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四年級下《回鄉偶書》教學實錄

四年級下《回鄉偶書》教學實錄

四年級下《回鄉偶書》教學實錄

  一、調動體驗,激趣引入

  生:請客。他想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

  生:做客。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請客”、“做客”、“客人”都有一個――“客”字。對,現在我們就一起把這個“客”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

  師範寫,提醒“橫撇”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才好看,生書空。說說怎麼記住這個“客”字,然後生根據同學的發言再寫寫、記記“客”。

  二、找準切入,讀詩悟詩

  1、自讀全詩,巡視指導: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一個“客”字,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詩中的生字,不認得的字藉助下面的小精靈的幫助來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裡。開始!

  2、檢查自讀,加強識字:抽生讀詩,其餘聽讀,評價,正音。衰shuai,不是cui,誤讀cui,是為了和“回”押韻。但是古代“回”讀huai.cui音沒有疏落的意思。所以新課程標準規定讀shuai .

  3、緊扣““客”字”,啟發思考;

  師:老師剛才說這首詩中也有一個“客”字,發現它了嗎?

  生: “笑問客從何處來”。師:再讀讀這句詩,思考一下: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發現或疑問?生提問:客是誰?從什麼地方來的客?為什麼要來?

  師:我們一起寫“何來”,在“客”後板書:何來?)

  師:孩子們都很會動腦,提出了幾個很好的問題。老師再來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個“客”是“客”嗎?(師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個實心圓點,旁打一個問號。)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現在請孩子們仔細讀詩或觀察插圖,去尋找答案。(生自讀詩歌,勾畫。)

  4、品讀詩句,分享感受

  生:從詩中“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來看,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他當作“客”了。

  師:你在詩歌中找到了答案,真會動腦筋!那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吧!

  生:在插圖中也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客”,因為他騎著馬,馬馱了一大包行李,這也是那些小孩認為他是“客”的原因。

  師:真了不起,你能結合詩歌和插圖找答案,學習就應該這樣!我建議同學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個愛思考會觀察的孩子。大家也把機靈的眼睛看向插圖吧!聰明的孩子,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生:不對不對!他不是客。我查過資料,這首詩是賀知章寫自己的回鄉經歷,他三十六歲外出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告老還鄉,你們看第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就是這個意思。

  師:真棒!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一讀這句詩。

  生:我還從第二句詩“鄉音無改鬢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還說著這裡的話,幾十年了都沒改變鄉音。

  師:鄉音的“鄉”就是――(生:故鄉、家鄉的“鄉”)

  師: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回”,你們明白了嗎?

  生:因為他思念家鄉;

  生:想回來看一看家鄉的人;

  生:他想吃一吃家鄉口味的飯菜;師:真應了那句“親不親,故鄉人;甜不甜,家鄉水”呀!(隨機板書:想家鄉!)帶著這種心情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語速稍快。)

  師:我想問一下,為什麼詩人想念家鄉,卻要等五十年才回來?

  生:我知道,那時候交通非常不便,要是像現在這樣發達,詩人肯定會回去不知多少次了。(師生一起笑起來。)(課件地圖)

  師:是呀!科學技術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詩人的年代就不同了。詩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八十五歲才回來,整整五十年哪!多少個日日夜夜啊!詩人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家鄉,可因為公務繁忙(皇帝身邊的重要職位、服務與太子的)交通不便就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在第一行詩裡,有兩對反義詞,我們怎麼讀才能突出詩人回鄉之不容易呀?(老大)那麼第二行呢?(無改) 雖然詩人已經很老很老,頭髮也被風霜染白了,卻怎麼也改變不了他的一口鄉音,因為他時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在傳統觀念裡,保持鄉音不變,就像是守本分一樣。會得到相鄰的認可,會認為這個人不變。)

  師:好!讓我們把對這兩個詞的體會帶入前兩行詩中,再次吟誦――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搖頭晃腦地讀起來,“無改”拉得較長,聲音上揚。

  師小結: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能知道原來這個看似“客”的人其實――

  生:並不是客!他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而是久居他鄉的遊子回家――不是“來”而是――

  生:“回”呀!

  師:不是“來”――

  生:而是“回”呀!讓我們加上對“回”字的.感受,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有滋有味地讀起來,“回”字咬得特別重。)

  迴歸全詩:五十年了,許多的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著問我從哪裡來?詩中哪兩句說的是這個意思。

  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師:好,我們一起讀全詩。

  5、個性朗讀,深化理解

  師:有人說一首好詩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曲,那麼這首詩究竟是歡快的歌曲,還是憂傷的歌曲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放進詩中,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師:大家讀得真好!能讀出自己的感悟就是讀懂了詩,讀出了詩的韻味。看著大家讀得這樣投入,我也想讀一讀,如果我是賀知章,我會這樣想:我離別家鄉幾十年,想了家鄉幾十年,在他鄉做了幾十年的客人,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但家鄉卻早已不是記憶中的家鄉了,我置身於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走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化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萬千。可惜老師的嗓子太沙啞了,很難表達我的感悟。不過老師在網路裡找到一段朗讀錄音,聽了之後正好能表達我的感受,相信你們聽了以後也一定會引起情感共鳴。請同學們聽:播放課件中的配樂詩朗誦。好,你能像這位朗誦專家一樣再有感情地來讀一讀嗎?

  師:同學每天回家和父母溝通自己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嗎?那今天我可以做你媽媽,我們來交流一下你今天的學習情況嗎?

  寶貝:今天學什麼了?(《回鄉偶書》)可以給媽媽背一下嗎?不是讀cui嗎?這首詩中的客人是誰呀?他從哪裡來呀?既然不是客,怎麼家鄉的孩子不認識他呀?(在外做官多年)既然做了大官,就不要回來了嗎? (想家)

  三、拓展閱讀,加深感悟

  就在剛才,我們一起感受了唐代賀知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對這首詩的感悟。其實,他還寫了另外一首表達自己回鄉後的情感的詩,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熱愛家鄉這一千古不變的情懷,還體現在許多的古詩佳作中。我們熟悉的有――

  生:李白的《靜夜思》

  生:張繼的《楓橋夜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課後同學們找到這幾首詩,我們也要背下來。

  四、自選作業,提高能力

  選擇最喜歡的一句或兩句詩,給詩配畫,並試著將組內的作品組合成表現整首詩的連環畫

【四年級下《回鄉偶書》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