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園藝> 幼兒園藝術欣賞油畫《父親》教學反思

幼兒園藝術欣賞油畫《父親》教學反思

幼兒園藝術欣賞油畫《父親》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主要是引導幼兒欣賞羅中立的油畫《父親》,感受農民的辛勞和偉大。透過對畫面人物面部和手的仔細觀察,體驗作品給心靈帶來的震撼。能夠大膽猜測作品人物的經歷,說出自己的心理體驗。根據以上目標我設計教學過程以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

  一、共同欣賞作品《父親》。

  這一環節中,我直接出示作品,讓幼兒自由的說說看了畫以後的感覺。小朋友大部分的感覺是畫面上的這個人物很苦、很難過、很不開心。還有個別幼兒說看到這個人以後感覺很恐怖、很害怕。孩子們真實的感受在這一環節中得到自由的流露,我充分鼓勵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不限制他們的思索,孩子們能全神貫注的初步欣賞這幅作品。

  二、重點欣賞作品人物的面部和手,感受作品流露出的滄桑和艱辛。

  初次欣賞作品給孩子的大都是害怕、很不舒服的感受。在第二環節中我分兩個層次讓幼兒重點欣賞作品中的人物。首先觀察作品人物面部的細節特徵。我採用逐層遞進的提問:這個人臉上你看到了什麼?他的臉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嗎?和我們爸爸的臉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他的嘴唇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他是個年輕人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接著重點感受作品人物手部細節描繪,透過和我們的手比一比、說說他的手是什麼樣子的?指甲裡為什麼會黑黑的?他端著碗準備幹什麼?這個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重點欣賞的這兩個環節中,我運用電腦區域性放大的效果讓幼兒更清楚地觀察作品,幫助幼兒進行細節的描繪。這個作品描繪的是一名老農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對這一形象認識經驗很少,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從作品人物佈滿皺紋、又黑又亮的皮膚及極其粗糙的手和破舊的'碗,他們自然就聯想到他是一位要飯的乞討者,孩子們很難聯想到他是一位生活貧困、卻有著自己勞動而感到幸福的老農。

  三、猜測作品人物的經歷,體驗作品中人物的辛勞。

  當孩子對作品進行區域性重點觀察後,我引導幼兒再次完整理解作品,這時的重點是幫助幼兒進一步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情緒。我提問:再仔細看看。這個人為什麼這麼黑?會有這麼多皺紋?他的手指甲裡有黑黑的泥土,猜猜他到底是幹什麼的?透過我提問的提示與引導,孩子們開始理解並猜測到作品人物是一個辛勤勞動的農民。於是我再次引導幼兒觀察人物的表情,這時孩子們轉變了原先的想法,用另一種心態去欣賞作品,他們自然的發現作品人物微微的笑,沒有了悲傷的表情,也更深入的瞭解了這位老農民。最後我讓幼兒給作品起一個名字,“我要喝水”、“勞動最光榮”、“我的爸爸”、“辛勤的農民”,這些都是孩子們對這個作品欣賞後的理解。在本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深切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和偉大。

  四、反思與感悟

  欣賞繪畫作品,孩子們用自己的經驗和想象,解釋他們所看到的,用自己的情感與作品共鳴。但是一件作品因為欣賞者的經驗、審美傾向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欣賞一些名作時更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要充分引導幼兒在欣賞中討論、爭論彼此的觀點,這樣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心理結構,從而提高欣賞能力。

【幼兒園藝術欣賞油畫《父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