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教學案例分析:分米的認識

教學案例分析:分米的認識

教學案例分析:分米的認識

  教學背景

  新課標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理論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

  分米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實驗數學》二年級下學期關於長度單位的一個知識點。學生已經學習過米和釐米,對於分米由於實際生活中應用得少,學生接觸的也不多,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充分做好各種準備,以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活動

  1、在判斷中複習舊知

  活動一:教師出示一張錯誤的測量鉛筆的投影片(可抽拉),鉛筆的右端對準8釐米刻度線。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投影片,這隻鉛筆有多長?

  生1:(搶著回答)8釐米。

  生2:(十分著急)老師,她說得不對,應該是8釐米多。

  師:你為什麼說是8釐米多呢?

  生2:因為鉛筆的左端沒有與直尺的0刻度對齊,而是多了,所以是8釐米多。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正確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生2: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鉛筆的左端與直尺的0刻度對齊,再看鉛筆的右端是幾就是幾釐米。

  師:說得真好(邊重複測量方法邊抽動投影片使鉛筆的左端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現在請同學們讀出鉛筆的長度是多少?

  生:(異口同聲)9釐米。

  [說明]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重在引導學生思考,喚醒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在觀察中既要判斷測量方法對不對,又要思考正確的測量方法是什麼,同時又要準確的讀數。讓學生的舊知隨著判斷而顯現出來。

  2、在操作中引入新知

  活動二:教師請兩名同學配合測量黑板的長度、講臺的高度。學生測量的結果是:黑板長3米23釐米,講臺高90釐米。針對學生的測量結果教師講述為了記數的方便,通常要用到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它比釐米大而比米小,它就是分米。

  [說明]在這一活動情境中,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並讓學生在測量具體物體的猜測中引入新課。

  3、在觀察中發現新知

  活動三:教師出示刻有分米的米尺(教具),請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文字和刻度。並請一名學生在尺上找出1分米刻度所在的位置,然後拿出綵帶請學生量出1分米的長度,用剪刀剪下來。教師再把相同長度的綵帶分發給各個小組,讓學生用學生尺測量綵帶的實際長度,小組內交流、檢查並彙報結果,1分米的綵帶實際就是10釐米。

  [反思]讓學生在觀測中探求結論,遠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活動四:師:同學們都知道1分米=10釐米,也可以說10釐米=1分米。下面請同學們在自己或同伴的身體上找一找大約1分米的地方。

  生:(非常熱鬧,也感到好奇)

  生1:我發現我的手掌大約1分米。

  生2:我發現**同學的辮子大約有1分米。

  生3:老師,我發現你的衣服兩顆釦子之間的間隔大約是1分米。

  生4:我的衣服口袋口大約1分米。

  師:(深情地)同學們說得真好!

  [反思]這一活動給我帶來的不只是驚喜和意外,更讓我感到異常的激動和興奮,從學生的回答中看到了他們探求知識的那份熱情和喜悅,使我感受到只有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發展他們的思維,才能讓學生真正的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4、在拓展中驗證新知

  活動五:教師說明活動要求: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所學過的.知識去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的長度,測量時請你們作好記錄,並加以說明。(下面是學生小組的彙報結果)

  小組1:我們組測量的是地板磚的長度,四邊都是60釐米,我們把它記成6分米。

  師:測量無誤,換算正確。

  小組2:我們組測量的是門,門寬1 米,門高2米。

  師: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門的寬度和門的高度能不能用分米作單位?

  生:可以。因為1米=10分米,所以門寬10分米,門高20分米。

  師:門的高度和門的寬度用什麼單位更合適呢?

  生:用米更合適一些。

  師:送點掌聲給**同學,他說得很好。

  小組3:我們組測量的是獎狀,長35釐米,寬25釐米。我們組討論後認為用釐米作單位比較合適。如果用分米,長3分米5釐米,寬2分米5釐米,讀著不順口。

  師:說得有道理,也給第三小組的同學鼓鼓掌。

  小組4:我們組測量的是操場上乒乓球檯的長和寬,長2米70釐米, 寬1米60釐米,經過討論我們改寫為長2米7分米,寬1米6分米。

  師:我也同意你們組的觀點,同學們同意嗎?

  生:同意。

  [反思]這一開放活動的設計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和諧的教學氛圍,自由的活動形式,使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體現,刺激了他們的表現欲,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全課反思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交往、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好的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怎樣投入數學學習,甚至比學習何種數學知識更重要。

  為了給學生創設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大膽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注意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根據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加工和處理,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活動,鼓勵每一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在上面的教學過程中,以活動貫穿整個教學環節,首先認識1分米,接著感受1分米,最後體驗1分米,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既把握了知識的本質,學到了探究方法,又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及時指導,適度點撥,真正成了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作著。

【教學案例分析:分米的認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