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西地平線上》課堂教學實錄

《西地平線上》課堂教學實錄

《西地平線上》課堂教學實錄

  師:(上課)想問問同學們,在我們所生活的這一片溫潤江南之外,還有什麼樣的優美自然景物存之於世呢?

  (生議論,各種見解。)

  師:大家都聽說過這樣兩句詩吧:“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生齊點頭)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投入的想象過那種曠遠遼闊中浸染著深深的蒼涼的景色,不知大家有沒有感受過那是怎樣的一種震撼人心。今天,我們就要隨著西部作家高建群的筆,去領略一下大自然這個魔法師帶給我們的別樣的精神盛宴。(投影西部風光圖片)

  師:首先,請同學們根據預習來概括一下,在作者筆下的西部風景,是具有怎樣的特點的?

  生:是雄偉的,是一種大美。

  師:好。作者說西部風光是“雄偉”的,“雄偉”這似乎已經是一個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詞語了。就如同它所指向的地域一樣遙遠。與之相聯的,同學們還會想起哪些呢?

  生:曠遠、遼闊、蒼涼、蠻荒……這些也是文章給我的感覺。

  師:一口氣聯想到了這麼多詞語,那麼這些感受同學們以前有沒有在閱讀中體會到過呢?

  生:有。我曾經讀過唐朝邊塞詩人的詩歌,從那裡我也有類似的體會。

  師:哦(有興致狀),那能不能給我們舉幾句這樣的例子呢?

  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師:好。古人有這麼多的詩句可以讓我們想起那胡馬、北風的西部大漠。那麼我們再把目光轉到課文中來,看看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樣寫出他眼中的西部大美風光的呢?

  請同學們找出作者對景色描寫及個人情感的寄託點。

  生:作者透過描寫三次日落,來展示西部風光的魅力,所以他的寄託點應該是三次日落。

  師:(板書)(一)定西高原(二)羅布淖爾荒原(三)阿勒泰草原,既然作者著力描寫的是三次日落,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震撼人心的大漠日落吧!

  請同學們閱讀文章的2——5段,感知第一次日落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具體感受。(朗讀並思考1到2分鐘)

  生:那是一輪很大而且色彩極為豔麗的落日,但卻並不帶給人特別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師:哦,說它豔麗,豔麗在什麼地方呢?說它沒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又是什麼原因呢?

  生:“豔麗”是色彩方面的,因為作者說它整體是“血紅”的。而說它沒有衝擊感是因為這樣的一種色彩,帶給人的卻是“柔和、美麗、安謐”的。所以我覺得第一次對日落的描寫實際上就是對人的視覺及心靈的雙重震撼。

  師:好一個“雙重震撼”,這是我們從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的。那如果單單就這一輪落日掛在天邊,它與西地平線的關係似乎不是很緊密啊,作者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生:作者寫到了群山,模糊的群山輪廓作為了背景,這就把日落直於極為廣闊的空間了,也與作者說的“恍若夢境”照應。

  師:恩,群山輪廓不清楚,而落日也有不真實的感覺,兩相呼應,將廣袤的的.西域風光了展現出來,可以說是如畫似夢啊。如果說第一次日落讓我們享受了一次視覺盛宴,那麼第二次日落又會帶給我們哪些方面的衝擊呢?請同學們詳讀作者對第二次日落的描寫,比較兩次日落的不同情形。(3分鐘)

  師:請同學們來描述一下第二次日落的情形。

  生:最初時是“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幣,冷冷地停駐在西邊天空”,給人毫無生氣的感覺。還有“整個下午,太陽就這樣不死不活地在我們的車屁股上照耀著”,都能說明這一點。

  師: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讓作者會對這次日落產生興趣了呢?

  生:作者及同行人在一次不經意的回頭中,發現了此時的太陽發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有了前面那些描寫的襯托,他們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師:好。作者發現了日落的變化,可作者在文中有沒有著力進行描寫呢?

  生:沒有。

  師:為什麼呢?

  生:第一次已經描寫過了。(同學笑)

  生:其實也有描寫,比如“血紅”“迴光返照”。

  師:後面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生:人要去世之前突然會有的一種精神亢奮的狀態。

  師:那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這次日落合適嗎?

  生:合適。因為日落也代表著一種消亡。而此時落日所散發出的光芒似乎是落入地平線前最後的爆發,引起了人們無限的想象。

  師:會想象到些什麼呢?

  生:我會想象到似乎有強烈的死亡氣息在空氣中瀰漫。

  師:哦,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生:因為前面作者描寫過音樂所帶給人的那種夢幻般的死亡感覺,這讓我更能體會到這次日落帶給人的對生命的思考。尤其是作者說的“死亡原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莊嚴和尊嚴的事情”,讓我第一次敢於面對並思考這個問題。(其他同學露出傾聽、思考神情)

  師:說的太好了!透過作者的文字,我們完全可以想象,當一輪紅日突然駐停在西地平線上,它帶給我們的那種莊嚴的震撼和感動。可能覺得這種描寫還不能完全表達出內心的感受,作者又記寫了羅曼·羅蘭眼中的日出景象,它的作用是什麼呢?

  生:應該是為了強調日落更美,因為文中說,“落日的景象更莊嚴、神聖和具有悲劇感。”

  師:那這屬於哪種寫法呢?

  生:烘托。用日出烘托日落的悲劇感。

  師:在第二次日落的描寫中,作者借日落帶來的震撼,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在解讀了這兩次日落之後,我們不禁要想,第三次日落作者會怎樣寫呢?會有哪些新的內容展現出來呢?(自由朗讀2—3分鐘)

  生:第三次沒有直接寫落日,而是寫了火燒雲,也是很壯觀的景象。但這壯觀的景象也是落日導演的,所以應該是在間接的描寫日落。

  師:如果僅是這樣的自然景物的描寫,似乎這第三次日落也不足為奇啊。它還有沒有別的特殊之處呢?

  生:作者的筆觸還涉及到了歷史。他在日落的背景下,聯想到了成吉思汗西征,感受到這雄偉的景色當年一定也曾出現,一定也曾映襯過成吉思汗那魁梧高大的身軀。

  師:席勒曾說過這樣的話:“真正美的東西,一定是生存於自然,另一方面,它要體現理想。”落日固然美麗,但如果離開了我們美麗的眼睛,它便失去了光輝,如果沒有了人類的文化,它便不再讓人感動。作者在第三次落日的描寫中引進歷史文化典故,不僅僅是增加了文章的歷史文化韻味,更是對“大美”之本質面目的還原。

  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讀文章的最後一段,並思考“我不敢獨享”、“雄偉的風景”和“世間有大美”,這幾個詞句的意義。

  (生齊聲朗讀)

  生:“我不敢獨享”寫出了日落給我的震撼;“世間有大美”照應開頭並揭示出處,

  而且“雄偉”、“大美”再次總結西部、落日的特點。

  師:(總結)這就是我們從高建群的筆下所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大美。變幻萬端的落日帶著西部特有的雄偉氣象、粗獷氣質湧入我們的心中,這種衝擊,我想是我們永遠難以忘懷的。作家用他的筆為我們展示瞭如此動人的西部風光,那麼我們能不能也用我們手中的筆寫寫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呢?或許,你也可以讓自己筆下的這清秀江南散發出令人難以抵禦的魅力呢!(作業:寫一種代表江南特點的景色,融入自己的主觀情感。)

【《西地平線上》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