以結合觀念攝影等主觀藝術攝影作品賞析,做一些畫意攝影的實踐。

  這些新平臺和因材施教的方法,成為當今卓有成效的教學手段。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建立一定規模的攝影棚,為廣告攝影等提供更好的實踐場所。

  當今,數碼攝影作為數字影象主流之一,對舊有媒介圖象是極大的挑戰甚至於更替。價廉物美的小型自動數碼相機,使攝影完全大眾化。在這個影象氾濫的時代,什麼是好的攝影?攝影是否一種藝術?如何把握好這門藝術?這些是新時期攝影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課題。

【簡析藝術類高職院校攝影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