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春曉》課堂教學案例與評析

《春曉》課堂教學案例與評析

《春曉》課堂教學案例與評析

  【教學案例】

  課堂是屬於學生的,應讓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在教學《春曉》一課,課前備課的思路是:讀古詩,瞭解背景,初步理解古詩內容;背古詩,體會詩人的感情。可是,當上課我提起《春曉》這首詩時,同學們都不約而同的背出來,學生陳延年突然站起來問道:“老師,這首詩我們很早就會背了,但我一直不知道詩中寫的是什麼鳥在叫?”其餘的同學也在下面議論紛紛。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看來這是一個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於是,我甩開預設的教案,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寫的是什麼季節?

  生:春天。

  師:誰知道春天有什麼小鳥?

  下面頓時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生: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生:有布穀鳥,你聽還有“黃奶兒”的叫聲。

  生:還有畫眉……可多了,有的都叫不出名字來。

  生:還有一種叫“紅穀皮”,全身是紅色的,早晨它叫得可好聽了。

  ……

  師:同學們知道這麼多種鳥,老師真高興!許多鳥在清晨唱著清脆悅耳的歌曲,催人們早起呢……

  生:難怪詩人寫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生:鳥很多,到處都能聽到鳥叫。老師,“處處”就是“到處”的意思嗎?

  我讚許地點點頭。

  生:詩人睡得太香了,不知道天亮,是鳥叫聲把他吵醒了……

  師: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鳥語花香,令人陶醉,但在昨夜發生了什麼事情?

  生:昨夜又颳風又下雨,花瓣都被打落了。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齊讀: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師:請說一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同學們爭先恐後發言,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師:人們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而春天的早晨則是一天中最寶貴的時間,讓我們拿出畫筆,發揮你們的想象力,畫一幅《春晨圖》好嗎?

  生:老師,我們到校園外去畫,好嗎?

  師:當然好,你可以仔細觀察校園外的桃林和叢樹林,認真看一看樹上的小鳥,聽一聽它們的歌聲。

  同學們聽我這麼一說,便來勁了,拿著本和畫筆來到校園外……

  第二節課,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滿意的.作品。

  【訪談錄】

  問:你認為這節課的課堂結構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答:我覺得這種課堂形式打破了現行的“二元化”,固定時空的模式,開拓了學生學習的空間,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課堂上不是教師牽著學生走,而是把主動權、選擇權交給他們,自始至終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探知之中,摒棄了“教師是絕對權威”的觀念。

  問:這節課沒有用到準備的教案,是不是可以不備課而隨堂發揮?

  答:不備課不能瞭解這節課的目標,是無法走進課堂的,但如果死摳教案,那隻能是教死書,不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前,我們應該備透課,課上根據學生的需求,隨機教學,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問:課堂中隨學生喜歡的方式而學習,會不會背離教學目標?

  答:不會。雖然教為學服務,並不是教附屬或從屬於學。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多大價值,教師完全可以“就地解決”。在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同時,又應充分發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問:語文課要體現怎樣的教育理念?

  答: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讀、說、寫及邏輯思維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是以引、啟、辯為主題思路,設計教學,要儘可能的適應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儘可能地讓所有學生有發展自己的機會,樹立學習信心。當他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時,讓他能夠學好,並變得熱愛學習。學習過程應具有活動性,是一種實踐的,開放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在實踐中體驗情感,發展個性品質,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學會好的讀書方法。

  【案例評析】

  雷老師的這個教學片段的成功之處有三點:

  1、學生髮問“詩中鳥是什麼鳥”時,教師馬上意識到學生想知道什麼,於是放棄了預先的設計,而隨著學生的興趣和思路來組織教學。整個課堂看似無形,卻渾然一體,是演“教案劇”難以達到的。真正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展現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使課堂教學具有了動態生成的特徵。

  2、能把課堂當作一個豐富開放的教育場所,把現實世界引入課堂,讓學生寫或畫自己心中的詩境。這樣的課堂資訊量大,既具體又真切。

  3、課堂是師生對話的場所,知識在對話中不斷生成與建構。本節課雷老師能夠甩了教案,放棄了預設框架,根據學生的需要,引出一個又一個話題,把學生的思維層層推向深入,引導學生不斷的探尋與創造。

【《春曉》課堂教學案例與評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