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設計的哲學基礎與意義自然主義式的認知論文

設計的哲學基礎與意義自然主義式的認知論文

設計的哲學基礎與意義自然主義式的認知論文

  摘要:設計的本質是創造技術人工物,技術人工物的雙重屬性問題就是設計的雙重實現問題。以自然主義的方式考察人工物的雙重屬性,可以發現人工物的雙重屬性問題與心靈哲學的心身問題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表達形式。設計研究的哲學基礎與意義具有心靈哲學的性質。研究人類必須進行設計研究。

  關鍵詞:設計;人工物;自然主義;心靈哲學

  一、問題的提出

  設計,先天的具有交叉學科或跨學科的性質。我們已經看到,如同工程問題和文化問題一樣,以傳統的認知主義的認知方式,在單一(學科)維度上進行設計研究(如設計科學和設計哲學等)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認知主義正規化在此類問題研究上困難重重。因此,設計的高層次理論研究(如設計科學與設計哲學)非常薄弱,設計問題長期徘徊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視野的邊緣地帶,直接導致了工程問題和產業問題研究的滯後。我們意識到了設計哲學的必要性,看到了它的可能性;但是,我們更需要看到它的可行性。因此,有必要追問設計存在的哲學基礎,並闡明其意義。否則,由於高層次的哲學理論和倫理價值的缺位,設計研究還是無法擺脫長期處於學術邊緣地帶的困境。類似地,工程研究(如工程哲學和工程倫理)與產業研究(如產業哲學)也將無法擺脫學術邊緣地帶的困境。

  當然,如此追溯設計的哲學基礎並不是一種基礎主義的方式,這將更多地涉及到自然主義和心靈哲學等領域。而在此所涉及到的設計問題,主要屬於自然科學或工程科學領域,而不屬於藝術和美學領域。為了追問設計的哲學基礎與意義,我們將首先從概念分析切入,分析設計概念定義時所遇到的問題;其次討論一般的技術人工物(以下簡稱人工物)所體現的設計的形式實現與意向實現的雙重實現屬性;接著探討在智慧人工物的設計問題上設計所體現出來的哲學基礎與意義;最後探討了有關於設計的進一步研究內容。

  二、設計的概念困境

  Simon指出:凡是以將現存情形改變成嚮往情形為目標而構想行動方案的人都在搞設計;生產物質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動與為病人開藥方或為公司制訂新銷售計劃或為國家制定社會福利政策等這些智力活動並無根本不同。([1],第103頁)自然科學關心自然世界事實上是怎樣的;設計關心人工物應該是怎樣的且是否滿足功能需求的。現代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技術性主要是由設計科學這種設計過程的系統性學說來完成人工物的形式構造,而藝術性主要是由設計哲學(及美學)來實現人工物的功能和期望,凸顯人工物的意義。重要的是,設計越來越多地具備文化意義,美術設計、外觀設計和概念設計,甚至工程設計也成為展示人文景觀的必經途徑,它們是文化認知和跨文化交流的基礎。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哲學的與非哲學的,包括廣告設計師、建築師、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等,認為設計的哲學研究是必要的。

  設計哲學可以看作是透過哲學的方式追求並探索關於設計的洞察力([2], pp.216)但是,設計哲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科學哲學,作為一種新近進入學術視野的研究領域,該如何闡述它的哲學基礎和意義呢?明顯地,僅僅從客觀性或“實踐哲學”角度闡述設計的哲學意義是不充分的。我們必須追問設計在什麼問題(領域)、什麼意義上是具有深刻的哲學原理和倫理價值的,因而設計哲學得以成立並逐漸脫離學術邊緣地帶。

  如此追問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設計儘管幾乎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老,但設計作為獨立被關注的物件或領域只是近代以來的事情。1907年德國才建立了第一個由建築師、工程師和生產者聯合的設計聯盟,提出了現代設計哲學思想:藝術與工程結合。1996年,西蒙在《人工科學》第三版中正式提出“設計科學”概念,([1],第103頁)而“設計哲學”(Philosophy of Design)概念大部分出現於最近幾年的文獻中。([3];[4], pp.293-313)

  設計如此不受重視,究其原因,有兩個原因值得關注:

  第一,所謂“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由於設計與器物聯絡十分緊密,並缺乏高層次的哲學原理和倫理價值的研究支援,設計因此長期以來處於學術視野的邊緣地帶。

  第二,從客觀性的三重根性質來看,人們對客觀性的認知方式的順序是看、說、做。([5],第29頁)恰恰是近代以後人們對客觀性的認識到達“做”或“實踐哲學”的層次,設計的研究才進入學術視野中。

  我們已經看到如此不受重視的嚴重後果。對於設計這樣年輕的交叉學科研究領域,最突出的問題是概念的混亂。試想,一位語言學家和一位計算機專家合作設計一套語音辨別系統。他們對同一個事物,如系統設計的整體認識、語音輸入、識別與輸出等環節的認識,都是基於各自學科背景的研究語言進行描述與思考。他們所使用的理論上的衝突與差異是顯性的,尤其是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學科;設計過程中有許多問題是違反他們各自學科的本體論、認識論和理論適用情景的;關於設計的過程及其本身的研究和理論建設,他們缺乏一個清晰的研究範圍、邊界和焦點問題;對於他們這些先期的研究者而言,建立滿意的文獻資料庫,確定類似認識論的基礎,以及建立關於設計過程及其本身的廣域學科理論,都存在著非常明顯的障礙。([6], pp.346)

  從詞的意義演變歷程來看,“Design”(設計)*源於拉丁語“Designara”,本意是“畫上符號”,([7], pp.491-492)把設計思想以符號、影象和模型等方式表達出來。到18世紀,設計的詞義仍限定在藝術範疇之內,1786年版的《大不列顛百科辭典》對“設計”的解釋是:“藝術作品的線條、形狀,在比例、動態和審美方面的協調。在此意義上,設計與構成同義,可以從平面、立體、結構、輪廓的構成等諸方面加以思考,當這些因素融為一體時,就產生了比預想更好的效果。”伴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產品設計和建築工程等工業設計活動越來越成為“設計”概念的主導方面。([8],第28頁)18世紀之前的設計活動屬於“藝術設計”,偏重於藝術表現;19世紀後的屬於“工程設計”,偏重於技術構造;現代設計則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明確的意向目標或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用藝術、技術和工程等手段組織各種資源來籌劃,以期實現意向目標或功能。西蒙更是強調“凡是以將現存情形改變成嚮往情形為目標而構想行動方案的就是設計”。以比較藝術的方式介入並改變現存情景是理解現代設計的關鍵。

  由於缺乏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上的一般共識,設計的概念混亂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幾個關鍵術語,如Design、Design Process和Designing,在不同的領域中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意義,或者在同一領域中不同的研究者使用的是不同的意義,又或在文獻中使用不同層次的抽象意義。([6], pp.347)

  二、設計有多種隱喻:(1)設計是創造性的天賦;(2)設計是解決問題;(3)設計是在可能的解決方案範圍內尋找恰當的路徑;(4)設計是對各部分的綜合。([9],轉引自[6], pp.351)

  三、Design(ing)有多種用法。作名詞可以指某項具體設計或者設計的結果,又或者設計本身的元概念;作動(名)詞可以指某項設計的活動;其他的還可以做形容詞、副詞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同時面對Design Process(設計的過程)和Design(設計的結果)時,儘管兩者有所區別,但是它們相互之間是緊密相關的。要理解Design Process(設計的過程)的性質需要理解Design(設計的結果),反之亦然。([10], pp.291)因為,設計的過程直接結果(即人工物)同時具備物理結構和意向功能的雙重屬性,使得Design Process與Design不可分割。

  綜合上述,我們仍然無法形成有確定內涵和外延的設計的概念,正如我們無法確切定義文化概念一樣。只有在單個學科維度上,才能給出相對有確定內涵和外延的設計定義;但是對於具有交叉學科或跨學科性質的設計問題而言,這樣一種具有確定內涵和外延的認知主義方式的概念定義法則,已經不適用了。無法對概念本身進行有效分析,就意味著在正面分析上難以對設計的相關哲學問題進行研究。為了能夠繼續研究設計及其哲學問題,我們採取迂迴策略,透過研究設計的結果,即人工物的相關性質,進而探討設計的相關性質。

  三、設計的結果(人工物)的雙重屬性

  關於人工物的屬性描述有三種:

  (1) 目標(Goal/Purpose)、特性(Character)和工作環境(Environment);([1],第5頁)

  (2) 意向功能(Function)、物理結構(Physical Structure)和人類活動情景(Context of Human Action);([10], pp.295)

  (3) 自然結構(Natural Structure)、社會功能(Societal Function)和技術過程性(Process of Technology)。([11],第29頁)

  (1)的描述比較籠統,(2)比(1)更具體一些,並且(2)中的人類活動情景還可更細分為設計的情景(Context of Design)和使用的情景(Context of Use),其中使用的情景與(1)中人工物的工作環境相當。(3)的技術過程性其實就是設計的情景,此外,(3)中第一和第二個屬性描述引用了(2)的研究,所以可以認為(3)是(2)部分描述。綜合起來,(2)的屬性描述更有代表性。人工物就是為滿足特定的意向目標或功能而運用技術等手段創造的具有特定物理結構的事物。

  人工物,作為設計的結果,與設計的過程密不可分。設計的過程既包括物理結構的實現,又包括功能的實現;因此,人工物,無論是創造還是使用,都包含在人類活動情景內。([10], pp.297)用更簡潔的方式表達人工物的屬性就是:物理結構與意向功能。即一方面,人工物具有特定結構的物理物件;另一方面,人工物又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意向物件。必須強調的是,對技術人工的描述既不能只用物理方面的屬性也不能只用意向方面的屬性,必須是雙方面的結合,這就是人工物的雙重屬性,而且與心靈哲學的心身問題是同種型別。人工物是設計的直接後果,因此,人工物的雙重屬性問題就是設計的雙重實現問題:形式化實現和意向(功能)性實現。

  一個人工物被創造之後肯定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但經常出現與預期功能不一定的功能,如腳踏車可以代步,也可以作為運動鍛鍊的器材,而同樣是代步功能的人工物,既可以使腳踏車也可以是飛機。可見,即便是穩定存在的人工物結構與功能也不是一一對應的。根本原因在於結構與功能在人工物上是統一的,而在人類活動情景——設計的情境和使用的情境——中是分裂的:

  a) 物理物件——物理結構——設計的情景

  b) 意向物件——意向功能——使用的情景

  人工物的雙重屬性的分離性表現為:物理結構在設計的情境中實現,而意向功能在使用的情境中實現。設計過程是根據功能預設組織物理結構的,如果把設計過程看作是黑箱系統,那麼輸入的是功能預設,輸出的是物理結構,預設的功能又要在使用的情境中實現。設計過程就是解決物理結構與意向功能如何在人工物上統一的問題。

  這樣的分離使得在人工物的設計過程中兩種設計策略:(1)結構導向設計、(2)功能導向設計。這樣的分離狀況在人工物的設計過程中完全展現出來:(a)物理結構與意向功能之間有無特定關聯或規律?若有,是什麼?(b)結構與功能能否相互還原,或者只是一方還原到另一方?若是,又如何還原?(c)結構與功能之間怎麼能夠架起一座橋樑,消解或降低由此帶來的設計困難?……

  這樣的分離狀況也反映在Simon的人工科學理論裡。他認為,人工物可以看成是“內部”環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質和組織)和“外部”環境(人工物的工作環境)的接合點——“介面”。([1],第6頁)

  內外部環境的'分離的好處是,只要對內部環境作極少的假定,就可根據人工物的系統目標與對系統外部環境的瞭解來預測行為。從內部環境的角度來看,經常地,一個特定系統能否實現特定的目標或能否適應環境,只取決於外部環境的些許幾個特徵,而與外部環境的細節根本無關。這是一種體內平衡狀態,無論是生物還是人工物,多數優秀的設計的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體內平衡。設計者想方設法將內部系統與外部環境分離,以使內部系統與目標之間的關係保持不變,不受表徵外部環境的多數參量在大範圍上變動的影響。(第8頁)內外部環境的可分離性,對於所有複雜的大系統,無論是人工系統還是自然系統,都有程度不等的可分離性。Simon因此推論得出:整個自然界是按不同的“層次”(Levels)組織的層級結構(Hierarchy),這個大系統由相互聯絡的子系統組成,每個子系統在結構上又是層級式的,直到達到某個基本子系統的最低層次。(第117頁)

  Simon這種人工物的“層級理論”是典型的結構功能主義,儘管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經歷長久爭論,並且無數設計者無不想方設法解決或跨越結構與功能分離的關係,但仍然沒有令人信服的說法。必須承認,在現實設計情境中,層級理論無疑提供了一個使設計過程更簡便更高效的路徑,所以,關於設計的諸多理論幾乎是層級系統方法論一統天下。即便是建構關於設計理論的統一理論建構的框架體系也是層級結構和結構功能主義方式。例如設計理論的元理論結構(Meta-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Design Theory)包含十個層次:(1)事物的直接理解、

  (2)目標的描述、

  (3)設計要素的行為、

  (4)選擇機制、

  (5)設計方法、

  (6)設計過程結構、

  (7)關於設計師和協作的內在過程的理論、

  (8)一般設計理論、

  (9)設計理論和事物理論的認識論問題與

  (10)設計的本體論問題。([4], pp.305-306)

  綜合上述,對一般技術人工物的分析,設計仍然停留器物層面上,還沒有涉及到深層次的哲學理論和倫理價值問題。因此,我們將更進一步探討特殊的人工物——智慧人工物——所涉及到的設計問題及其哲學意義。

  四、智慧人工物的雙重屬性與心身問題

  作為一類特殊的人工物,智慧人工物[如人工智慧系統(AI)、專家系統或機器人]自然具備物理結構與意向功能的雙重屬性。在AI領域,這樣的雙重屬性被表述為:形式化(Formalization)和意向性(Intentionality);並且它們在建立AI與哲學的聯絡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2],導言第8頁)形式化問題是AI設計的關鍵問題,無論是認知主義還是聯結主義都是一樣。認知主義視角下,任意事物,只要能形式化,就可以由計算機透過符號邏輯來實現;聯結主義也是以形式化開始,如網路拓撲結構,建立分散式表述演算法來實現。但是,意向性問題在AI兩大體系中有不同的表現。認知主義認為意向性是區分人和機器的根本特徵之一,人有意向性而機器沒有;但在聯結主義視野中,上述表達將被打上嚴重的問號!聯結主義透過拓撲結構/物理結構來實現運算,雖然還無確鑿的經驗證據表明拓撲結構具有意向性,但是有關身體意向性和認知的具身化(Embodiment)([13], pp.4)的研究已經暗示著這種可能性。

  我們可以透過比較機器人、克隆人與自然人的性質和關係來更深入探討這類形式化(物理結構/身體)與意向性(意向功能/心靈)的雙重屬性問題。在此,有一點必須說明:自然人是否能與機器人、克隆人在同維度上比較?

  傳統上,人被認為是萬物之靈,擁有智慧和心靈特徵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更是與機器的區別。此外,克隆人作為人工物來看待也涉及到嚴肅的倫理問題。如果我們困於傳統的認知情景,那將肯定無法突破現有理論體系,無從深入地探討設計的哲學問題。但是,按照自然主義的理解,所有的存在都是自然性的;自然人是,克隆人也是,機器人也是。甚至,機器人設計的極限狀態就是運用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直接設計製造與自然人屬性一樣的“生化人”;因此,三者是可以比較的。此外,認知科學可以透過自然科學方式研究人的心靈問題,當然可以運用設計這種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手段研究人的心靈問題。也就是說,自然人和克隆人、機器人都可以理解為具備雙重屬性:物理結構(或身體)和意向功能(或心靈)。

  機器人是典型的人工物;克隆人其實也是人工物。雖然存在著倫理爭議,目前也沒有現世,但它可以是為了滿足特定的意向功能——如為不孕夫婦製造孩子——而運用克隆技術等手段創造的具有與自然人同樣生理結構的“人”。機器人、克隆人與自然人這三種“人”都具有類似的物理結構:自然人和克隆人主要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有計算決策中心(無數腦神經元連線而成的大腦)和運動系統(肌肉、骨骼和神經);機器人主要由矽、銅、鋁等元素組成,有計算決策中心(無數電晶體連線而成的中央處理器與儲存器)和運動系統(齒輪、導線、馬達與機械臂)。它們也有類似的功能,如跨越障礙的行為,模式識別或判別尺寸大小等“思考”活動。

  以自然主義方式進行認知考察,機器人、克隆人和自然人無本質區別,只是形式化複雜度和意向性複雜度的大小有所不同。三者各自的雙重屬性就是人工物雙重屬性不同表達形式。所以,心靈哲學的心身問題是人工物雙重屬性的一個特例,而人工物的雙重屬性問題就是設計的雙重實現問題。因此,心靈哲學的心身問題也是設計的雙重實現問題的一個特例。也就是說,設計的哲學基礎與意義具有心靈哲學的性質,設計也不再是一個只關乎器物層面的學術邊緣領域。

  五、小結

  正如Simon所說:“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要研究人類便要研究設計科學”。([1],第129頁)然而僅研究設計科學是不充分的,我們需要更多地研究設計哲學及其相關等問題。當傳統的認知主義正規化對設計這種交叉學科性質的問題力不從心的時候,有必要使用另外一種認知正規化(如聯結主義)來研究設計問題。這不僅僅是聯結主義與心靈哲學研究密切相關,而且設計研究與心靈哲學研究密切相關,因此,未來對設計的研究將有更多的進路,如

  (1)聯結主義方式的設計概念體系,

  (2)設計形式化實現機制,

  (3)身體意向性與設計的意向性實現,

  (3)具身化與設計雙重實現問題等。隨著設計研究(如設計理論和設計哲學)的不斷深入,不僅將使設計在學術領域獲得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同等重要地位;而且,必將大力推動工程研究(如工程哲學和工程倫理)與產業研究(如產業哲學)的進度,並有助於它們擺脫在學術研究中的邊緣地位;可能更為重要的是,設計研究可以作為心靈哲學研究的類比形式,正如人工神經網路可以作為大腦研究的類比形式一樣,設計的研究意義非同一般。隨著設計科學和設計哲學的研究推進,必將大力促進並推動心靈哲學等對人的研究的進展。

  [參 考 文 獻]

  [1] 司馬賀著(武夷山譯):人工科學[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 Galle, P., Philosophy of design:an editorial introduction[J]. Design Studies, 2002(3).

  [3] Vilém Flusser. The Shape of Things: A Philosophy of Design[M]. (English-language translation)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9.該書最早於1993年Carl Hanser Verlag出版;1999年出版的是其英譯本。

  [4] Love, T., Philosophy of design:a meta-theoretical structure for design theory[J]. Design Studies, 2000(3).

  [5] 盛曉明.客觀性的三重根[A].趙汀陽主編.第一哲學[C].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Love, T., Constructing a coherent cross-disciplinary body of theory about designing and designs:some philosophical issues [J]. Design Studies, 2002(3).

  [7]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Z].Boston:American. Heritageo, 2000.

  [8] 硃紅文.“設計哲學”的可能性和意義[J],哲學研究,2000(3).

  [9] Coyne, R and Snodgrass, A B., ‘Problem setting within prevalent metaphors of design’[A]. Working report,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ydney, Sydney(1992).

  [10] Kroes, P A., Design methodology and the nature of technical artefacts [J]. Design Studies, 2002(3).

  [11] 陰訓法,陳凡.論“技術人工物”的三重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7).

  [12] [英]瑪格麗特博登(劉西瑞,王漢琦譯):人工智慧哲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13] 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設計的哲學基礎與意義自然主義式的認知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