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聽國小數學觀摩課《我是小小設計師》有感

聽國小數學觀摩課《我是小小設計師》有感

關於聽小學數學觀摩課《我是小小設計師》有感範文

  在本月的校主題教研中聽了林薇薇老師的課《我是小小設計師》,總體感覺林老師的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構建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培養, 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下面就這一節課談一 下個人看法:

  一、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往往只重視對結論的記憶和模仿,而這節課林老師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建構知識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觀察——思考——發現”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一組組材料,讓學生去觀察、感悟,並且進行大膽探索,進而又進行了驗證。當學生未能正確驗證圖案的規律時,教師並沒有立即告知答案,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感知這一規律,這樣可加深學生對找規律方法的理解,為後面的知識奠定了基礎。整個教學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了探索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和大膽推理,從而發展數學思維。本節課,林老師引導學生觀察的幾組例題充分培養學生的判斷和推理能力。知識的呈現可著眼知識的發生與形成過程,迴圈排列的規律其實是一個動態變化的規律。林老師在讓學生研究壁磚的規律時,首先用ppt呈現給學生四組橫著排列的圖形,則:○◇△☆,◇△☆○,△☆○◇,☆○◇△。然而讓學生從中找一找其中的規律,再想一想接下來的.第五行怎樣擺?和第幾行是一樣的?經過這樣的提問之後,孩子們的認識層次提高了,也更深刻了。當學生回答正確後,老師邊用ppt演示給學生看,邊追問學生:那第六行呢?第七行、第八行呢?這幾行又分別與第幾行是相同的?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演示,那接二連三的追問,使學習氛圍更熱烈,更濃厚。在這一學習活動中,林老師讓學生透過操作實踐,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再透過平臺展示學生的創造,敘述自己的想法,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使他們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加強與提高。緊接著林老師讓學生研究原圖形豎擺的規律。既突出了重點,又衝破了難點,既讓優秀學生得以發揮潛能,又讓大部分學生能把課堂知識掌握,一舉兩得。

  三、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去探索、交流、發現,從而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本節課中,林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圍巾、牆面圖案的變化,然後在動手操作驗證中,逐步發現規律。每一個活動都讓學生主動參與,從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不過,最好的課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林老師運用規律創造了美麗的圖案,放手讓學生去發現規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了規律,感悟到規律的美。從學生的表現,可以看出 ,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思想猶如在漫無邊際的天空中翱翔 ,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發現圖形美的真正原因:第二行的圖形是由第一行的排頭移到最後 ,其他圖形依次向前移動一格。這時,老師應及時引領,設計如下問題: 為什麼圖形這樣的美?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生生互動,培養交流和傾聽的的能力,最後全班彙報 ,組組互動,小組質疑 ,爭論 ,評價。達到重點知識突出,培養綜合素質的目的。

  2、課堂中老師要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要透過評價起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

【聽國小數學觀摩課《我是小小設計師》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