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中詩歌五步教學法詳解

國中詩歌五步教學法詳解

中學詩歌五步教學法詳解

  文學就是人學,人學就是情學,詩歌尤然。若不知情,則不知人,不知人,則不知文。因此,張徵瀾老師在詩歌教學中,總基於情,立於情,發於情,收於情。圍繞“情”字,由淺入深分步講授,環環相扣,收到了較好效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因其時代的距離及創造上的散文化傾向,不少老師認為難教。張徵瀾老師以此詩為例,總結了中學詩歌教學在步法:

  1、進人角色,態勢達情:

  教師在走上講臺前,須潛心領會,把握詩情,醞釀情感,要任詩情來驅使自己,而不應有意去駕馭詩情。這樣,詩情如冰,你自會冷峻;詩情如火,你自會熱烈;詩情如春,你自會希望勃發;詩情如秋,你自會寧靜舒美;如水便滔滔東流,瀟灑自如;如山則千年聳立,偉岸莊嚴。走上講臺時,教師的步態、身姿、表情等態勢語便自然與詩情協調,未成曲調而先“形”奪人,達到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在講授《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先,我花了大量時間體會詩情。當走上講臺時。我覺著我不是身處講臺,而是鐵窗之下;面臨的不是學生與聽課的老師,而是白雪飛揚,寒風呼號的嚴冬,我也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譜寫一曲崇高母愛的頌歌,在傾訴對不公平世界的撕心裂肺的咒語。我嗓子發哽,好一會沒出聲,學生靜靜地注視著我,等待著我的開場白。無聲之中,學生從我的態勢好像已讀懂了什麼,悟到了什麼,為上課造成了良好的情境氛圍。

  2、恰當匯入──誘發切身情感:

  “愛是寶貴的.,母愛尤其無私而偉大。我們都已經領受了或正領受著這種人世間最深沉最持久的愛。想想我們的母親吧,她們為撫育我們擠完了最後一滴乳汁,現在又默聲不響地為我們日夜操勞,為我們的遠離而掛肚牽腸。得到愛多麼幸福可自古以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回報這份愛卻多麼難啊!作為孩子,我們該做些什麼才無愧於日益衰老的媽媽呢?同學們,今天,讓我們用全部的感情,整個兒的身心來學習著名詩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也算是兒女對媽媽的一聲問候,一回祈禱,一片誠摯的祝福吧!”

  這是我走上講臺,沉默片刻之後的開場白,目的是誘發學生自身真切的情感。再使其情與詩融匯起來。因為感情屬於自己,屬於內心,他人不能勉強。要使學生充分領會詩情,就必須充分激發學生自己的感情,把他們匯入詩中去,要讓他們有這樣一種感受──這不只是在讀別人的詩,尤是在抒自己的情,讓他們萌發一種透過學習詩歌來傾訴自身感情的渴望。要做到這些,恰當的切合學生自身情感的導語至關重要。

  3、朗誦──再現情境氛圍:

  有人主張課堂的朗讀為佳,教師應適當控制感情,以免感情過於流露影響上課。這不利於詩情順暢流溢。詩要朗誦,角色化的真真切切的朗誦,可悲可泣,可笑可歌,無須遮遮掩掩,故作姿態,應傾渾身解數讓字一個個從書本上“站”起來,再現出詩歌背景、環境、氛圍、情緒,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身歷其事,心領神遇,忘乎自己。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課,分集體、學生個人與我輪次朗誦的,讀到有些詩節,情之所至,師生同歌共泣,斷續聲咽,其情其境,感人至深。

  4、講解──形象引導,類比創作:

  詩歌講解如果停留於抽象地分析含義、詮釋內容,就沒意思了。要把詩歌講活講懂,講出趣味,關鍵在講出詩之心,達盡詩之情;應深入淺出,較好的方法是設立與詩歌形象類似的易為學生接受和使之傾動的新形象,並用與課文抒情基調一致的語言進行表述。

  如上《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課時,我對其詞句未作太多分析,卻講到了世上年老的父親、艱辛的鄉親、深愛兒女命運多舛的母親,講到了羔羊跪乳、寒鴉反哺的故事,再結合課文內容,略加點染,學生聽了,唏噓不已,同類形象的感情薰陶與內容比照,使他們較深刻、較準確地領悟到了課文的思想感情與藝術特色。

  5、寫作──化詩情為我情:

  青年就是詩人。上詩歌課,不要忘了給學生一個創造的機會。老師要扣緊課文感情基調,把準學生思維動態,趁熱打鐵,巧設題目,使學生透過創造嘗試,抒發出自己的感情來。

  我在課堂上擬了下面這道題,效果很好:

  請以課文或下面兩個詩節作為感情觸發聲,給你的媽媽寫幾句話(可寫詩,也可寫隨意性短文):

  ……

  要是時光能夠倒流

  媽媽,我多想不再長大

  只求您永遠年輕

  一如三月和煦的春風

  ……

  要是生命也能給予

  媽媽,我願折去了全部壽辰

  只為喚回您

  再給我片刻愛的溫存

  如果前四步是用“我情”去體驗詩情,領會詩情,那麼,“寫作”這一步則是學生經過親身創作把詩情化為“我情”。這是學以致用,從“看人寫”到“我來寫”,把知識轉化能力的必要環節。

【國中詩歌五步教學法詳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