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課文烏塔的教學計劃

課文烏塔的教學計劃

課文烏塔的教學計劃

  【學生視角】

  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於這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讚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閱讀這篇課文。

  【教師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辯論地看,尤其是這篇課文所反映的思想內容,它會引起不同型別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問題,肯定好的一面,並非刻意地去模仿學習烏塔的做法。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走上自學之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提出問題,自行商討解決,並組織學生起來搞一些辯論活動。

  【資訊資料】

  1、蒐集、查閱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獨立自主、有個性的名人的故事。

  2、查閱有關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

  【教學要求】

  1、透過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故事的瞭解,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2、讀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匯入

  (用簡短的內容匯入課文,引發學生的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

  自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2、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烏塔的?烏塔身上具有什麼性格特點?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並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鍊。)

  生活經驗豐富;熱情、活潑;有愛心;膽大心細;有主見……

  3、同學們介紹異國風土人情。

  (學生在課後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蒐集到了大量資料,還自己動手製作了課件,讓學生到講臺前演示給同學們看,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藉此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激情

  1、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遊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裡,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現在,同學們自願結組,贊同我們教育教學方法的在一組,不贊同的在一組,大家進行辯論。

  (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相信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非常愛學,更會積極地討論。鼓勵同學們讀書要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特別說明“每一種認識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脫離書中的語言,不脫離生活實際,對學生認真地讀書,認真地思考有一個界定。)

  2、展開辯論:

  (在這裡,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援。)

  3、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該如何鍛鍊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佈置實踐作業

  題目:《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要求:學生透過查詢資料分析中小學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並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烏 塔

  我看烏塔:熱情、活潑、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

  自立自強

  正確認識

  【評析】

  陳曉錄老師執教的《烏塔》是一堂“自主式”展示課,該課成功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為主體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選擇權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具體體現在:

  1、拓寬渠道,內外勾通:

  陳老師將語文教學置身於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引導學生從語文教學的“小課堂”走向社會生活的“大天地”,廣開語文資訊之源,變以往的“教材成為學生的世界”為“讓世界成為學生的教材”。如:課前發動學生透過翻閱課外書,網上查詢,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收集有關論文等。小主人翁“烏塔”所到過的歐洲各大城市的風貌,並製成課件,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2、創設情境,身心愉快,其樂融融:

  教學中,陳老師設計了正,反兩方辯論的形式,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難,增強協作意識,學生學得輕鬆,又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3、重視知識能力的遷移:

  如陳老師在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理解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並要學生回家把自己對“烏塔”的見解寫在日記上。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馳騁,學得愉快,氣氛活躍,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

【課文烏塔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