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語文教學實錄之白髮的期盼

語文教學實錄之白髮的期盼

語文教學實錄之白髮的期盼

  師:同學們都習慣於用眼睛去獲得資訊,欣賞作品。今天,我們要換一種形式,用耳朵來獲取資訊,欣賞作品。只有目明耳聰,才算得上聰明。請拿出筆來,注意記錄,我放一段錄音,請大家從“人物身份”“家庭狀況一日常生活”三個方面,簡要地敘述一下錄音裡採訪物件的相關情況。

  播放錄音1(略)

  師:請哪位同學回答,你聽到了什麼內容,從三個方面來說。

  生1:我聽到的是一位年老的教師,她的老伴去世了——

  師:採訪物件是一位什麼樣的教師?

  生1:年老的教師。

  師:“年老的教師”具體嗎?

  生1:退休的老教師。

  師:哪個大學退休的?

  生1:北京大學。

  師:姓什麼?

  生1:姓吳。

  師:對,咱們把它說全面一點。

  生1:她的老伴去世了,她的兩個女兒在美國。她平時沒有事就看看電視。爬山——

  師:她平時是“看看電視,爬山”嗎?日常工作、日常生活以什麼為主?

  生1:還有做做實驗什麼的。

  師:到學校裡去做實驗。

  生1:還有,她的報酬很少,兩個女兒很少回來陪她。有個週末,她打電話給她的兩個女兒,但是都沒有人接。

  師:你聽到了很多,後邊的內容我沒要求回答。這個也要注意,按要求回答問題。是測試聽力水平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許多人常常答非所問,關鍵是沒聽清楚。好,請坐。——就這三個方面,還有哪個同學要作補充嗎?

  生2:這個老教師一個人住在一個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每天都去學校做實驗,等於給自己娛樂娛樂,玩一玩。她覺得不能每天都閒在家裡,只看看電視、睡睡覺之類的。

  師:好的。你在回答這一串問題的時候,如果從人物身份、家庭狀況、日常生活這三個方面,再稍微梳理一下,比方說,就人物身份而言,她是怎麼樣,這樣會表達得更好。現在我再問一個問題,這個記者採訪這樣一段錄音,想告訴我們什麼?請概括一下。有哪位同學準備回答?

  生2:我覺得,記者想告訴我們,讓我們多關心老人。因為她在走的時候,還說,那個老人還在撥著兩個女兒的電話。

  師:非常好!引用了你聽到的基本素材來說明記者想告訴我們的東西。我們再把問題具體一下,你說,對吳老師來說,她的生活當中,最缺少的是什麼?請引述你們聽到的材料來回答。聽清我的問題了嗎?最後的那位男生把我剛才問的問題重複一遍,好嗎?

  生3:你剛才的問題是,“這位老人生活中最缺少什麼?要用原話來引申。”

  師:“用原話來引申”,我是提這樣的問題嗎?哪位同學把我剛才的問題再重述一下?你來試試,因為你離我比較近。

  生4:是用錄音裡邊所說的話來回答問題,我們所聽到的。

  師:對,用聽到的那些素材來回答。同學們平時上課的時候,有這樣的習慣嗎?就是當老師提問的時候,你會把它記錄下來?

  眾生:沒有。

  師:那你們課堂上會記些什麼呢?老師黑板上寫的東西?可要注意了,如果連老師課堂上問的問題都不清楚的話,那你接下來怎麼學習呢?如果你聽的是錯的話,那麼你接下來想的不就是錯的嗎?這就說明我們需要學會——什麼?

  眾生:學會傾聽。

  師:不只在我今天這樣的課上要“學會傾聽”,我們在每一個學習環節裡面都需要做到。好,下面我們來把這個問題解決一下:這個老人,她最需要的是什麼?請用你聽到的素材來回答。

  生5:我覺得她最需要的還是關愛,因為我聽到:當她生病的時候,只有在生大病的時候,才打電話給她兒子,因為他在美國——

  師:她兒子嗎?

  生5:不,她女兒。她女兒在美國,不知道情況,所以,她缺少的是關愛,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師:她缺少誰的關愛?

  生5:缺少子女的關愛。

  師:你不能說子女就不關愛她呀,女兒不是給她定期寄錢回來嗎?這個退休的教師,把寄回來的支票都怎麼樣啦!——撕掉了是吧?她說她缺錢嗎?

  生5:不缺錢。

  師:我們概括一下,不缺錢,說明這位老人在什麼上並不需要人們的關照?

  生(眾):物質上。

  師:而缺少什麼?

  生(眾):精神上的。

  師:你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齡和這位退休的教授差不多吧?給這些老人以物質上的幫助,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什麼?

  生(眾):贍養老人。

  師:對,“贍養老人”,非常好。但是,有沒有注意到,老人,相當窮的老人,他們現在不僅僅需要物質上的贍養,更需要的是——

  生(眾):精神上的。

  師:下面,我們再聽一段很長的錄音,聽完以後,大家再來告訴我,這個“白髮的期盼”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老人,他們期盼的是什麼?我好像發現大家還是沒有記我的問題啊,提筆,把問題記在筆記本里邊。那邊最後的那位同學,把我剛提的問題再讀一遍。

  生6:就是再聽一段很長的錄音,這段對話,告訴我們,這位年邁的老人,到底她……怎麼說呢?

  師:同桌幫一下忙,好嗎?

  生7:講老人究竟期盼些什麼?

  師:對,這段錄音,這段節目,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白髮的老人,他們究竟期盼的是什麼?明白了吧,請再大聲地說一遍。(生複述)

  (錄音略)

  師:我發現剛才聽錄音的過程中,好幾位同學也非常動情。記者精心地為我們製作了這麼長一段錄音,她想告訴我們什麼?還是請引述你聽到的素材來加以回答,好嗎?

  生8:剛開始聽到的是前面說的那個老人,他最後——

  師:把我剛才問的問題再重複一遍,你就可以找到回答問題的基本話語形式。

  生8:從這個錄音中,作者想告訴我們老人的期盼究竟是什麼。

  師:這段錄音,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這是頭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老人的期盼究竟是什麼?先回答頭一個問題。

  生8:老人的期盼——

  師:先回答頭一個問題。頭一個是什麼問題?

  生8:我剛才沒有聽清楚。

  師:就忘記了?看來我們確實需要學會傾聽啊。好,哪位來回答。

  生9:第一個問題是這個錄音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師:非常好。請大家把剛才這個問題再大聲地重複一遍。

  生(齊聲):這個錄音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師:我們課堂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佳,常常就是因為不知道老師要我們幹什麼,——同學們記好了吧,沒記好的再補記好。我今天不用板書,這些問題也可以打在螢幕上,但我不這麼做,是為了想“折磨”大家,明白嗎?

  生9:這段錄音主要想告訴我們,當今社會老人的精神需求不可忽視。

  師:“當今社會老人的精神需

  求不可忽視。”你再引一些素材來說一下。

  生9:許多老人在家裡都會抱怨“太無聊”啊之類的。這個錄音,第一個引用的例子就是有一個老人,他有許多孩子,但是都不在身邊,他整個一星期下來,僅僅說了兩句話,一句話是在街上漫步的時候,別人問他幾歲,他回答了,另外一句是別人送東西到他家門口,他說了聲“謝謝”。

  師:你聽得太好了。那你告訴我,一個老人,一個禮拜講了兩句話,這個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典型的事蹟,它突出地告訴我們,老年人怎麼樣?

  生9:老人家需要我們的關懷。

  師:那是另外一回事,它突出告訴我們,老年人精神的——

  生9:缺乏,貧乏。

  師:什麼?“精神的貧乏”?那不一定的。他看看書什麼的,他不貧乏。表現老人精神上的什麼?

  生9:失落。

  師:失落?也不對。再找一個合適的詞語。

  生9:孤獨。

  師:是孤獨,或者孤寂是吧?——極端地孤寂。感受到了嗎?都說老人話多,但這個老人一個禮拜竟然只說了兩句話。好,誰再給我把你聽到的典型材料陳述出來,說明記者想告訴我們什麼。

  生10:因為很多老人都對記者說他們很孤獨,生活很鬱悶,常常一個人流淚,生活孤孤單單的。

  師:舉一些例子,你這是概念。說你聽到的那些素材。

  生10:……沒有。

  師:沒有?那麼多典型的感人的例子你都沒有聽到嗎?

  生10:那個老人最後被車撞了。

  師:老人被車撞了,它只是個意外,那不能說老人生活就一定非常孤單。一個精神不孤單的老人也可能被車撞了,這只是交通事故。——還是你說吧,聽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素材?

  生11:聽到了一首歌。

  師: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對。

  生11:那裡主要講到老人的期盼,再後面舉了個姓高的老人的例子。

  他每天跟鳥兒在一起,他很想他的孫子,但是孫子不能來看他。這個例子突出表現——

  師:裡邊有一句話,不知大家聽到了沒有。他是把——鳥——當——

  生11:孫子。

  師:這個老人的情況,我聽了好像和你感覺不一樣,他好像不是唉聲嘆氣,他很快樂很高興的,說話的時候談笑風生,你難道也覺得他很孤寂嗎?

  生11:我覺得他內心還是挺孤獨的。

  師:你竟然從他談笑風生的話語底下聽出了他內心的孤寂。你怎麼聽出來的?

  生11:我覺得一個老人,表面上雖然談笑風生,但他的內心,跟,將一個動物當作孫子,這表明他內心還是孤獨的。

  師:因為他內心太孤寂,需要排遣。他找到了一種方式,我們從這種方式上可以反過來看出他內心的孤寂。是這樣嗎?

  生11:嗯。

  師:錄音裡有一個數字大家聽到了沒有?我國已經到了一個老齡化的社會,我國老齡人口是多少,60歲以上的人是多少?

  眾生:一億兩千——

  師:一億兩千六百萬,數字很大吧?那就是說,我們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這麼大一個群體的生存狀態是什麼?這就是這個作品要告訴人們的,他們的精神需求是不可忽視的.。剛才一位同學已經說到了。好,我們再採回答第二個問題。老人,白髮的期盼,他們最期盼的是什麼?用一個專業術語來回答。一起回答好不好,叫什麼?

  眾生:精神贍養。

  師:對,精神贍養。下面就要考考你們的聽力了,什麼叫精神贍養?你聽到的專家的解釋是什麼?能說多少說多少,因為那個專家說得太快了,根本沒有辦法把它全部記錄下來。你這會兒只能採取什麼辦法呢?用關鍵詞記錄它。

  生12:嗯,那位專家說的好像就是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師: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非常好。儘管他說的話和專家說的距離很大,但只是語言形式上距離很大,他把實質內容一下子抓住了。誰還能再把那話說得向專家靠攏靠攏?

  生13:就是以合適的表達方式,來滿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師:回答得很好。

  如果說我們剛才聽第一段是從資訊的角度上來讓大家聽了聽基本的元素,那麼,我們第二次聽就已經讓大家從內容的角度上對它們進行分析,加工,概括。現在請同學們再思考回答,你們剛才聽到了摩托車的聲音,聽到了歌聲,鳥叫聲,這些在廣播作品的表現形式裡,被叫做音響效果。請想一想,加上了這些音效,和沒加上——相對於我們平常閱讀的紙面上的文字文字比,它們的表現力有什麼不同嗎?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當一段話是我們閱讀看到的,和是我們聽覺聽到的比較,它們的表現力有區別嗎?好,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進行第三次聽。大家先把文字看一看。

  (投影生閱讀略)

  師:下面我們再來聽一聽,廣播是怎麼以聲音形式來表現這段內容的。你聽了以後,覺得和你的視力所及,有什麼樣的區別。請大家靜心來聽。這回是讓你們感受一下兩種不同文字形式的表現力有什麼區別。

  (錄音略)

  師:我們剛才所聽到的這一段錄音節目《白髮的期盼》,曾獲得亞洲廣播的最高獎——亞廣聯廣播節目獎。剛才聽的過程當中,你的感受如何?和你閱讀文字時的感受有什麼不同?我常常講,我們這代人是聽廣播長大的一代,所以我對廣播呢,情有獨鍾,在我編教材的時候,我就把廣播作品也編到教材裡來了。它實在太美妙了。看電視長大的一代人,你們感覺如何呢?

  生13:我覺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吧。去聽的話,會很注意地聽;如果是書面語的話,有時候,眼睛是看著,但是思想會走神。

  師:你是從接受兩種資訊的感受上來說的。我們想想,從這兩種表現形式給你的感受上你有沒有什麼新發現?

  生13:我覺得聽錄音的話,語氣很重要。

  師:哦,語氣、語調傳達感情的因素變得更重要了。

  生13:形象生動一點,可以加倍地增加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還有那種氣氛。

  師:還有氣氛也表現出來了。誰還有補充嗎?

  生14:當中還有很多剛才老師提到的音響效果,它更能體現當時的氣氛,讓人能更快地進入事件當中,使人有更深的體會。

  師:注意看,這裡有這樣一個詞“嘆息聲”,如果用文字寫出來,會有多少種表現形式呢?一聲長嘆,一聲輕嘆,一聲哀嘆,獨自嘆息。大概寫來寫去就這麼些吧?而我們剛才聽到的那個中年人他是一種什麼樣的嘆息聲啊?悔之晚矣的那種嘆息聲。我們所寫的那幾個字能與它傳達出來的情感相比嗎?我們該寫多少文字才能將這種東西說出來啊。聲音是非常難以描寫的一種東西,而廣播作品,可以把這種難以描寫出來的東西逼真地再現到你的耳際,在你的腦海裡產生一個形象感、畫面感,這就是它比之於其他的文字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一個優勢。好,我把這個話題再補充一下問一點:剛才所聽的這段當中,你覺得有哪個地方最能打動自己?

  生15:我覺得聲音所表達出來的感情,跟文字相比更準確細膩一些。能打動我的地方是那段音樂和那個中年人的嘆息聲,在這樣的聲音下,會讓我們體會到更多的感受。

  生16:讓我最感動的是他講述他爸爸在那個晚上,和他一個房間的時候,他爸爸嘮叨到12點、1點,很晚了,他感到很累,實在是不想聽下去,就有些責怪性的話。他爸爸還是想跟他交流,但是,他覺得很哆嗦,說了一句比較過分的話,說“你再這樣的話,我就去別的房間了”。然後,他爸爸就不說了。這樣,讓老人很傷心。這位先生,在記者採訪他的時候,對這件事情非常的後悔,這是我印象最深的。

  師:我知道,今天,我們的同學還想就另外的一些問題發表一些看法,那就是想就白髮的期待和老年人贍養的問題,來談一些你的感受,但這不是我們這節課所關心的問題。我想你們在聽錄音的過程中間,已經對這些問題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下課後,可以在寫作時把它們寫出來。我們這節課,關鍵是解決一個字:聽。我想在結束這節課的時候,給大家再提兩個建議,第一,永遠都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力,要把聽到的東西立即記下來,這樣,你才真正地學會了傾聽。第二,我們語文學習面對的資源當中,有一個非常奇妙的資源,那就是廣播作品,你們可以在那裡大有所獲。我想給你們推薦一個作品,請到網上搜索中國廣播文藝獎(最高廣播獎)獲獎作品《永不消逝的歌聲——紀念王洛賓》,還有一個——《來自長江源的家書》,把這兩個廣播作品欣賞一下,在欣賞的過程當中,進一步提高我們大家傾聽的能力。好,下課!

【語文教學實錄之白髮的期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