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四川名茶的的歷史傳說

四川名茶的的歷史傳說

四川名茶的的歷史傳說

  四川名茶的傳說

  自古以來,四川就是我國栽培茶樹最早的地區,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產茶而著稱於世。蒙頂山為蜀郡種茶的發源地,也是我國名茶的發祥地。峨眉山、青城山、鶴鳴山盛產名茶,並與宗教結緣,民間流傳著很多名茶的傳說。

  1.“仙茶”的傳說

  相傳西漢末年,邑人吳氏理真,在蒙頂山即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採製成茶泡飲能治百病,七株茶被人稱為“仙茶”,後來取名為甘露茶,茶樹歷經一千多年,七株“仙茶”,在蒙頂山現存的漢碑和明清兩代石碑上均有記載。

  2.鶴鳴仙茶凝如鶴

  地處成都平原西部邊緣的大邑縣,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的稱謂,丘陵山地層層茶樹似海浪,棵棵青茶綠如涓滴。

  據傳,道家張三丰在鶴鳴教書時,聽人講鶴鳴山的茶唯白鶴停歇過的那棵才是好茶。三豐找到歇過白鶴的茶樹並打上記號,第二天採下樹葉製成茶,抓一點放進碗裡,用開水沖泡後,看見茶葉漫漫張開,變成一隻一隻象在飛的白鶴。突然從茶碗中飛出一隻,變成一個童諺鶴髮的老頭,飄然不見了。三豐就採這棵茶樹籽,種遍鶴鳴山,製成茶不獻官,卻把茶葉分送給山民,治好了不少人的疑難怪病。後來,老翁度張三丰成了神仙。鶴鳴山茶被朝廷飲定為貢茶。

  3.霧中山茶和八功德水的傳說

  清朝有位皇帝,三十多歲頭上長出幾根白髮,令御醫在一年之內主其白髮轉青,不然,要砍頭問罪。御醫用盡藥方,仍不見效。有天晚上,他夢見一個和尚指著西方,比著“八”字。經僧人解夢,是說西方道教聖地西蜀晉原縣開化寺後山上長的茶樹,製出的茶葉能除病益壽,“八”字指山那股八功德泉水。泉水泡霧山茶,皇帝喝了,白髮就能轉青。御醫照此辦理,服用後,果然白髮轉青。皇帝冊封八功德水為神水,御定霧中山茶為貢茶。宋代詩人陸游在蜀州作官司時品嚐此茶,賦詩一首“少逢重九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今日蜀中生白髮,瓦爐獨式霧中茶”。明代新都學者楊升庵贊此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淨、七不噎、八除病的特點,因此為名。

  4.抗貢茶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來峨眉山,把茶籽種在山上,還教山民管理茶樹的方法。從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樹,長得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茶農摘下茶葉製成香茶,緊結纖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葉取名“竹葉青”,遊客們喝了讚不絕口。

  一年,康熙遊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兩年向皇宮進貢一次。到時百姓們不能採摘,守著茶樹哭泣。一位身穿綠衣姑娘見狀,說她有辦法,將手中白紗巾在茶樹上一繞,茶樹全變成了白枝白葉,縣官司派人採摘製成,康熙一見大怒。不送貢茶時,茶樹又轉青,又製出香茶,康熙聽說,令全部砍光。等砍樹人一走,百姓就給茶樹除草、培土、施肥,第二年長得茂盛青翠,百姓又喝到香茶。年復一年的砍,百姓們年年培育茶樹,一連砍了九年,而且還連根挖,當挖一棵老茶樹時,挖一下,長得高,象一把傘,結滿很多大茶果,縣令叫用刀快砍,茶果象雨點往縣令頭上落,這撥人逃之夭夭,從此再也不敢來砍茶樹,人們就叫那棵老茶樹為“抗貢茶”。

  5.青城茶

  相傳,唐朝時,安祿山叛軍打入京城,唐明皇帶妃子慌忙朝成都逃跑。故事講述楊貴妃被逼處死後,唐明皇在夢中見到他心愛的妃子,在青城山獻茶請他品嚐,皇上見湯色碧綠,芽葉直立,清香撲鼻,茶水不渾不釅,聞到就覺得神清氣爽,喝了周身有活氣,連說好茶!夢醒後,叫隨從找當地最好的茶農,連夜趕製這種茶,皇上封這為青城茶!青城茶早在唐時已是著名的茶葉產地,宋代著名的“味江茶園”就建在青城。

  6.花王與茶姑

  四川從明代起開始制花茶,成都人喜愛喝茉莉花茶,流傳著一則有關茉莉花茶的故事。相傳,古時龍泉驛東山一帶,從大面鋪到海螺寺遍栽茉莉花。入夏,縱橫幾十裡花香不斷。一天,有人看見石經寺附近的茉莉花叢中,走出一個玉一般潔白,冰一般晶麗的一王子,被稱為“人間第一香”的花中王子。

  龍泉山的雲霧山中,生長著茂密的茶樹,每到夜晚,林中便走出一群茶姑,嘻嘻哈哈邊走邊笑,手拉著手結伴追趕茉莉花王。攆上後,王子熱情歡迎茶姑,在她們的青絲的鬢髮邊插滿芳香的花蕾,久香不斷。後人詠歎:“茶情偏與夜相投,心事鬢邊羞。薰醒半涼夢,能消幾個開頭?風輪浸卷,冰壺低架,香霧颼颼,更著月華相惱,木樨淡了中秋”。成都人愛飲茉莉花茶,大概和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無關係。

  君山銀針的歷史淵源

  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據《巴陵縣誌》記載:“君山 產茶嫩綠似蓮心。”“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十八斤。”“穀雨”前,知縣 邀山僧採製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茶”。又據《湖南省新通志》 記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銀盤 裡一青螺”。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著淡黃色茸毫,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沖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中國十大名茶之君山銀針的相關知識(相關文章)

  1君山銀針簡介。

  2君山銀針介紹。

  4君山銀針的特性特點簡介。

  5君山銀針的製作工藝簡介。

  6君山銀針的製作流程詳細介紹。

  7君山銀針是什麼時候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8君山銀針的歷史傳說。

  9君山銀針茶質鑑賞。

  10君山銀針的歷史淵源。

  11頌君山銀針茶之汲君山柳毅水試茶於岳陽樓。

  信陽毛尖的歷史淵源

  信陽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記載,唐代陸羽《茶經》和唐代李肇《國史補》中把義陽茶列為當時的名茶。宋朝,在《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把信陽茶列為名茶。元朝,據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光州產東首、淺山、薄側”等名茶。明朝,對名茶方面的記載很少。清朝,茶葉生產得到迅速恢復。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葉生產又一個迅速發展時期,製茶技術逐漸精湛,製茶質量越來越講究,在清未出現了細茶信陽毛尖。

  清光緒未年(1903-1905), 原是清政府住信陽緝私拿統領、舊茶業公所成員的蔡祖賢,提出開山種茶的倡議。當時曾任信陽勸業所所長、有雄厚資金來源的甘周源積極響應,他同王子謨、地主彭清閣等於1903年在信陽震雷山北麓恢復種茶,成立“元貞”茶社,從安徽請來一名余姓的茶師,幫助指導茶樹栽培與製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請陳玉軒、 王選青等人在信陽駱駝店商議種茶,組織成立宏濟茶社,派吳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帶買茶籽,還請來六安茶師吳記順、吳少堂幫助指導種茶製茶。製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鍋分生鍋和熟鍋兩鍋進行炒制。炒茶工具採用帚把,生鍋用把長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個,雙手各持1把,挑著炒。熟鍋用大帚把代替揉捻。這就是信陽毛尖的最初製作技術。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衝、小孫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帶動下,毗鄰各山頭茶園發展均具有一定規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購買茶籽並學習龍井炒制技術。回來後,在“瓜片”炒製法的基礎上,又把“龍井”的抓條、理條手法融入到信陽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鍋用小把炒製為生熟鍋均用大帚把炒制。用這種炒製法製造的茶葉就是當今全國名茶信陽毛尖的雛形。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信陽茶區又先後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統稱為“八大茶社”。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為了迎接1915年巴拿馬運河通航而舉行的萬國博覽會,1914年,信陽縣茶區積極籌備參賽茶樣,有貢針茶、白毫茶、已燻龍井茶、未燻龍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覽會上, 經評判,信陽毛尖茶以外形美觀、香氣清高、滋味濃醇的獨特品質,被授予世界茶葉金質獎狀和獎章。信陽毛尖從此成為河南省優質綠茶的代表。1958年,信陽毛尖在全國評茶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陽茶葉生產得到更大的發展,信陽毛尖茶生產技術得到推廣,生產區域不斷擴大。到1993年,信陽的師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光山縣、商城縣、新縣、息縣七縣二區都有信陽毛尖茶生產。

  米磚茶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歷程

  米磚產於湖北省趙李橋茶廠。米磚的生產歷史較長,僅次於青磚。湖北磚茶,原是山西幫經營,先在鄂南設莊收購毛茶加工磚茶,19世紀中葉,咸寧縣羊樓洞產80餘萬斤。

  進入19世紀後,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清道光年間宜紅問世,至1861年漢口開埠後,英國去漢口設立洋行,大量收購紅茶,轉運英國和轉手西歐各國。

  此時俄商收買磚茶,1863年前後俄商去羊樓洞一帶出資招人包辦監製磚茶。1873年在漢口建立順豐、新泰、阜昌三個新廠,採用機械壓制米磚,轉運俄國轉手出口。

  主要原料來自湘、鄂、贛、皖四省紅茶的片末茶,還從印度、錫蘭時口部分茶末。俄國在紅口生產和收購的磚茶,一般是從漢口經上海海運至天津,再般運至通州,再用駱隊經張家口越過沙漠古道,運往恰克圖,最後由恰克圖運至西伯利亞和俄國其他市場。

  後來還動用艦隊參加運輸,經海參崴轉運歐洲。據《海關通商貿易總冊》統計,1876年至1879年,米磚出口中漢口總出口量的13.4—26%,1879年出口米磚7232.8噸,佔當時全國茶葉出口總量的7.28%,1888年上升到佔全國出口總量的12.91%,為米磚生產和出口的全盛期。目前產千餘噸,主銷東口(指張家口)、西口(指包頭)及新疆各地。

  少量銷歐美與蘇聯。由於米磚外形美觀,有的西方家庭給米磚配以精製框架放入客廳,作為陳列的藝術品欣賞。

  珠蘭花茶的.歷史淵源

  珠蘭花茶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明代時就有出產,據《歙縣誌》記載:“清道光,琳村肖氏在閩為官,返里後始栽珠蘭,初為觀賞,後以窨花。”

  清《花鏡》載:“真珠蘭……好清者,每取其蕊,以焙茶葉甚妙。”珠蘭的花期自4月上旬至7月。鮮花要求當日採摘,採摘標準為花粒成熟、肥大,色澤鮮潤、綠黃或金黃的花朵。珠蘭花一般於午後開放,如果適時進行窨茶,可以充分吸收花香,達到最佳的品質,所以珠蘭花茶都在午後開始窨制。

  中華茶史縱橫

  古代有一位神農氏,立誓遍嘗百草,用來製藥,以解除百姓疾病之苦,因此數次中毒,但都憑藉豐富的自救經驗而死裡逃生。

  有一天,神農氏又進山採藥,翻山越嶺,不辭辛勞。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陽在天上照著,不覺有些口乾舌噪起來,便尋找就近的水源,以解口渴之苦。忽然一片樹葉飄到眼前,拾起一看,竟不知何物。

  神農氏本就有遍嘗百草之誓,這次當然也不會錯過。但由於幾次教訓,也不由得慎重起來,看看葉子,顏色清綠可愛,還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憑著豐富的經驗,神農氏知道它應該屬於無毒的一種,便伸出舌頭舔了舔,竟是苦澀異常。神農氏馬上斷定它是一種止渴提神的藥,就是這種藥,衍生出後來品類繁多的茶葉家族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這肯定是神農氏所始料未及的。

  西漢

  雖然,在唐代以前對"茶"字有多種說法,但我們由古書上的記載,可確信中國人最早發現了茶。

  由種種史料顯示,在西漢時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喝茶了。如漢宣帝時代,王褒寫過一篇"僮約"(買賣奴隸的契約文書)的押韻文字,其中談到他從寡婦楊惠家中買進一位僕役叫"便了",規定"便了"應該服務的幾件事:除了炒菜、煮飯之外,還須"烹"、"武陽買荼"等。當然,在漢代是沒有"茶"字的;但是"武陽買荼"的武陽,今為四川省成才市西南的彭山縣,於唐時屬於劍南道,而劍南就是茶的著名出產地。我們可以推測:王褒派僕役從駐守的益州到老遠的武陽去買當地的物產——茶,來待客或自享,是說得通的。

  由王褒在"僮約"所提到的"烹荼"、"武陽買荼"等事,可知漢代已經有人喝茶了。

  三國兩晉

  自東漢末年,局勢混亂,群雄並起,最後魏(洛陽)、蜀(四川)、吳(南京)三分天下;而吳國在揚子江下游,接近茶葉的產地,盛行喝茶的習慣。

  據三國吳志韋曜傳:"孫皓飲群臣酒,率以七升為限。曜飲不過二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從這件事看來,孫皓(吳國第四代國王烏程侯)把茶賞賜給韋曜,作為酒的代用品,如此"以茶代酒"則是不爭的事實。

  到了西晉,張載在<<登成都樓>>一詩中有一句:"芳茶六種清涼冠";孫楚在所作的歌上也提到:"茶、巴蜀出"。這些可與漢王褒在"僮約"上所說的,印證了在四川地方,不僅表示揚子江流域是中國茶葉的原產地,而且可推定中國人喝茶是從四川省的下流推廣到各地去的。

  至司馬睿在建業建立東晉。在"晉書"上記載:謝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溫在宴會的時候,經常利用茶果招待賓客。由此可以認定當時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經是一定的規矩了。

  南北朝

  南朝因為接近茶葉產地的關係,飲茶更見普及,幾近"日常茶飯事"。

  至北魏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從南朝歸順的人增多,其中有一位叫王肅的儒者,不喜歡北族風味的羊肉、酪漿,而喜好鯽魚羹,口渴的時候就喝一點茗汁(茶);後來王肅漸漸吃慣北方的口味。有一次,他和孝文帝在宴會時,吃了很多的羊肉,也喝了不少的酪漿,於是孝文帝就問王肅說:"中國飲食

【四川名茶的的歷史傳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