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理財> 5代人理財面面觀

5代人理財面面觀

5代人理財面面觀

  50後:

  熊市理財向老爸老媽學習

  與共和國同齡、沒受過大學教育的小李父母基本上與現代金融理財資訊是隔絕的。在他們眼中,股票是永虧不賺的綠色心電圖,保險全是騙人的,黃金、房產和收藏那是有錢人的玩意,外匯似乎與遙遠的外國相關聯,需要的數目還不能太少。因此對他們來說,可以信任的只有國家和銀行,因此理財也只有三板斧———銀行定存、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哪個利率高他們就買哪個。

  但因此就小看老人們的收益率,你就大錯特錯了。如今沒有什麼經濟負擔的退休老人,基本上手裡都攢了三四十萬元的“棺材本”。小李的爸爸沒事就去銀行轉悠,看看出沒出新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銀行理財流動性高、年化收益率遠高於銀行定存,深受老人們的歡迎。“他們有的是時間跑不同的銀行進行比較,一到期就取出來買另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博取更高的收益率,一年下來掙個小兩萬不成問題。”對於退休工資加起來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老兩口來說,這筆收入幾乎是他們退休工資的一倍。

  工資全上交只留2元零花

  調查物件:張女士,62歲,工廠操作工

  第一個月工資:17元

  用途:補貼家用、零花

  68屆下鄉知青張女士,1974年回到瀋陽一家企業上班,剛進廠就是學徒工,工資只有17元。

  在家中是老大的張女士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工資全部上交,補貼家用,只留2元錢零花。“媽媽把我養大不容易,所以一發工資我就把錢交給媽媽,只留了2元錢給自己零花。那時沒有腳踏車,也捨不得花5分錢坐電車,上哪兒全靠一雙腳。”這樣的生活直到三年學徒過後,工資才漲到38元,也有了自己的儲蓄,每月可以存2元,存了整整快兩年才給自己買了件呢子衣服。張女士對自己的收入增長依然記憶猶新。

【5代人理財面面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