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雕塑> 淺談陶瓷雕塑製作手法的創新論文

淺談陶瓷雕塑製作手法的創新論文

淺談陶瓷雕塑製作手法的創新論文

  1 陶瓷雕塑的發展歷史

  陶瓷雕塑可謂有著非常深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隋朝時期,當時的品種主要是對一些動物如獅、象等的製作。發展到宋代,製陶的工藝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製作的品種也逐漸豐富起來,其特色從整體上也逐漸開始變得更加豪放、雄健而有凝重感。發展到明代,陶瓷雕塑的製作可以說有了另一個飛躍,因為此時景德鎮已經開始出現陶瓷雕塑加彩,可以製作五彩顏色的陶瓷雕塑,而製作出的作品也逐漸由原來的簡樸過渡到精緻。這一時期,也開始湧現出不少做工精良、品相極佳的陶瓷雕塑物,其中最有名的當數瓷佛。到了清代,人們對陶瓷雕塑物的需求量已經開始逐漸增多。因此,製作陶瓷雕塑的作坊也開始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大量的人力開始湧入陶瓷雕塑製作行業,而且產品種類也更加豐富,其中主要包括捏雕、圓雕、鏤雕等等。可以說,在清代,陶瓷雕塑製品已經是當時達官顯貴宅中必備的器物之一。景德鎮也因為製陶行業的興盛,成為享譽國內外的製陶重鎮。當然,在清代,受到當時時代審美的限制,景德鎮生產的陶瓷雕塑也不免打上當時時代的烙印,即製作的加彩陶瓷繁縟、華麗風格的'盛行。那個時候無論是康熙的五彩,還是雍正、乾隆時期以粉彩為主的瓷雕加彩,除了雕塑人物的面部、手足不加彩以外,其餘地方几乎充滿了各種色彩。

  到了近現代,以景德鎮為代表的陶瓷雕塑製作工藝又有了新的提高,這段時期,在福建瓷雕藝術風格的影響下,傳統陶瓷雕塑藝術風格又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流派。新中國成立後的這幾十年來,我國的陶瓷雕塑發展已經趨於成熟穩定,展現出產量高、工藝精、瓷質好、品種多這四大特點,可以說已經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2 陶瓷雕塑的工藝特徵

  陶瓷雕塑是眾多體現藝術家思想的工藝種類之一,其製作過程也較為複雜,從泥到土,在高達一千多攝氏度的窖裡進行燒製,任何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一般說來,一件陶瓷雕塑成品的工藝特徵是不容被普通大眾看出來的,只有在這方面有一定研究的人士能夠以專業的眼光、角度來評價它的工藝,但工藝特徵作為一件陶瓷雕塑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在製作之初藝人就必須對此進行考慮。並且,陶瓷雕塑藝術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對於瑕疵非常敏感,一件原本可以成為珍品的瓷雕作品,如果製作過程中有任何小問題,引起成品的瑕疵,其價值都會大打折扣。所以,為了降低瓷雕作品的失敗率,保證預期效果能夠達到,在製作之前藝術家也必須對整個工藝特徵進行確定。

  3 製作時手法創新的表現

  所謂創新,就是人們為了需求更大的發展,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之上,打破常規,發現或者生產出某種獨具一格的新事物。不過,無論陶瓷雕刻如何進行創新,都有一個必經的工序——高溫燒製。在這一道工序中,不僅確保瓷雕在燒製過程中不被損壞,還要求能夠經高溫燒製後能夠達到預期的外形,這個環節不允許出現任何紕漏。目前,陶瓷雕塑製作上的創新在成型上面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手工自然成型和模具成型。

  3.1 手工自然成型

  所謂手工自然成型,即是指陶瓷藝術家們直接用雙手來對陶瓷雕塑進行成型,主要的方法有泥條盤築、泥片成型和泥板鑲接這三種。手工自然成型可以說是目前自由度最高的一種創作手法。透過直接用手工盤築,能夠讓成型的瓷雕具有更加豐厚的泥土氣息。相比其他的一些瓷雕成型手法,手工自然成型的創新程度也比較高,往往能夠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生命度,充滿個性,表達藝術思想更加直率,追求隨機性。在造型方面,因為是手工操作,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像模具成型那樣規整有序,對稱度高。如果需要較深入地挖掘其擁有的多種空間形態,必須從多個角度來考慮。從材料方面來看,手工自然成型的不是特別注重粗細優劣,而是在創作過程中比較注重對塑造、雕、刻等成型手法的運用,偶爾也會用到挖、填、補等手法。可以說,這些成型手法的綜合運用,使得瓷雕技藝實現了最大的發揮,透過手工成型製作的瓷雕,無論是整體性還是簡潔性都非常好,更難能可貴的是透過這些手法的運用,可以從傳統的手工成型技藝中吸取精華,將多種手段運用到瓷雕製作當中。這些創新,必須是建立在已經對傳統的陶瓷雕塑文化有了一個較深的理解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在作品裡體現出那種敏銳但又適度的感覺。但這樣的製作方式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進行經驗積累,所以,目前為了適應時代的飛速發展,在製作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工具比如拉車、輪盤胚車等,而在燒製方面,現在也逐漸開始使用燃起煤爐等現代化的機械來進行溫度控制。

  3.2 模具成型

  與手工自然成型相比,採用成片的翻模印胚來製作瓷雕無疑是最為經濟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適合用於大批次的生產,但是其缺點也正是因為批次化生產,會出現作品千篇一律的局面,幾乎沒有任何新意和獨特性。雖然傳統的模具成型工藝有著這樣的缺點,但是也正是因為它的出現,使得瓷雕製作能往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在整個瓷雕製作的發展歷程中,模具成型也佔據了重要位置。雖然傳統模具成型的瓷雕作品缺乏新意和獨特性,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小範圍的創新來改變這一情況。例如,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運用3D 列印系統來對一些已經制作的精品陶瓷雕塑作品進行量化,比如唐三彩這類已經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瓷雕作品。由這種方式製作出的瓷雕,雖然也是量化生產,但是由於其精美程度更高,無論是造型還是文化內涵都更勝一籌,所以更容易被購買者接受。此外,這樣的製作方式也是對一些現存少數瓷雕珍品的致敬與認可,也可以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

  4 總結

  要研究陶瓷雕塑的創新,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因為不同的時代文化背景是不同的,而瓷雕作為藝術的表現手法之一,是無法脫離文化內涵而單獨存在的。本文主要討論了對傳統陶瓷雕塑製作在手工自然成型和模具成型這兩大方面上的創新,但無論何種創新,都不能對傳統的製陶工藝有較大的改動,這種創新必然是建立在對傳統瓷雕製作工藝有較深的理解基礎之上的,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弄巧成拙。因此,陶瓷雕塑藝術家們既要有勇於創新的決心,也要繼續保持我國古代陶瓷雕塑中所蘊含的獨特歷史文化魅力。

【淺談陶瓷雕塑製作手法的創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