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別把抑鬱心理傳染家人調查報告

別把抑鬱心理傳染家人調查報告

別把抑鬱心理傳染家人調查報告

  “想象你躺在柔軟的海灘上,涼爽的海風拂過臉龐……”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團體心理治療室裡瀰漫著舒緩、清新的輕音樂,8位抑鬱症家屬在心理諮詢師的引導下,正在進行接受放鬆訓練。一項最新調查現實,抑鬱症患者家屬的生活滿意度明顯低於普通人。

  中國有超過3000萬名抑鬱症患者,他們的背後,至少有超過3000萬的抑鬱症患者家屬與之朝夕相處。一方面,家屬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社會負擔,他們隨時可能從家屬群體走向患者陣營;另一方面,他們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與恢復。

  【調查】

  善表達的家屬抑鬱危險度低

  昨天上午,年僅18歲的抑鬱症患者李曉(化名)在母親的陪同下到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諮詢。半年多來,李曉出現記憶力下降,不願與人交流,連曾經最愛的網遊都提不起他的精神,反覆說“活著沒什麼意思”,抑鬱症令他不得不休學在家。

  兒子的抑鬱症讓母親焦頭爛額,李曉母親感到無奈又無助,她成天想著“孩子這樣下去該怎麼辦”,看不到未來的.她食慾下降,記性變差,經常失眠。作為媽媽,兒子每天向她“傾倒”情緒垃圾,不善於表達又不懂得自我調節的媽媽長期鬱結積壓,她成了抑鬱症的二度受害者。

  近日,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對100名抑鬱症患者的家屬以及對照組健康人員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抑鬱症患者的家屬普遍有較大的心理壓力。而家屬們的生活滿意度和患者的抑鬱程度、家屬的年齡成反比,與患者家屬情感表達能力、受教育水平成正比。

  去年,申城一位70多歲的老父親在兒子抑鬱自殺後,自己也患上抑鬱症。抑鬱症對家屬的影響涉心身健康多個方面,包括自尊、精神緊張度、睡眠、正負型情感等。國外最新相關研究顯示,每500個雙向障礙患者照料者中,中重度心理負擔、角色紊亂、家庭日常生活破壞發生率分別是89%、52%、61%。

  【觀點】

  社會支援有助於患者康復

  今年37歲的莉莉(化名)15年前曾被確診為抑鬱症,經過治療,她得到良好的恢復。結婚時,丈夫不知道她曾患過抑鬱症,今年年初,她的抑鬱症復發,但令莉莉欣慰的是,丈夫不但沒有因為她的隱瞞責怪她,反而對她傾注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在丈夫無微不至的照料下,李麗配合治療,很快得到康復。

  汪作為醫生表示,家庭環境對抑鬱症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除了應該對患者進行干預外,對其家屬的心理干預也極為重要,可以降低患者的復發機會,減輕家庭負擔,也可以改善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而患者家屬生活質量的提高又反過來進一步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干預】用“橙色眼鏡”代替“灰色”

  抑鬱症患者常常有一種負性思維模式——凡是容易往壞處想,戴著“灰色眼鏡”看這個世界情緒自然越來越消沉。

  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的醫生對部分病人家屬干預,摘掉“灰色眼鏡”,換上“橙色眼鏡”,用正向的、積極的思維模式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每週四上午,集體放鬆訓練在團體心理諮詢室進行,8—10個人一組。在輕音樂伴奏下,患者家屬閉著雙眼,“想象你們在蔚藍的大海邊,迎著燦爛的陽光,在綿軟潔白的白沙灘上漫步,微風吹過,遠處隱隱的響起海鷗的鳴叫聲……”諮詢師用溫和低緩的聲音引導著他們進行放鬆訓練,依次放鬆身體的每個部位。

  在醫生的幫助下,抑鬱症家屬俱樂部成立,每個月定期開展個別輔導、集體放鬆以及遊戲治療等,共同的經歷使俱樂部成員成為彼此重要的社會支援,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與生活滿意度。

【別把抑鬱心理傳染家人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