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你知道多少

  清明是節令名。清明這個節氣的第一天是清明節。但是,在商代和西周早期,很可能只分春、秋兩季;到成書於戰國的《左傳》中,才有了“二分二至”的說法,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編於戰國末的《呂氏春秋》明確提到的節氣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與後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最早見於《淮南子·天文訓》。沒有清明這個節氣就不可能有清明節。因此,我認為清明節是到漢代才開始逐步形成的。而且,漢代的驚蟄在雨水前,清明在穀雨後(《漢書·律曆志》),反映那時二十四節氣尚未完全定型。

  清明節的節令活動主要有踏青、折柳;掃墓、祭祖;改火、修禊;盪鞦韆、放風箏等。但支配這些活動的原理是什麼?

  先談踏青和折柳。一般認為,這是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可是,清明所在的農曆三月是季春之月,而不是春天開始的孟春之月。所以,我認為踏青和折柳的本意是送春,並不是迎春。我們不妨拿季冬之月的十二月作比照。據《禮記·月令》和《唐月令注》,該月的民俗活動一是“出土牛以送寒氣”,一是“磔犬於門”。其意為把代表十二月的丑牛送走,又殺死屬於金畜的狗,透過壓制金氣來扶助木氣。這兩項活動相輔相成,都是希望順利地實現冬盡春興。同樣,在季春之月踏青、折柳,其內在目的也是要“以畢春氣”,透過進一步“舒陽”,讓節令及時過渡到夏天。踏青、折柳的關鍵詞是“踏”和“折”,人們相信,藉助這些模擬和象徵性動作,就能使春天的木氣成為過去,使夏天的火氣旺起來。

  季春之月,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勾首曲頸、縮於地下的幼苗一齊破土而出,新萌發的枝芽使勁地伸著脖子往上長。故而,這個月只能發洩佈散,不能閉塞收納。順發宣之氣而動,才能讓草木和農作物生得快、長得好。而蕩和放都是佈散的動作。盪鞦韆時,鞦韆上坐的是象徵春天的少女,女子頭上又簪柳插花;放風箏時,風箏往往做成春燕,或畫上豔麗的彩繪;盪開放掉的皆為春氣。這樣做,既為了使自然界生氣充盈,又為了幫助春天在進入夏天時不出差錯。由此可知,盪鞦韆、放風箏與踏青、折柳竟有異曲同工之效。

  再談掃墓和祭祖。清明所在的農曆三月是辰月,卦象是澤天夬,即一陰五陽,陰在上。下一個月即四月,卦象已是乾為天,一陰也沒有了,六爻全是陽,即盛陽所在之月。陽氣太盛,靈魂是無法留在人間的,因此,在四月到來之前的清明這一天祭祖、掃墓,實帶有送祖先暫回冥界的意蘊。清明後,農忙就要開始了,辛苦勞作中的農夫,可能已無暇照顧家族中的亡靈,所以才借清明之際奉上供品,不僅要讓自己的先人飽餐一頓,還要帶足盤纏上路。唐開元二十二年玄宗皇帝敕曰:“清明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者,何以表其孝思?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據此,清明掃墓、祭祖似乎是從唐朝開始的,實則來源更早。《孟子》中即有一女子的丈夫到東郭墦間向祭者求食的`故事,蔡邕的《獨斷》記有“秦始皇出,寢起居於墓側”,《後漢書·光武記》說,劉秀於“武建十年八月幸長安,有事十一陵,蓋躬祭也”。很可能《周禮》及漢、唐禮經的規定是“墓藏而廟祭”,皇家及士大夫家族的正規祭禮也在廟中進行,但普通人家的墓祭和皇室臨時性的拜墓也一直與廟祭並存。到唐代,清明墓祭愈加流行,便由皇帝頒詔,正式編入五禮。從此,墓祭不僅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隨著宗族的解體和宗廟的譭棄,到今天實已完全取代廟祭了。

  改火和修禊本是寒食和上巳節的民俗活動,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上巳原定為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自曹魏後,固定為三月三日,因都與清明很近,所以便由混淆、交叉逐漸走向合併。寒食流行禁食與改火,太原、上黨等北方地區尤甚。據范曄《後漢書》記載:周舉“遷幷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竟終月寒食。周舉乃移書於子推廟中曰:“寒食一月,老少不堪。今則三日而已。”從此,禁火的時間大大縮短。其後,魏武帝又下令廢除,然終不能盡改。民間以為此風俗緣於紀念介之推,至今人多信之,細究其實,則應源自《周禮·夏官·司爟》的“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的鑽燧取火及火種的儲存,所用的原理則仍是抑陰而助陽。季春之月雖已遠離冬天,但代表冬的一陰仍然存在,且居陽之上,對陽有壓制作用,吃掉冷食就是要最終消滅冬天潛伏的力量,點燃新火則含有讓夏天儘快興盛之意。在歐洲,也有春天點燃篝火的習慣,常於復活節的頭一天或五朔節當天舉行。屆時,村莊的全體居民都拿了火把分散在整個田野。遠遠望去,到處是移動的火光,人們彼此追逐著,橫過平原,繞過山腰,走下山谷。此類活動後世已完全被宗教化了,《金枝》的作者詹·喬·弗雷澤卻認為它們必定有著更古老的非宗教起源。寒食與清明合併後,每年點燃的新火又被稱為清明火。唐宋時期,皇帝皆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貴戚,故前蜀韋莊《長安清明》詩有“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間分白打錢”之句。至於修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流水邊洗滌塵垢,一般都說意在祓除不祥,其實,箇中奧秘也是希圖用除舊佈新的動作,透過天與人的互動感應,以促進季節的轉換,順利實現由春入夏。

  現在,各地都很重視清明的節慶活動,有人還想賦予它一定的政治內容,用意當然是很好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講節慶活動的原理,似乎過於學術化,不切實用。但實際上,恐怕只有釐清學術原理,才能使研究變得科學和深入,以便更好地為現實服務。我國是個農業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所有的節慶活動都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逐步相沿成俗的。這些活動儘管內涵不一,但都是在陽氣生長的季節,多作助陽抑陰之事,在陰氣生長的季節,多作助陰抑陽之事,以便促進陰陽正常的訊息。古人認為,如果這樣做了,就能使人與自然達成高度的和諧,四季即可順利轉換,風調雨順,霜雪應時而降,萬物也可按節氣生長和收藏,從而帶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局面。單從注重順乎自然這一點講,就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學習和弘揚,在不斷反思中,人與自然、人與人才能真正地變得和諧起來。(作者:趙世超)

【清明節你知道多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