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辦公/印刷/造紙> 辦公室文化:職場新人如何避免淪為問題人士?

辦公室文化:職場新人如何避免淪為問題人士?

辦公室文化:職場新人如何避免淪為問題人士?

  直擊職場“問題族” 專家表示,大學畢業生需要不斷調整自己,避免成為職場“問題人士”。

  外在條件很好、卻不抗壓的“草莓人”,找不到方向、茫然的“蒼蠅人”,不被人重視、孤獨的“隱形人”,對工作沒有熱情、麻木的“橡皮人”……職場中有許多在某個方面有欠缺的“問題人士”,剛剛畢業、正處於工作試用期的大學生們,如何才能避免成為這樣的職場“問題人士”,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

  各種職場“問題人士”的出現是這個社會階段的必然。快速發展的時代對職場新人的要求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有情商、領導力等素養的提升,而社會、學校和企業給予他們的培養並不足夠。

  隱形人

  缺乏表現被團隊忽略

  族群特徵:性格內向,對自己信心不足,在工作中的表現不夠突出,久而久之就會被團隊中的成員忽略,無論升職還是加薪都是被忽略或最後考慮的人選。

  【職場案例】

  頭腦風暴始終難開口

  韓梅現在在上海一家諮詢公司工作,她自認自己工作努力,認真完成上司交待的工作,但她卻從未得到過大家的肯定。

  幾天前,為了完成一個緊急專案,她加班加點趕計劃書,想到了一個好的方案,準備次日在會議上好好表現。可在自由發言階段,所有人都在熱烈地參與頭腦風暴,而她卻始終開不了口,最後另一個同事的計劃被公司採納了,而她從始至終都未發一言。

  韓梅覺得自己在公司裡就像是一個“隱形人”,很擔心這樣隱形下去,難以度過試用期。

  【分析】

  追求個性 難以溝通

  隨著80、90後陸續進入職場,他們與生俱來的年代特徵恰恰激化了隱形人的出現。比如特立獨行、追求個性,以自我為中心,從不主動與他人說話,缺乏自信、不喜歡當前的工作等等。另外,之所以會成為隱形人,也是因為新人缺少適度的“表現”,溝通、適應和團隊協作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加強。

  【建議】

  忘掉學生身份突出業績

  職場同樣遵循自然法則:優勝劣汰。不管你因為什麼,也不管你怎麼考慮,事實是,任何一個組織聘用你都是希望你能幫助組織直接或間接地創造價值。在這個過程中無能者必然會出局。

  新人需要儘快忘掉自己學生的身份,且不斷強調和突出你的業績。不妨在加強個人專業技能的同時,注意綜合能力的培養,工作中多與同事接觸,工作之餘可以和同事一起用餐、聚會等,漸漸擺脫當一名隱形人的尷尬。

  草莓人

  看起來光鮮 一壓就“爛”

  族群特徵: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草莓,卻“不堪一壓”,很容易被壓爛。職場“草莓人”很難接受挫折和批判,他們往往選擇辭職或跳槽來逃避職場壓力。

  【職場案例】

  出錯挨批評一哭半小時

  尹倩是一家房產公司的行政人員,今年,尹倩所在的`部門招聘了幾名大學畢業生。“這下可是開了眼界”,尹倩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說。她向記者講述了她親見的“草莓人”:公司新來的行政助理。

  尹倩說,小姑娘剛來時,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還挺好,文靜乖巧,做事積極。但是有次她錄入資料,出了不少錯,尹倩說了她幾句,她回到座位上就哭了起來,尹倩勸了半個小時。

  尹倩覺得又好氣又好笑:“要是都這樣,辦公室就成了瓊瑤劇了,眼淚說來就來。”尹倩認為,作為職場新人,這麼禁不起說,很難在工作中進步,也很難適應職場氛圍。

  【分析】

  受到挫折不能自我調節

  職場的這些“草莓人”往往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從小嬌生慣養和一帆風順的成長經歷,造成了他們一貫的優越感和自信心,因此在遇到挫折時抗壓能力較差。他們在工作中一旦落在人後或受到領導批評、同事冷落,由於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心理上很難平衡,往往將過錯推卸到別人身上,認為是領導過分苛求自己。

  【建議】

  擺正心態 從零做起

  如今高階人才競爭激烈,“草莓人”的心態和做法將直接影響自身的職業發展,因此職場人,尤其是職場新人更要擺正心態,從零做起,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努力改善自己。

  在工作中,即使確實受到領導冷遇、同事排擠等情況,也要以平和的心態來坦然接受,告訴自己這是進入職場後的“必修課”。同時學會科學減壓,如培養業餘愛好,多到戶外活動等。

  同時,學校應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提前瞭解職場環境和一些基本職場規則,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建設。

  蒼蠅人

  前途很光明 卻找不到方向

  族群特徵:像一隻趴在玻璃板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但卻找不到出路。這類職場人很年輕,精力充沛,他們身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迷茫。

  【職場案例】

  工作了也不清楚適合做什麼

  學市場營銷的張凡臨近畢業終於拿到了北京一家貿易公司的offer,當上了一名銷售助理。“本以為做銷售的上班時間有彈性,收入可觀。”可張凡上班後才發現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不僅上下班要打卡,薪酬也少得可憐。”

  剛進入公司時,張凡捧著客戶名單打電話,很是賣力,但幾次拒絕讓他覺得很受打擊。張凡越來越覺得銷售工作並不適合自己,但究竟自己適合做什麼,也一直沒想清楚。“現在只好一邊應付工作,一邊到處投簡歷,說不定哪天能撞進一家大公司。”

  【分析】

  選擇多了迷茫是必然

  對於新入職的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迷茫基本上是個通病。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他們比前輩們有更多的機會選擇。但相對於這樣的特定背景,他們並沒有比前輩們接受到更多的關於職業選擇的教育,迷茫自是必然。

  【建議】

  永遠為自己工作

  首先,尋找職場的導師。在迷茫的時候,職場中有經驗的人是他們可以依賴的。其次,自己做一個有心的人,從身邊的小事中學習和感悟,這樣的成長是最快的。第三,工作永遠是為自己,不要因為待遇或和領導關係不好,而不認真工作。

  橡皮人

  沒有職場榮辱感

  族群特徵: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

  【職場案例】

  幾次爭執後堅持“沉默是金”

  崔志勇從大四開始在一家貿易公司實習。他工作很用心,也很希望能獲得認可。但幾次和同事的爭執後,崔志勇感覺到堅持原則並沒有什麼好處,不如不痛不癢,卻能混個平安。最終崔志勇在公司留了下來,更把“沉默是金”當成至理名言。在崔志勇看來,現在的工作就像是一塊雞肋,嚼之無味,棄之可惜。

  【分析】

  對現實缺乏正確認識

  對於那些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5年以上的人來說,有超過半數的職場人會出現“橡皮”傾向:他們對工作漸漸失去了激情,內心充滿職業倦怠。

  而對於那些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因對現實缺乏正確認識,他們往往懷揣雄心壯志,總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評判事物。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就會用橡皮外套麻痺自己,而短暫的成功,又會讓他們建立下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直到自己力所不及。

  【建議】

  增加團隊意識保持工作興趣

  對於那些存在“橡皮”傾向的職場人來說,要想擺脫“橡皮”境遇,首先要加強與上司和同事的交流。除了工作之外,在平時的休息時間,不妨與上司、同事多一點聚會、交流,不僅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東西,融洽的同事關係還可以增加團隊意識提升團隊凝聚力。

  除此之外,職場人要時刻保持對工作的興趣。除了對本職工作懷有激情外,還要對生活或工作的其他方面保持一定的好奇與興趣,培養自己對事情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

  與此同時,職場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期制定一些“小而精”的計劃,能讓自己的工作保持目標性,減少厭倦情緒。

【辦公室文化:職場新人如何避免淪為問題人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