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中班奧爾夫打擊樂活動設計規律藝術論文

中班奧爾夫打擊樂活動設計規律藝術論文

中班奧爾夫打擊樂活動設計規律藝術論文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涵蓋音樂範疇內的各種不同內容,包括:朗誦、節奏、形體、聲樂、器樂、聽覺、樂理、聲勢八項內容,基本原則和特點是朗誦入手,節奏是基礎,形體始終貫穿,要強調即興性。民族幼兒園學習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從節奏兒歌到打擊樂都有涉及。

  關鍵詞:奧爾夫 打擊樂 創造 節奏

  為了突出藝術教育特色,將奧爾夫音樂活動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與各領域活動結合,開封市民族幼兒園設計出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案例。下面就音樂活動中打擊樂活動設計總結規律如下:

  一、打擊樂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性質的音樂,並用不同節奏自由編配伴奏。幼兒自主編排節奏順序,自由結合製作節奏卡片為歌曲伴奏,體現即興原則。

  2.感受A-B-A三段體曲式結構。採用唱歌(A)-打擊樂(B)-唱歌(A)為主線,使幼兒連貫的進行音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感知三段體的曲式結構。

  二、打擊樂活動主要環節與時間分佈

  1.請幼兒欣賞需要編配打擊樂的歌曲,這是活動的開始部分,時間控制在兩分鐘內。

  2.複習以前所掌握的節奏,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二~三分鐘)

  3.幼兒自制節奏卡片為歌曲伴奏,幼兒自由結合製作節奏卡片,給幼兒探索的空間,本環節很關鍵,需五分鐘。

  4.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幼兒再次自由選擇,體現自主性,本環節是活動重點,時間不少於五分鐘。

  5.感受A-B-A三段體曲式結構。

  A段-唱歌曲 B段-打擊樂

  連貫地唱歌曲並編配打擊樂,讓每名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時間三~五分鐘。

  三、打擊樂活動主要教學方法

  1.打擊樂活動選材。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所選歌曲很重要,應該是幼兒熟悉的歌曲,節奏感較強,活潑明快,歌詞朗朗上口,樂句清晰,結構較規整的歌曲是首選。只有幼兒喜歡的歌曲,他們才有興趣把活動做下去,樂句規整的歌曲比較容易配打擊樂。 2.打擊樂活動主要環節的內容與教學方法。在打擊樂活動開始之前可先幫助幼兒回憶一些相關的知識——節奏。複習以前所掌握的節奏型,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將幾種節奏型任意組合,進行預先練習,如果有新授的節奏型,這時就可以拿來學習。

  接下來就是請幼兒自由結合製作卡片,打破以前教師出示節奏譜(圖譜)的格式,體現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選用難度較低的節奏型,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節奏卡片無論怎樣組合整體難度不高,使每位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輕鬆的參與音樂活動,為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奠定基礎。教師參與教學模式,與幼兒平等對話,尊重幼兒人格。

  最後是活動的展示部分。請幼兒唱歌、打擊樂再回到唱歌完整表現出來,使整個活動前後連貫起來。引導幼兒感受“我在做的就是音樂”,這恰恰符合了奧爾夫的教育理論“把音樂本身還給人本身”。

  3.活動中的注意事項。a.給幼兒探討的`空間。當幼兒的節奏卡片組合的不正確時,不要著急,教師直接改正不太合適。這時教師可以轉換一下角度,把問題推向孩子,自己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探討,怎樣擺節奏卡片容易拍出來,哪怕幼兒一次不能完全改正也不要緊,可以多次探討適當合理的方法。b.打擊樂器的選用。打擊樂活動選用打擊樂器很關鍵,應根據打擊樂器質地選擇演奏相應的節奏。以木質樂器為例,雙響筒、圓舞板、木魚等樂器屬於這一類。木質樂器聲音短促,響亮沒有延音,適合演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節奏。而散響類樂器,比如串鈴,聲音不集中,演奏四分音符節奏有不穩定感,而它演奏十六分音符節奏效果卻很好。

  音樂並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測,音樂本身來源於生活。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法把音樂還給孩子們,讓音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奧爾夫.“學校教育”——回顧與展望.1963年.中國音協音教委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1986.5編,廖乃雄譯.

  2.李偉,秦中欽翻譯.為孩子的音樂——奧爾夫學校教育.美國版:第一冊1977年,第二冊1980年,第三冊1982年,德國塑特出版社(schott).

  3.楊立梅,李妲娜.走向未來的音樂教育——評世界著名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海南: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

【中班奧爾夫打擊樂活動設計規律藝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