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淺談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淺談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淺談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今天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整合的一些看法,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闡述:

  1、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整合的解讀

  2、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偏頗

  3、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支點

  我先來闡述第一個問題,對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解讀。從兩者前後排列的順序可以看出,語文教學應是課堂的主旋律,多媒體運用只是努力使語文教學更加生動、更為有效的輔助工具。

  那麼這裡就涉及到怎樣對兩者進行有效整合的問題。我們必須弄清“整合”這個概念。“整合”是個新概念,“整合”中“整”包含了“調整”、“重整”、“整治”、“整改”等豐富內涵。從系統科學方法論的角度看,整合就是將本屬於不同範疇但又有關聯的事物,透過多向互動的方式有機地融為一個整體的思想和方法。

  “整合”昭示著這樣的精神:教師在多媒體運用與語文學科課程這兩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氣力,經過一番整治,努力使它們在新的水平上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教學方式改革,突破傳統教育的模式。

  打個比方,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就如一對夫妻,兩人最好的關係應是半斤與八兩,有主次之分,有輕重之別,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會呈現出濃濃的語文味。

  可在我們的教學實際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認識問題。下面就說說第二個方面,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偏頗。

  偏頗現象之一:多媒體運用氾濫成災

  這種現象在多媒體運用剛剛盛行的階段,最常出現。語文課往往成為了教師展現自己掌握多媒體運用技術的展示臺,語文課變成了電腦課,產生了本末倒置的現象。這類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實則脫離了語文教學的主旋律,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無從談起,不值得提倡。就像這幾天的無休無止的雨,讓人心煩意亂。

  偏頗現象之二:多媒體運用銷聲匿跡

  與第一種現象截然相反的表現是多媒體運用銷聲匿跡,當然也不可取。畢竟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極大的.豐富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能有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偏頗現象之三:多媒體運用粉墨登場

  現在的課堂中往往會有許多動畫演示,但如果濫用,就會適得其反。我曾經用過這樣一個課件: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時,我想引導學生體會李白的依依不捨的心情時,不合時宜地出現了這樣一個動畫:長江之上一葉扁舟遠去,李白在一平臺上走來走去無所適從。由於是動畫,李白的動作顯得非常滑稽,像沒頭的蒼蠅。結果是學生笑場,效果全無。多媒體不合時宜的運用,往往會吸引學生過多的注意力,使學生遠離文字,起到相反的效果。

  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覺得必須找準兩者整合的支點。下面我談談第三個問題: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支點。

  支點一:在學生理解有困難時運用

  學生理解有困難處往往就是語文教學的重點,為了加深學生印象,達到更好理解課文的目的,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強化。如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時,學生對“煙花”兩字的理解出現了困難,我就出示了一些描寫江南春天繁花似錦、如煙如霧景象的圖片,讓學生有個初步的感觀印象,再去解釋煙花的意思就比較容易,學生的印象也比較深刻。

  支點二:在教師能力不能及時運用

  教師不是全能的,總會有各方面的缺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如像我閱讀能力不強,就可以藉助錄音機進行課文的範讀;字寫的不好,也可請多媒體幫忙,一筆一劃它絕對是規範美觀。我見過這樣一個課件:教師用多媒體寫了一個字,接著飛來一隻啄木鳥,把位置寫的不好的筆畫叼到了正確的位置。這位老師的處理很好彌補了自己的缺憾,學生興趣濃厚,效果明顯。

  支點三:在教師講解不透徹時運用

  語言的表述有時往往會有一定的侷限性,特別是語文學科少不了說明文的教學,由於學生生活侷限等原因,理解、認知的難度不小。如果僅靠老師講解,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造成教與學的嚴重脫節。這時多媒體運用就能解決這一問題。如在講解《蝙蝠與雷達》這一課時,教師就可用多媒體來很好的演示雷達的工作原理,這很適合學生的接受特點,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強化其認知能力。

  支點四: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運用

  多媒體的運用改善了傳統“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節省了大量的寫板書時間,在相同的時間內使資訊量增大,豐富了授課內容。如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的結束階段,為了豐富學生的積累,瞭解更多的離別詩,可以快速出示這些內容,起到節約時間,提升課堂效率的作用。

  總之一句話,多媒體運用應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語文教學則要守正歸元,合理使用多媒體,這樣他們才能相輔相成,和諧共生。

【淺談多媒體運用與語文教學的整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