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財務管理> 談財務管理中的謹慎性原則及應用

談財務管理中的謹慎性原則及應用

談財務管理中的謹慎性原則及應用

  財務管理中謹慎原則也稱穩健原則,是指在某一會計處理方法有幾種方案可供選擇時,要選擇對淨收益和財務狀況產生影響的樂觀程度最小的那一種方案,即要求人們在會計處理上持謹慎態度,充分估計可能的風險和損失,儘量少計和不計可能獲取的收益,把風險和損失縮小到最小範圍。具體而言,就是對於資產和收益確認傾向於“從緩認可”,計量上“寧低忽高”而對負債和費用在確認上遵循“從速認可”,計量上“寧足忽缺”的方法。對經營的不穩定性和風險性的各種因素作出謹慎的反映和處理以保持企業的穩健經營,增強企業後勁。

  一、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對策。

  《企業會計準則》第十八條規定“會計核算應當遵循謹慎原則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這是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它充分體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客觀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⒄梗企業的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外匯風險等不確定因素急劇增長,在財務管理上都會存在很多問題,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短期行為。

  企業經營中的短期行為是個普遍問題。我國經濟是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擁有國有資產所有權,企業享有經營權,考核一個企業經營者的能力通常只是看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就有可能造成某些企業經營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業績,只顧當前效益而忽視企業的長遠利益,不對企業資產保值負責的短期行為。其表現主要有該攤的費用不攤、該提的折舊不提或少提等,導致成本不實,潛虧掛帳,利潤增大,不良資產增加,資產保值增值出現虛假成分。按謹慎性原則要求進行資產計價,提足必要的準備基金,可以防止企業收入超分配,有效地遏制這種短期行為。

  2、國有資產能否保持完整性。

  長期以來,國有資產遭受的侵蝕十分嚴重表現在固定資產折舊率低,資產補償不足,資產價值從分配渠道中流失;企業與外部債權債務關係日益複雜,呆帳壞帳損失隨之增大,企業很多債權難以實現,雖已掛帳,卻造成事實上的損失等等。若按謹慎性原則加以處理,不僅使資產價值得到足額補償,而且呆帳損失也可以得到彌補,從而保證了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3、會計資訊質量的問題。

  運用謹慎性原則,對可能發生的壞帳等潛在損失予以合理確認和反映,使會計報表等資訊資料真實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從而提高會計資訊質量。因為,將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透過計提壞帳準備金,以壞帳準備的形式作為應收帳款的抵減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可以提醒報表使用者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應收帳款並不一定就能實現,或者說,該資產的實際價值有可能低於報表數字。由此使資產負債表真實地反映出了企業的債權情況。

  4、應該規範會計改革方法。

  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會計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國家為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活力,採取了在規定範圍內適當提高折舊率擴大企業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的資金來源;為增強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允許企業計提壞帳準備金等做法,都已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謹慎性原則。謹慎性原則為上述方法提供了依據,從而使這些做法規範化、制度化。

  二、慎性原則在會計中的具體應用。

  目前謹慎性原則在我國會計工作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存貨計價。

  傳統的存貨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由於近幾年我國的物價水平普遍處於上升狀態,因此又產生了比較科學的後進先出法。由於個別計價法的適用範圍小,加權平均法的作用又介於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之間,所以我們重點對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加以分析。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並根據這一假定的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它的優點是存貨成本流動比較接近於實際的貨物流動,期末結存商品價值比較符合物價變動趨勢,也使管理人員不能隨意操縱收益變化,保證了會計資訊的真實性。

  後進先出法是假定以最後購進的存貨先發出,並根據這一假定的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他的優點是較好地使接近當期的成本與當前的收入相配比,從而計量的營業收益較為真實。

  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價格普遍處於下降趨勢的商品。因為採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餘額按最後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於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期末存貨的帳面價格反映的是最後購進的較低的價格,對於市場價格處於下降趨勢的產品,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能抵禦物價下降的影響,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消除了潛虧隱患,從而避免了由於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帳面資產。這時如果採用後進先出法,在庫存物資保持一定餘額的條件下,帳面的存貨計價永遠是最初購進的高價,這就造成了存貨成本的流轉與實物流轉的不一致。

  後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價格處於不斷上漲趨勢的商品。因為採用後進先出法,發出材料的單價比較接近市場價格,而企業期末存貨的帳面價值反映的是最初購進或發生的存貨價值對物價呈上漲趨勢的產品在計價上持穩健態度這樣企業的經營利潤能夠比較客觀合理地反映企業經營成果。這時如果採用先進先出法,則使早期的低成本與現在的營業收入配比,使毛利虛計,這樣勢必造成企業的短期行為,在企業較高盈利水平假象的背後隱藏著很大的潛虧因素,留給企業無法消化的歷史包袱,增加企業經營風險。

  因此,企業採用哪種存貨計價方法,要視價格變動趨勢而定。從謹慎的角度出發,寧可選擇少計期末存貨價值,高估發出成本的方法以便保證企業的存貨重置能力,確定企業的真實利潤。

  2、關於固定資產折舊。

  對固定資產採用加速折舊法是謹慎性原則的又一典型應用。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生產週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其價值透過提取折舊的形式逐漸轉移到產品中去,實現價值補償。長期以來我國對固定資產折舊一直採取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按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或固定資產所能工作的時數平均計算折舊。忽視了由於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及物價上漲因素。《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如符合有關規定,也可以採用加速折舊法。”行業會計制度進一步規定某些企業經財政部門批准可以在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中選定一種方法進行加速折舊。

  雙倍餘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用固定資產帳面上每期期初的折餘價值乘以雙倍直線折舊率計算確定各期的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加速折舊法的顯著特徵是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內早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計提的折舊額逐年遞減但並不改變固定資產的應計提折舊總額。因此加速折舊法符合謹慎性原則它不僅使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得到補償,由於技術進步引起的無形損耗也得到及時補償,同時減少了貨幣時間價值的損失,加快了固定資產的更新換代,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盈利水平,而且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隨著國家財政實力的增強,加速折舊法的使用範圍會不斷擴大,為大中小型企業創造更加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

  3、關於無形資產。

  所謂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可供企業長期擁有其經濟效益並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特殊資產。它的高度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無形資產的計價、攤銷兩個方面。因此,無形資產在這兩方面的核算應貫徹謹慎性原則。

  1)、關於無形資產的計價。

  無形資產可以在較長時期內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但所提供的未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無形資產的價值使用量和使用收益不能準確計量。這一特徵決定了對無形資產計價應遵循謹慎性原則。企業對無形資產的計價,應按照支出確指性、使用效益性的要求計價入帳。這樣做對企業來說雖然壓低了資產,抬高了費用,但也調低了企業當期利潤減輕了企業當期稅負,增加了企業自主財力,從而促使企業加速對無形資產的開發和利用,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經濟效益。

  2)、關於無形資產的攤銷。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各種無形資產應當在收益期內分期平均攤銷。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入帳的無形資產是將成本、費用資本化的資產,其價值量可以確定;儘管無形資產的有效期限難以確定,但企業擁有的各種權利特權通常是有限的。依據謹慎性原則,應當對無形資產在有效使用年限內進行攤銷。

  目前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統一採用平均法即將無形資產的價值按有效期限平均分攤到各會計期間負擔。但無形資產的內容較多,有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雖同屬無形資產但各自的具體特徵又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種無形資產,取得的途徑也未必一致,因而攤銷方法及攤銷年限不應統一按上述規定來處理。象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基本上是穩定的,採用直線法較為合理。但若是專利權或非專利技術,就應區別情況予以處理。

  4、關於壞帳準備。

  壞帳是指企業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由此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帳損失。壞帳的確認應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之一:1 、因債務人破產或者死亡,以其破產財產或者遺產清償後,仍然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2 、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其償債義務,且具有明顯特徵表明無法收回的應收帳款。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面對日益嚴重的“三角債”,每個企業都面臨著部分債權成為壞帳損失的風險,對各種債權損失風險作出預測和處理顯得越來越重要。過去,我們對壞帳損失,一般採勸實報實銷”的做法,也就是“直接轉銷法”:在確認壞帳時,把壞帳損失一次計入當期損益。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不能把某一時期計列的壞帳損失與導致該項壞帳的賒銷額聯絡起來,因而違背了收入與費用配比的會計核算原則,同時,資產負債表列示的應收帳款數額沒有體現可能發生的壞帳,因而不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賒銷業務發生的當期,可採用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即按照一定的方法估算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列作當期的費用,形成壞帳準備,實際發生壞帳時再衝減壞帳準備並同時轉銷應收帳款,以彌補直接轉銷法的不足。

  採用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的估算方法,根據謹慎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企業的應收帳款應以將來可實現的價值為準,對可能發生的壞帳損失估計入帳。目前我國會計實務中規定只能採用應收帳款百分比法,既企業可以於年度終了,按照年末應收帳款餘額的3%--5%.計提壞帳準備金,計入管理費用,形成壞帳準備,實際發生壞帳時再衝減壞帳準備同時轉銷應收帳款。

  壞帳準備是透過計提壞帳準備金,將離散性突然發生的壞帳損失,轉化為連續性正常計提和確認的壞帳費用,從而對壞帳風險以及其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消極影響進行事前的控制,避免會計核算資料非正常的劇烈波動,而使各期利潤水平基本保持正常、均衡和協調。但要順利地完成事前控制任務需要一定的條件,即科學的預測性、計提的穩定性和核銷的及時性等。預測的科學性指的是企業應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結合歷史資料和行業特點,在運用會計專門方法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合理估測壞帳風險的程度,以便確定適當的提取比例;計提的穩定性指的是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按照確定的方法按期如數、有規律地計提壞帳準備金;核銷的及時性指的是一旦發生壞帳,應該及時確認並予以核銷,衝減壞帳準備金。

  總之,備抵法克服了直接沖銷法在發生壞帳時直接作損失計入管理費用,企業利潤大起大落,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的弊端。提取壞帳準備使企業逐步消化壞帳損失,保證了企業利潤的.穩定性,增強了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避免了企業虛列資產,能夠真實反映其財務狀況,符合謹慎性原則和配比原則的要求。

  5、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

  股票投資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兩種:成本法和權益法。成本法是以長期投資的實際成本作為登記“長期投資”帳戶的依據,投資金額不受被投資企業權益變化的影響,不論被投資企業經營好壞,在投資期內均不作變動。

  現行《工業企業財務制度》規定,企業若對被投資單位擁有實際控制權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所謂權益法就是按投資企業在被投資企業產權中佔有的實際份額核算股票投資的方法。具體作法是:股票購入後按實際成本入“長期投資”帳,期末被投資企業盈利時,按投資比例計算出應享有的份額作為長期投資的增加;被投資企業虧損時,按投資比例計算出相應的數額減少長期投資的帳面價值,收到被投資企業分配的股利時,減少“長期投資”帳戶的帳面價值。

  企業長期投資的價值不取決於原始投資額而是取決於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狀況,經營的好被投資企業產權增加,投資回報率增加;經營不善被投資企業產權減少,投資回報率減少甚至回報率為零。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被投資企業產權的增減變動即被投資企業財務報表上損益額和股利分配額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企業“長期投資-股票投資”帳戶的帳面價值的相應變化,使企業隨時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對長期投資的風險作出謹慎處理。

  三、正確理解和運用謹慎原則,防止過度謹慎。

  隨著市場體系的發育和發展,市場機制作用的領域逐步擴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的經營風險隨之增大。為此,必須大力進行企業制度尤其是產權制度的改革,透過理順產權關係,使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同時,要切實維護國有資產的產權,使企業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客觀上要求我們正確理解和運用謹慎性原則,對於過度謹慎應加以限制,以實現企業資產保值增值。

  1、透過法律對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加以科學的必要的限制。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用謹慎性原則,必須服從於其價值目標和利益關係因此國家必須透過法律對其加以科學的必要的限制,使其在正確的軌道上執行。

  新企業財務制度對謹慎性原則作了相應規定。如允許企業按年末應收帳款餘額3%--5%計提壞帳準備金;允許部分技術更新快的企業採用加速折舊法等,這些規定為謹慎性原則的正確應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矗但在實際工作中對謹慎性原則的應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過度謹慎的問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的經營活動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經營風險。因此,國家應加強立法,內容上應明確指出運用時的限制條件,如不允許過分提取準備金,故意壓低資產或收益,故意抬高負債或費用等,以防範過度謹慎的行為,堵住違法的漏洞,同時制定對違法的處罰條例,加強執法力度。尤其是在目前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利用謹慎性原則作為企業增強競爭能力的手段國家必須透過法律對其加以監督和管理。

  2實行謹慎性原則應以當期財政能夠負擔為限。

  既然謹慎性原則能夠使企業利潤在數額上和期間上發生變化,企業利潤又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必須處理好當期利潤和國家財政收入的關係,實行謹慎性原則應當適度,其限度應當以當期財政能夠負擔為限。如果企業受短期利益的驅動,採用過度謹慎的方法,無限制地壓低企業利潤,就會使國家稅收減少,甚至無稅可收。

  所以企業必須按照規定的範圍和標準,正確運用謹慎性原則,在增加企業自主財力的基礎上,加速技術進步的步伐,大力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

  3、從經濟業務所處的環境和條件去分析考慮謹慎性原則的要求。

  在西方財務會計中,謹慎性原則是作為主導原則加以應用的,也就是說當某一項經濟業務同時涉及到謹慎性原則和其他有關原則時,都將以前者為主。在我國,則應該從經濟業務所處的環境和前提條件去分析,在堅持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科學性的前提下,認真考慮謹慎性原則的要求。

  我國經濟是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既是社會經濟管理者,也是國有資產所有者。為了滿足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企業在選擇會計核算方法時應遵循客觀性、重要性、一致性、謹慎性的原則等,保證所選擇的會計核算方法在符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基礎上提供的會計資訊具備可比性和真實性。如果企業不考慮我國國情,不考慮經濟業務所處的環境和前提條件,堅持以謹慎性原則作為主導原則來選擇對本企業有利的會計核算方法就可能造成會計資訊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可比和真實。例如,對存貨計價西方國家主要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即當存貨的成本低於市價時,存貨價值按成本計算;當存貨成本高於市價時,存貨價值按市價計算。它的優點在於貫徹了謹慎性原則,保全了企業的資金營運,穩定了企業的經營實力,從而避免企業經營中的風險。但是它與存貨的歷史成本計價原則相悖不同專案的存貨有的按成本計價,有的按市價計價;不同時期同一種存貨在市價上漲時按成本計價,市價下跌時按市價計價,從而使企業存貨在不同專案之間、前後期之間以及企業之間,喪失了可比標準,缺乏可比性。對國家宏觀管理來說,就失去了宏觀決策的可比依據

  所以,在我國企業必須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同時考慮客觀性、可比性、一致性、謹慎性以及歷史成本等原則的要求,正確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

  總之,謹慎性原則在我國財務管理工作中加以應用,應該說是對會計一般原則的認識和運用的一個突破,也是證明我國現代會計與國際會計貫例接軌的主要標誌之一。它對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在我們日常的會計工作中運用好謹慎性原則,為國家、社會和企業領導提供更為科學、真實、有效的會計資訊,則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會計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我們每個會計工作者必須認真學習財務知識,掌握財會法規,把握好謹慎原則的適度問題,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作出我們的貢獻。

【談財務管理中的謹慎性原則及應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