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小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國小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靜電現象,能夠用所學的只是解釋簡單的靜電現象。

  2、通過了解一些靜電現象和避雷方法,認識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適應自然,建立人類必須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發展的認識。

  3、瞭解人類應用靜電和防止靜電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放電現象

  問:火花放電是最常見的放電現象.現實中放電現象呢?(①在乾燥天氣的黑夜裡脫去化纖衣服時會看到火花、聽到僻啪聲②實驗室中感應起電機的兩個導電杆之間也能發生火花放電③很多房屋頂上裝有避雷針是為了進行接地放電④運輸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車輛總有一條鐵鏈拖著,這樣可以把電荷引入大地,避免放電時產生的火花引起爆炸⑤飛機輪胎用導電像膠製成,可以避免著陸時機身積累電荷)

  二、雷電和避雷

  說明:雲層之間或雲層與地面之間發生強烈放電時,能產生耀眼的閃光和巨響,這就是閃電和雷鳴。閃電的電流可以高達幾 十萬安培,會使建築物嚴重損壞。

  說明:雷電對人類生活也會產生益處,有哪些益處呢?(①閃電產生的高溫促使空氣中的氧和氮化合成氮氧化物,隨雨水降至地面,成為天然的氮肥 ②閃電產生的臭氧留在大氣層中,能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

  演示實驗:

  實驗器材:驗電器、安放在絕緣支架上的帶電導體、帶絕緣柄的驗電球

  實驗過程:帶絕緣柄的驗電球接觸帶電導體的A點,然後跟驗電器接觸,觀察驗電器的指標偏角

  帶絕緣柄的驗電球接觸帶電導體的B點,然後跟驗電器接觸,觀察驗電器的指標偏角

  帶絕緣柄的驗電球接觸帶電導體的C點,然後跟驗電器接觸,觀察驗電器的指標偏角

  實驗現象:驗電球跟帶電體的A 處接觸後,驗電器的金屬箔張角較小;跟B 處接觸後.驗電器的金屬箔張角較大.跟尖端C 處接觸後.驗電器的金屬箔張角最大。

  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電荷在導體表面的分佈是不均勻的:突出的位黃.電荷比較密集.平坦的位置,電荷比較稀疏)

  說明:導體尖銳部位的電荷特別密集.尖端附近的電場就特別強.會放出電荷,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尖端放電

  演示實驗:

  實驗儀器:金屬板M金屬板N 、兩個等高的金屬柱A、B ,A 為尖頭、B 為圓頭,直流電壓電源

  實驗過程:逐漸升高電源電壓,觀察哪個金屬柱先放電。

  實驗現象:金屬柱A先放電

  說明:1753年,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避雷針的原理就是尖端放電。帶電雲層靠近建築物時,同號電荷受到排斥,流人大地,建築物上留下了異號電荷。當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強烈放電現象.可能產生雷擊。如果建築物安裝了避示針,在避雷針上產生的感應電荷會透過針尖放出.逐漸中和雲中的電荷,保護建築物.使其免遭雷擊。

  三、靜電的應用和防止

  說明:靜電在工業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有時又會帶來很多麻煩,需要防止

  問:在許多場合都可以發現人們應用靜電的例子,有哪些例子呢?(①靜電除塵②靜電噴漆③影印)

  問:在許多場合都可以發現人們防止靜電的'例子?(①實驗室中感應起電機的兩個導電杆之間也能發生火花放電②很多房屋頂上裝有避雷針是為了進行接地放電③運輸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車輛總有一條鐵鏈拖著,這樣可以把電荷引入大地,避免放電時產生的火花引起爆炸④飛機輪胎用導電像膠製成,可以避免著陸時機身積累電荷)

  板書設計

  一、放電現象

  二、雷電和避雷

  1、電荷在導體表面的分佈是不均勻的:突出的位黃.電荷比較密集.平坦的位置,電荷比較稀疏

  2、尖端放電:導體尖銳部位的電荷特別密集.尖端附近的電場就特別強.會放出電荷

  3、避雷針的原理就是尖端放電

  三、靜電的應用和防止

  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篇2

  【學習過程】

  摩擦起電

  用乾燥的絲綢摩擦有機玻璃棒,然後將此棒靠近紙屑,你會看到什麼現象?

  這個現象說明了

  怎樣判斷物體帶電

  兩種電荷

  1.將兩根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會看到什麼現象?

  2.將兩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你會看到什麼現象?

  3.將一根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與一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你會看到什麼現象?

  自然界中存在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

  上述現象表明:

  原子構成初步及對摩擦起電的解釋

  例1.用方法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物體能夠輕小物體。

  例2.摩擦起電的實質是()

  A.正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B.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C.摩擦產生了等量的質子和中子

  D.摩擦產生了電子

  例3.電視機的玻璃熒光屏表面上經常吸附很多的灰塵,其主要原因是()

  A.灰塵的自然堆積

  B.玻璃有較強的吸附灰塵能力

  C.電視機工作時屏表面溫度較高而吸附空氣中灰塵

  D.電視機工作時屏有靜電而吸附灰塵

  例4.驗電器的工作原理,驗電器的作用是。

  【當堂訓練】

  1.同種電荷相互______(吸引/排斥);異種電荷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

  2.帶電體吸引____________,如塑膠小球,通草球等.

  3.毛皮與塑膠尺摩擦,由於毛皮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較弱,所以結果是()

  A.塑膠尺得到電子帶負電

  B.塑膠尺失去電子帶正電

  C.毛皮得到電子帶負電

  D.毛皮失去電子帶負電

  4.已知帶電物體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去靠近一個輕小物體,則該輕小物體的帶電情況是()

  A.一定帶正電

  B.一定帶負電

  C.不一定帶電

  D.一定不帶電

  5.知道了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所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所組成,就能解釋物體的帶電與不帶電。一個物體沒有帶電,是因為()

  A.物體內部沒有電荷

  B.物體內部原子個數與電子個數相等

  C.物體內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總數與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

  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活動,引導幼兒發現多種有趣的靜電現象。

  2、培養幼兒觀察、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紙娃娃、氣球、塑膠筆桿、尺子、綢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老師提供材料,引導幼兒觀察、操作,並說說這些操作材料有什麼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靜電現象。

  1、出示紙娃娃,讓幼兒看一看,問:紙娃娃會站起來嗎?能跳舞嗎?。

  2、請你們用老師供給的材料,讓紙娃娃跳起舞來,讓幼兒自由討論並進行操作,老師巡迴可啟發幼兒更換試驗材料。

  3、請幼兒看看老師的紙娃娃能跳起舞來嗎?只讓幼兒看結果。增加幼兒探索的興趣,可反覆讓幼兒看幾次。

  4、幼兒再次進行操作,教師用語言啟發。

  5、請操作成功的幼兒示範給大家看,並講講是如何讓娃娃跳起舞來的。

  6、幼兒操作,增加興趣。

  三、小結。

  紙娃娃為什麼會跳起舞來了呢?因為吸管、尺子等經過磨擦它們產生了靜電,用它們去接近紙娃娃,紙娃娃就會跳起舞來。我們平時也能看到許多的靜電現象,如夏天的閃電,晚上脫毛衣時盾到的亮光等,這都是靜電現象。

  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靜電現象,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

  2、激發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X。

  【活動準備】

  彩色紙屑若干;梳子每幼兒一把;塑膠玩具每幼兒一件;氣球若干;塑膠繩若干。

  【活動過程】

  1、邀請小朋友做“理髮店”遊戲,發給每個娃娃一把塑膠梳子。全體幼兒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髮店”,“理髮店”正式開業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髮,請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給小洋娃娃“理髮”。引導小朋友發現:頭髮飛(飄、立)起來了;教師給一個小朋友“理髮”,引導小朋友發現:頭髮飛起來了。

  幼兒遊戲,給自己梳頭,給同伴“理髮”,看看能發現什麼。教師適當指導、提示、鼓勵。

  3、教師示範用塑膠盒、塑膠玩具摩擦後粘住彩色紙條。

  4、幼兒用塑膠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後靠近地上的彩色紙屑,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啟發孩子思考:為什麼會出現剛才的現象?教師解釋這一現象:梳子在頭髮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頭髮會立起來、紙屑會粘上來。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靜電現象。

  摩擦產生靜電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5、氣球娃娃來看你。

  師:有客人來看小朋友了,是氣球娃娃,我們歡迎!

  將氣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陣以後,靠近幼兒的臉頰,幼兒的頭髮就會被吸引,氣球可能會粘在幼兒臉上,教師就說:氣球娃娃喜歡你,它親親你呢;將兩個氣球用線捆住,然後將氣球分別在毛衣上摩擦,再將兩個氣球提在手裡,氣球會分開來,就象兩個氣球之間生氣了一樣,氣球還會貼到手上懸著。

  和孩子一起分析、總結:這也是靜電現象。

  6、好玩的章魚

  教師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結的塑膠繩,用手捏緊抹幾下(或在衣服上搓幾下),放開繩子,請幼兒觀察塑膠繩四面散開的現象,像章魚一樣。讓孩子試試能不能粘到衣服或牆上。請幼兒帶著章魚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魚能不能粘到別的地方。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小學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2、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塑膠尺子、人形紙片、碎紙屑、毛線、竹筷、鉛筆、塑膠梳子、綢布、海棉、泡沫、鐵釘、記錄卡。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感知物體摩擦後產生的靜電現象。

  難點:能夠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

  四、活動過程:

  (一)魔術《紙娃娃站起來》

  1、出示人形紙片,教師拿起塑膠尺子悄悄在身後與綢布摩擦,並對幼兒說:"老師會變魔術,能用一把尺子就讓紙娃娃站起來"。

  2、教師示範。

  3、幼兒動手操作並說一說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靜電現象

  1、教師再次演示魔術,幼兒仔細觀察並說一說教師做了什麼動作。"現在老師再把這個小魔術做一遍,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做了什麼動作"。

  2、幼兒動手嘗試,與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摩擦力度。

  3、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功經驗(怎樣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師簡單小結:因為尺子和衣服經過摩擦它們產生了靜電,靜電將紙娃娃吸了起來。

  (三)大膽猜想

  1、出示豐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大膽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後會起靜電。

  2、幼兒先自己猜想,再進行小組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啟發幼兒發散思維。

  (四)嘗試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把竹筷、鉛筆、塑膠尺、鐵釘分別和綢布摩擦,然後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線、碎紙屑,驗證猜想結果。

  2、個別幼兒說一說猜想與操作的不同,並進行示範操作。

  (五)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1、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各種靜電現象,如:塑膠梳子梳頭髮時,頭髮會飄起來;穿化纖衣服脫時會有聲音,黑暗中會發現小火花;天氣乾燥時,長時間走路,由於摩擦會產生靜電,衣服會和身體粘在一起;有時人與人在接觸的剎那會被對方電到等等。

  (六)遊戲《頭髮飛起來》

  1、教師示範遊戲,將對方的頭髮摩擦飛起來。

  2、幼兒互相結對做摩擦遊戲,先讓每個男孩和女孩對應。然後女孩和女孩之間互相遊戲,並請操作好的幼兒到前邊演示。經過演示,看誰先把對方的頭髮摩擦飛起來。

  活動反思:

  活動中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的特點,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和材料,為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活動學習的環境,讓幼兒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從而感知滾動的科學現象,整個活動孩子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觀察力、動手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目標達成度極高。

【國小科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