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時間管理> 如何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如何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如何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一開學,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又進入了起早貪晚"打仗"一樣的狀態。一些爸媽不免開始發愁:

  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怎麼辦?孩子沒時間玩、沒時間閱讀、沒時間鍛鍊身體怎麼辦?孩子沒完沒了地看電視、打遊戲怎麼辦?

  如何才能讓孩子有好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不浪費呢?

  1、把時間交給孩子

  想要孩子有自己管理時間的意識、有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首先得有他自己可管的時間。

  如果孩子的時間都被上學、被爸爸媽媽安排的各種課外班佔滿了,那麼孩子就只會被動服從大人的安排,學不會自己管理時間。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我們家在把時間交給孩子上,就做得特別徹底:

  孩子一週七天,都不上校外的課外班;

  小學時,學校有校內的興趣班,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讓孩子自己選擇上什麼、哪天上;

  課餘時間、週末時間都由孩子自己來管理;

  作業時間、閱讀時間、玩電腦時間、打遊戲時間、洗澡時間、上床睡覺時間、週末的起床時間,都由孩子自己安排。

  看到這兒,你可能就驚呼了:這還了得?這不就完全“放羊”了嗎?

  其實,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孩子越沒有自己的時間,一旦撈到大把時間可自由支配,才越容易“失控”,越能在時間上自主,反倒會越有理性,知道哪些事必須在什麼時間完成,在哪些事上需要節制,因為他們很明白,如果做不到,爸爸媽媽就無法放心地把時間交給他們自己來管理。

  當然,把時間交給孩子,也不是完全沒有要求,我們對孩子時間管理的要求是:

  (1) 作業必須保質保量完成;

  (2) 其餘時間,自由安排,不用畫時間表,也不用跟爸爸媽媽彙報;

  (3) 容易失控的時間,比如手機時間、電腦(包括遊戲)時間,每學期和爸爸媽媽約定時長。

  我們的約定是:週一到週四可以看一小時左右的手機,但不可以玩電腦遊戲;週五、週六週日手機和電腦時間兩小時左右。孩子們基本上都能做到。我們家不看電視,所以不需要約定電視時間,而且不看電視,也為大人和孩子節省出大量的時間。

  2、別用大人的時間管理辦法來要求孩子

  一說到時間管理,你可能馬上想到各種各樣流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比如時間管理手帳啊、番茄工作法啊、時間日誌啊、時間表啊,然後想著,我能把哪種方法教給孩子呢?

  孩子不是成人,尤其是小學初中階段的孩子,他們在時間管理上,做不到成人那樣的理性(其實很多熱衷與各種各樣的時間管理法、不停嘗試的成人,也常常以失敗告終),所以我們不主張用現在流行的成人的時間管理辦法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重點,應該是:

  建立對時間和事務的基本概念;

  掌握一些提高時間利用效率的基本原則;

  在一個有充分彈性的範圍內,大致控制好自己各項活動或者任務的時間。

  一個小學或者初中階段的孩子,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大人不能對孩子要求過高。

  3、 目標是提高效率,而不是擠出時間來做用更多事

  在孩子的時間管理上,爸爸媽媽可能需要避免一個誤區:教孩子時間管理,是為了擠出更多時間來,好給孩子安排更多的事兒。

  你跟孩子說:“媽媽想讓你上個新的輔導班(興趣班),但咱們現在沒時間了,所以你週末早點做作業,快點做完,咱們好能報班。”孩子一聽,可能馬上就被嚇到了:我做得越快,任務越重,那我乾脆磨蹭點好了。

  但如果你跟孩子說:“你時間上抓緊一點,提高點效率,週末就能多騰出點時間來玩了。”孩子提高效率的`積極性會高得多。

  其實,成人的時間管理,目標也是提高效率,讓自己從“每天被工作追著,時間完全不夠用”的狀態解脫出來,既提高工作質量,又能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休閒、娛樂,而不是想方設法擠出時間來,然後再把騰出的時間,塞滿各種不得不做的事兒。

  4、教孩子懂得“要事第一”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要事第一》中,都特別強調時間管理的象限法則,就是把事務分按照是否緊急、是否重要分成四個象限和對應的四個優先順序:

  第一優先順序,重要且緊急

  第二優先順序,重要不緊急

  第三優先順序,緊急不重要

  第四優先順序,不緊急不重要

  柯維認為高效能人士應該專注於前兩個優先順序的事務,而不要被後兩個優先順序的事務佔據時間。對照科維的劃分,我們會發現,大部分人的沒時間,其實是被後兩個有限級的事務困擾。

  所以,我們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第一個要告訴他的具體原則,就是要事第一,讓孩子知道重要且緊急的事,比如明天要交的作業,重要不緊急的事,比如這個月要讀的學校要求的必讀書,要優先做完,不能拖到最後;而那些無論是否緊急,但都不那麼重要的事,比如在同學群裡聊天、玩電腦遊戲,應該在重要的事完成之後,在相對空閒的時間才去做。

  5、教會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做事效率不高的人,最常出現的一個狀況,就是把好幾件事攪和到一起做,卻往往是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高,總體上花的時間一點不少,但每件事完成得都很勉強、沒有品質。

  如果孩子也習慣於這樣,情況會更糟糕——他的專注力會大受影響,做事時特別毛躁,很難認認真真、全神貫注地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做完。

  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告訴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儘量高效、高品質完成,之後不用返工。要看書,就專心看書,不能一邊看電腦,一邊看書;要寫作業,就把手機、PAD,全放到一邊,專心致志地寫作業;要玩兒,就好好玩,不要一邊玩,一邊惦記作業。

  同時,我們也儘量不催促孩子:“快點快點,咱們還得做什麼什麼呢。”這樣,孩子也會有相對從容的心態,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的事。

  6、教會孩子高效完成簡單小事

  時間不夠用,常常是在簡單小事上花費了太多時間。

  按照80/20法則(帕累托法則、帕累託定律、最省力法則)來分析我們每一天的時間,你很可能會發現,大約80%的時間,被產生20%成果的小事佔據,而我們希望它產生80%成果的那些事,又常常沒有時間完成,因為那餘下的20%的時間,也被浪費掉了。

  孩子的很多時間,其實也被這樣浪費掉的。比如他書包凌亂,找一個寫作業的本子,要花上一刻鐘,比如備用文具放得哪兒哪兒都是,找一根新鉛筆,要喊半天爸爸媽媽。然後大人也會很火大:“你這孩子,這麼點小事怎麼這麼磨蹭呢!”

  其實未必是孩子真心想磨蹭,他只是還沒有掌握高效完成這些小事的辦法,學會一次性解決需要反覆花時間的問題,孩子越小,就越是這樣。

  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留心,發現這些小磨蹭,就馬上教會孩子如何高效地做好。比如收拾書包,你說一百次他書包亂,幫他收拾好幾個學期,也不如踏踏實實地坐下來,花上十分鐘、二十分鐘,教他怎麼把課本、作業本、試卷分門別類地整理好,放在大致固定的位置。你教給孩子做小事的方法越多,孩子在這些小事上浪費掉的時間越少。

  7、給孩子做好時間管理的示範

  當然,要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爸爸媽媽孩子做好時間管理的示範也非常重要。

  比如不拖延。如果父母做事總是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驚叫“哎呀,我某某事還沒做!”,孩子也很容易從爸爸媽媽這兒傳染到大名鼎鼎的拖延症。

  比如做事有條不紊,不急急忙忙。如果爸爸媽媽是毛毛糙糙的性子,做事總是不分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丟三落四,孩子也會從日常生活中習得大人的這種做事風格。

  比如有任務觀念,樂於按時完成計劃中的事。如果爸爸媽媽一想起要做的事來,就一臉煩惱“唉,真麻煩,還有一大推事沒做呢!”,孩子對自己任務的態度,很可能也是厭煩,如果爸爸媽媽經常非常肯定地說“我今天要把某事做完”,孩子對任務的態度,也會積極、從容得多。

  最後,需要再次提醒爸爸媽媽的是,我們的孩子,實在是太忙了,爸爸媽媽真的不要再借教孩子時間管理之機,給他的日程表塞進更多工。高效的時間管理,給孩子帶來的應該是更多的自由和愉悅,而不是沒完沒了的新壓力。

【如何教會孩子時間管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