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案設計

實驗方案設計模板(通用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檔案頭”形式下發。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驗方案設計模板(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驗方案設計 篇1

  一、實驗名稱:臨時裝片、切片、塗片的製作、觀察和指導

  二、實驗目標:讓學生透過獨立自主的製作臨時裝片、切片、塗片的方法來感知細胞的形態和結構,從而使學生對細胞達到一定的認識,為以後的教學作下鋪墊。製作臨時裝片的成功,對提高學生的生物學興趣和生物科學素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樣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己動腦思考的能力。

  三、實驗方法及步驟:

  (一)實驗材料: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吸水紙、解剖針、毛筆、滴管、擦鏡紙;清水、碘酒溶液;西紅柿、空心蓮子草、洋蔥;創可貼(切片時可能會有人受傷)

  (二)實驗步驟:

  1、臨時裝片的製作

  ⑴準備

  擦用擦鏡紙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淨

  改進:將潔淨的紗布改為擦鏡紙,擦拭玻片時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玻片的兩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襯墊上潔淨的紗布後,夾在玻片兩面,同時擦拭,以防將玻片損壞,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改進:在製片時至少滴2滴清水,這樣加蓋玻片時,蓋玻片下的空間中水較充盈,氣泡就少,細胞的活性也較好取用刀片在洋蔥表面上劃“井”字(大約.5cm2),用鑷子撕取外表皮

  問題:由於葉表皮皺縮、學生不熟練等,導致撕下的表皮薄膜過厚,在顯微鏡視野中難以找到理想的觀察物件,致使實驗效果較差。

  改進:首先將洋蔥鱗片葉切成寬1.-1.5cm的縱向窄條,再用刀片將洋蔥鱗片葉內側表皮劃成小塊(切忌劃透),然後用鑷子夾住所劃表皮的邊緣,將其輕輕取下(洋蔥鱗片葉內側表皮易與葉肉分離,操作簡便)即可。這一改進降低了實驗操作難度,提高了製片質量。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並展平

  ⑵蓋蓋玻片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⑶染色

  染:將玻片傾斜1度左右,從高的一側滴入碘液,讓其自己流入玻片。問題:染色時書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然後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學可能將蓋玻片下所有水全部吸乾,做出的裝片會有很多的大氣泡,且氣泡將細胞掩蓋了,或者有人將氣泡誤認為細胞。

  改進:染色時不用吸水紙吸水,而是將玻片傾斜1度左右,這個角度一定不能太大,太大水就會流出蓋玻片下的小空間,然後從較高一側的蓋玻片與載玻片的縫隙往裡滴碘液,讓碘液自己流進蓋玻片下,如果有液體流到蓋玻片外,用吸水紙擦拭,但一定要強調不能從蓋玻片邊緣吸水,蓋玻片周圍一定要有充盈的液體,這樣才不會出現大氣泡。

  ⑷鏡檢

  用顯微鏡觀察

  2、臨時切片的製作

  ⑴選材

  選擇軟硬適度的材料,先截成適當長度,一般以2-3mm為宜(便於手持即可),材料太軟,可用馬鈴薯塊莖、胡蘿蔔根或肥皂將欲切取的材料夾住一起進行切片,本實驗用空心蓮子草,可直接用於切片。

  ⑵切片

  用三隻手指夾住空心蓮子草,(使其高於手指,右手持刀片(刀片用水潤溼),將空心蓮子草削去一層,形成平面,刀口向內,與斷面平行,以均勻的動作,自左前方向右後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要整個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

  ⑶鏡檢

  如此連續動作,切下一些薄片,然後用毛筆將最薄的幾片材料移至滴有一滴清水的潔淨的載玻片中央,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

  3、臨時塗片的製作

  ⑴把成熟的番茄果肉放在培養皿內,讓汁液流出(汁液中有均勻的離散細胞)。⑵吸取汁液,滴在潔淨的載玻片上,將塗抹的液滴滴於載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約1/4處,左手持載玻片或放在平臺上,右手持另一載玻片作推片。先慢慢向右移動,讓短邊接觸溶液,兩載玻片的夾角約為3-45度,再向左迅速推載玻片,即可塗成一均勻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針、牙籤、火柴桿等塗成薄片,蓋上蓋玻片即可。)

  四、預期結果:

  1、成功觀察到了洋蔥表皮細胞、西紅柿果肉細胞及空心蓮子草莖的結構。

  2、透過使用顯微鏡對細胞的觀察,同學們對顯微鏡的使用有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

  3、透過學生們對臨時裝片、切片、塗片獨立自主的製作,使得大家基本掌握製作臨時裝片、切片、塗片的方法

  4、透過對細胞結構的觀察,使同學們對於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五、指導方法與指導流程:

  講解實驗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植物細胞的結構,徒手切片的方法,臨時裝片、切片、塗片的製作方法,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

  演示實驗

  ↓

  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

  讓學生自己實驗(教師進行巡迴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中的問題,做到重點深入,個別指導與普遍照顧相結合)

  ↓

  實驗總結(1、對比洋蔥表皮細胞與西紅柿果肉細胞的差別;2、由同學們提出發現的問題,號召所有的人一起討論,解決問題)

  實驗方案設計 篇2

  實驗名稱:土壤中分離產生α-澱粉酶的菌種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鑑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並進行簡單的形態鑑定

  4、對簡單鑑定後的微生物進行生理生化鑑定並由鑑定結果查伯傑氏手冊以確定分離出微生物的品種。

  二.實驗原理

  α-澱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澱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澱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取樣、增殖培養、純種分離和效能測定。

  1、取樣:即採集含菌的樣品

  採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佈最多,然後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黴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佔優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麵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澱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又稱豐富培養)

  增殖培養就是在所採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並創造一些有利於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於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透過上述的增殖培養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為優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

  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培養皿、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每支4.5mL水)、燒杯、三角瓶、電爐、玻璃棒、接種環、鑷子、搪瓷杯、恆溫培養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天平、濾紙、pH試紙等。2、試劑:

  配製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瓊脂、蛋白腖)、Lugol氏碘液、.2%可溶性澱粉液、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碘液、95%乙醇、.5%番紅水染液、無菌水等。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1棟宿舍樓後面土壤,地下1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採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採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1、1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皿中,然後倒入滅菌並融化冷至5℃左右的固體培養基,小心搖動冷凝後,倒置於37℃溫箱中培養48小時。培養基的配製—稱取蛋白腖1.g;NaCl.5g;牛肉膏.3g;瓊脂1.5g;pH6.4左右;1ml水定容。

  4、初步鑑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特徵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澱粉酶鑑定

  6、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澱粉酶主要依據是鑑定有能否分解澱粉。α-澱粉酶該酶可以把澱粉分解,因澱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澱粉

  2)步驟:

  將培養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2%澱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中,培養基的配製—稱取蛋白腖1.g;NaCl.5g;牛肉膏.3g;可溶性澱粉.2g;瓊脂1.5g;pH6.4左右;1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澱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基中,調勻),倒置於37℃溫箱中培養18-24小時後,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澱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澱粉。

  8、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澱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沾取少量培養物至斜面上,並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後觀察菌苔生長情況並鏡檢驗證為純培養。

  四、實驗結果

  五、個人總結

  1、在分離實驗中,原土樣的1-3g/mL濃度中得到5種不同的能夠分解澱粉的菌落,經初步澱粉酶實驗,1號菌的澱粉分解圈大,2號、3號、4號次之,5號最小。

  2、在澱粉酶試驗中,3號培養基感染雜菌,出現不同菌落,故後面不再對其處理;其它菌種均得到較純的單菌落,澱粉酶實驗結果不變,與上面相同。

  3、各種菌落的革蘭氏染色中大部分為陽性,菌體形態多為橢圓形趨於桿狀,只有4號菌為陰性;5號菌菌落難以挑故過沒能進行染色。

  4、1號、2號、4號經劃線純化均得到單菌落,5號菌沒能劃出單菌落;綜合分析可以判定,1號菌即為優良的澱粉酶產生菌,即為枯草芽孢桿菌。

  5、本次實驗遇到一件讓人頗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實驗所用酒精燈的酒精被煤油替換,連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為使用煤油產生大量的黑煙,導致大量顆粒吸附在實驗器具上,其氣味也難以忍受,故在實際操作中減少了使用,引起帶來的影響尚不明確。

  實驗方案設計 篇3

  1、性質實驗方案設計的一般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是實驗方案設計的首要原則。它指設計的實驗原理、操作方法、操作程式都必須與化學理論知識以及化學實驗方法相一致。

  例如:驗證氯酸鉀(KClO3)中存在氯元素,不應採取將其溶於水再加AgNO3溶液的方法,因為KClO3中不存在Cl-。而應先讓固體與MnO2混合,充分反應後,冷卻。再將固體溶於水,取上面的清液滴入少量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加入稀硝酸,振盪,沉澱不溶解,這樣才能證明氯酸鉀中存在氯元素。

  (2)可行性原則

  指設計實驗方案時,所運用的實驗原理在實施時切實可行,而且所選用的化學藥品、儀器、裝置和方法等在現有條件下能夠滿足。

  例如:鑑別NaCl和Na2SO4:選用AgNO3溶液就不行,因為儘管溶解性表明AgCl難溶而Ag2SO4微溶,但事實上我們難以將它們區分。

  (3)簡約性原則

  是指實驗設計儘可能採用簡單的裝置或方法,用較少的實驗步驟及藥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實驗,且效果明顯。

  例如:除去銅表面的氧化銅雜質,初學者很容易想到用還原劑(H2、C或CO)還原的方法,此法需要加熱甚至高溫條件下才反應,因此對裝置及操作的要求比較高,不宜採用.簡便易行的方法是:用稀鹽酸或稀硫酸在常溫下清洗銅片。

  (4)安全性原則

  是指實驗操作儘量防止帶有危險性的操作,儘量避免與有毒物質接觸,若無法避免應採取安全措施。

  例如:鑑別稀溴水和稀碘水(均呈淺黃色),就不能採用加熱蒸發,透過觀察蒸氣顏色的方法來區分,因為溴氣、碘氣均有毒,是危險的不安全的。應該採用加入有機溶劑(如CCl4)萃取的方法,則很快就可將兩者區別開來。因此,構成環境汙染、造成人身傷害的思路及操作是不安全的,在實驗方案設計中也是不可取的。

  由以上原則可知:要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實驗方案設計的優選標準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原理恰當 ②效果明顯 ③裝置簡單 ④操作安全 ⑤節約藥品 ⑥步驟簡單 ⑦誤差較小

  2、性質實驗方案設計的規律

  (1)證明酸性:pH試紙或酸鹼指示劑;與碳酸鈉溶液反應;與鋅等活潑金屬反應。

  (2)證明弱酸性:證明存在電離平衡;測定對應鹽溶液酸鹼性;測量稀釋後pH變化。

  (3)證明氧化性:與還原劑(如KI、、等)反應,產生明顯的現象。

  (4)證明還原性:與氧化劑(如、濃等)反應,產生明顯的現象。

  (5)比較金屬的活動性:與水反應;與酸反應;置換反應;原電池;電解放電順序;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強弱;對應鹽的酸鹼性強弱。

  (6)比較非金屬的活動性:置換反應;與氫氣反應快慢;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還原性;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對應鹽的酸鹼性強弱。

  (7)比較酸(鹼)的酸(鹼)性強弱;較強的酸(鹼)能製得較弱的酸(鹼),此外還必須掌握常見的陽離子、陰離子的特徵反應。

  3、考點例析

  (1)探究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基本思路:①分析其物質結構特點或找出所屬型別的典型代表物;②推測物質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質;③由此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去探究它所具有的性質。

  例1:某班學生在野炊時用石灰石堆成簡易灶臺做飯,野炊後有同學從灶臺內側敲下幾小塊石片,帶回實驗室研究灼燒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請你參與此項研究。

  (1)根據你的知識和經驗提出假設,反應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支援這個假設的依據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請你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3)如果要研究某塊石片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寫出簡要步驟,不要具體計算):

  步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四: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石灰石(CaCO3)在高溫時會分解生成生石灰(CaO),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Ca(OH)2],根據這個性質既可以檢驗生石灰的存在,又可以除去石灰石中的生石灰,從而測定石片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

  答案:(1)CaO;CaCO3 CaO+CO2↑

  (2)

  (3)步驟一:稱量石片的質量;

  步驟二:將石片放在大量水中浸泡或用水洗滌;

  步驟三:將石片洗淨、烘乾、稱量;

  步驟四:計算(注:其它合理方法均可)

  點評:這是一道探究性試題,扣緊實驗的目的、明確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

  (2)驗證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基本思路:①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特徵,結合已有知識及實驗經驗預測可能具有的性質;②設計具體實驗方案來驗證物質所具有的性質;③選擇適宜的試劑、儀器、裝置、反應條件實驗方案;④最後得出結論。

  例2:鹼式碳酸鎂有多種不同組成,如Mg2(OH)2CO3 Mg4(OH)2(CO3)3,Mg5(OH)2(CO3)4等。請你設定一個測定鹼式碳酸鎂組成的實驗方案。包括:(1)測定原理;(2)測定實驗的裝置圖;(3)操作步驟。

  可使用的儀器、試劑和用品如下:

  儀器:天平(附砝碼)、大試管(附帶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酒精燈、洗氣瓶、球形乾燥管(附帶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鐵架臺、鐵夾、角匙。

  試劑:鹼式碳酸鎂(粉末)、濃硫酸、石灰水、無水氯化鈣、鹼石灰。

  其它:火柴、棉花、短橡皮管、彈簧夾。

  注意:①上述儀器和試劑只需應用其中一部分;②儀器、試劑、用品的數量不限。

  解析:可加熱鹼式碳酸鎂,透過測定生成的MgO、CO2H2O的物質的量之比來確定鹼式碳酸鎂的組成.用濃硫酸來吸收水,根據濃硫酸增加的質量,求出水的物質的量;用鹼石灰來吸收CO2,根據鹼石灰增加的質量,求出CO2的物質的量。

  答案:(1)測定原理:透過測定生成的MgO、CO2 H2O的物質的量之比來確定鹼式碳酸鎂的組成。

  (2)測定實驗的裝置圖:

  (3)操作步驟:

  ①將裝置按圖連線好,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稱取一定量(W1 g)樣品於大試管中;

  ③加熱,至樣品完全分解;

  ④實驗結束後,稱量洗氣瓶和乾燥管增加的質量(分別設為W2 g W3 g);

  ⑤計算MgO、CO2H2O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n(MgO):n(CO2):n(H2O)=(W1-W2-W3)/40:W3/44:W2/18

  由比值可確定鹼式碳酸鎂的組成.

  點評:設計一般實驗都要講究實驗的科學性、可行性、簡約性、安全性等原則。

  實驗方案設計 篇4

  一、 設計目標

  利用LabVIEW圖形化程式設計平臺,設計一個溫度測控系統,對某一環境中的

  溫度訊號進行測量、顯示、控制以及記錄。自行設計使用者介面,自行定義資料型別,自行選擇程式結構和函式方法,要求最終系統UI友好、功能完善、操作簡便。

  二、設計內容

  1、採用訊號生成方式來生成溫度資料

  2、使用文字框顯示及時溫度資料及溫度上限值;使用溫度計空間顯示溫度;使用按鈕來控

  制溫度訊號的採集、暫停採集,以及停止系統等。使用led等來顯示是否報警;使用波

  形圖顯示採集到的全部溫度資料;

  3、將資料儲存到檔案中。

  4、可以調節溫度上限值,可以顯示是否報警。

  三、前面板設計

  四、程式框圖

  五、系統執行與除錯

  執行結果:

  當執行程式時,點選開始採集,系統就會連續產生100個溫度資料,對每個資料進行分析。溫度可以用攝氏度顯示,也可以用華氏來顯示,會同時在文字框和溫度計中顯示。對於每一個溫度,會即時的顯示在波形圖上。如果採集的溫度超過了溫度上限,則會產生報警,Alarm Counter記錄的是連續的報警次數。當採集完100個數據後,系統會停止,跳出對話方塊,提示資料採集完畢。

  開發過程中,總是不能把心裡想的做出來,心裡想的是一個功能全面,很完善的'一個系統,可是由於不熟悉,很多功能做不出來。也有很多空間根本沒接觸過,不知道怎麼去用。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程式框圖設計的問題,使用的程式結構的不同,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後面的設計。Lavview和程式語言不同,思想上還沒有徹底的從程式語言中轉換到圖形程式設計中,導致設計不出完美的系統來。這是最大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只能透過大量的實踐來增強我對與影象程式設計的理解。

  六、設計總結與體會

  模擬溫度監測系統基本上完成,透過親自動手實踐,也確實重新認識了這門學科。也掌握了基本的設計思想,對於控制元件的使用等都越來越熟悉,可以設計出自己的系統來。

  本次設計的溫度監測系統並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可是很大程度上讓我瞭解了LabView的強大功能,對於程式碼程式設計不是很擅長的人,可以透過LabView設計出出色的系統。所以,我覺得這些不管是程式碼程式設計還是這種圖形化的程式設計,其實都是一個工具而已,我們要深刻理解的就是思想,理解了思想,用不同的工具來實現那都很容易的。

  七、 參考文獻

  [1] 吳成東 孫秋野 盛科、LabVIEW虛擬儀器程式設計及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1-242

  實驗方案設計 篇5

  一、實驗過程與內容

  會計實驗分為初級和中級,初級是一人分別模擬擔任出納,會計等多個職位,然後建賬,根據經濟業務編制憑證,填制單據,登賬等操作。中級則是需要數人為一個團隊,每個人分配不同的職位,相互協調合作,憑證之間相互傳遞,模擬公司的賬務流程,我們組為4個人,其中我分配到的職位是財務主管。 在初級的實驗中,主要分為出納,往來業務,成本費用,固定資產,投資核算,資本金核算六個模組。

  出納的主要職責是根據經濟業務填寫費用報銷單、現金支票、借款憑單、發票等原始單據,稽核外來原始單據,根據原始單據填制記賬憑證,然後建立和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和庫存現金日記賬。

  往來業務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核算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預收預付賬款。往來業務會計要根據經濟業務稽核原始憑證;根據經濟業務和原始憑證及相關自制單據編制記賬憑證;填寫記賬憑證各項內容。設定三欄式明細賬賬簿,根據實驗資料裡面的期初資料填寫期初餘額;根據本期發生金額登記三欄式明細賬的發生額。設定應交增值稅賬簿,根據實驗資料裡面的期初資料填寫期初金額;透過憑證查詢或者經紀業務中的記賬憑證,找出本期發生金額,登記應交增值稅的發生額。結賬,月末合計欄劃雙紅線結賬,進行合計數額的核算。

  成本費用會計要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製造費用明細賬。根據資料編制記賬憑證。根據會計憑證凳記成本費用明細賬。編制生產成本計算單及填制產成品入庫單。實驗中的產品核算主要以產品的品種作為成本核算物件,以會計報告期作為成本計算期,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產品成本專案設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入庫單、收款憑證、收料單、領料單、材料盤點報告單等自制單據的填寫。建立三欄式明細賬,根據自制或外來的原始單據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

  固定資產會計主要工作內容:進行固定資產分類和計價,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編號,設立固定資產明細卡片。掌握固定資產增、減的明細分類核算,根據會計憑證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賬。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率的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計提表。瞭解固定資產清查方法,編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告單。固定資產會計同樣也是需要填制和稽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

  投資核算主要是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和投資減值準備,根據不同的資產型別和公司的業務,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填制憑證和記賬。

  資本金核算崗位要填寫固定資產投資入賬單、接受投資收據、收款憑證、利息計算表、轉賬支票等自制單據,根據投資者投入的實物,資金等選擇合適的會

  計處理辦法編制記賬憑證和登記賬簿。

  中級會計實驗則是綜合了初級的內容,由4個人為一組,分工合作,從經濟業務發生,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稽核,記賬一系列流程,模擬一個公司的執行。

  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計算各類費用的分配結轉中,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的好多知識都已忘記,包括庫存商品的加權平均法,製造費用的定額工時分配法等等,實驗中還得帶上以前的課本,邊學習邊做實驗,這次實驗也相當於一次對以前學的知識的總複習。收益良多。

  以前學習的都是課本上的知識,僅僅只是簡單的借什麼,貸什麼,在會計實驗中發現會計工作並不是那麼簡單,其中還有好多細節沒有注意到,比如原始憑證日期的填寫,月和日有的需要在前面填零。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每次填寫原始憑證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所幸這個實驗系統有答案參考,知道自己在哪裡出錯了。慢慢的也就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會計工作馬虎不得。

  在人員的分工時,各個職位之間的不相容性還理解不透徹,比如出納能否填制記賬憑證,為什麼實驗裡會單獨有個記賬員。然後透過詢問老師,老師耐心的解答了我的問題。

  三、心得體會

  經過這些天輪換角色的實驗,使我對會計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取得實效的同時,我也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夠細心,經常看錯或抄錯數字,導致核算結果出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在編制分錄方面還不夠熟練,今後還得加強練習。總而言之,這次的會計實習讓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經驗,在實踐中鞏固了知識,也為我們以後走向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有,我覺得在課堂上不能忽略老師講授的知識。如果,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做筆記,那麼,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有認真的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在實踐的過程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才能夠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 透過這次實驗我瞭解了會計工作的相關流程。在會計工作中,作為一名會計工作人員首先要取得相關的原始憑證,然後根據這些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登記完記賬憑證後,在根據登記的內容填寫明細賬。在每個月或每年年末,要填寫科目彙總表,進行試算平衡,然後才把所有內容記入總賬。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等。這一系列工作,說起來讓人覺得很簡單。其實理論性的知識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淺顯易懂,但你真的把這些理論性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時,會發現,自己懂得的真實太少了,有句話說,紙上談來終覺潛啊!所以在實驗中我總是發現自己對某些工作經常是無從下手。

  透過這學期會計培訓,深刻的讓我體會到會計工作在企業的日常運轉中的重要性,以及會計工作對我們會計從業人員的嚴格要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對今後的會計學習有了一個更為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透過實訓,

  我們對會計核算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加強。加深理解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將所有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等相關課程進行綜合運用,瞭解會計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和會計操作的基本技能;將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進了我們對企業實踐運作情況的認識,為我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

  四、完善綜合會計實驗的建議

  透過這次的綜合會計實驗收益良多,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綜合會計實驗安排在了大四,這個時候正是企業招聘的高峰期,每天都會有企業來進行校園招聘,也就難免的和課程有所衝突,兩者相較總難以取捨,如果可以的話把希望能把課程儘量的安排在大四之前,這樣可以在學完會計課程之後能夠馬上覆習回顧,對知識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避免了大四的校園招聘高峰期。

  第二會計實驗都是透過電腦系統完成,和實際工作也難免會有一些脫軌,畢竟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情況都不能是這麼書面化的。在應用電腦軟體的同時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手工環節,比如手工填制真實的原始憑證等。

  第三是實驗時間偏短,其實整套實驗系統挺龐大的,在幾周的簡短時間裡很難完全做完掌握,可以適當增加會計實驗的時間。還有這個會計實驗系統只能在實驗室裡做,畢竟實驗室有比較多的限制,比如不能連外網,遇到問題不能透過網路諮詢查詢解決;在實驗室上課還有時間限制,不能課餘時間研究會計的賬務處理流程。

  第四是這次會計實驗所使用的軟體有挺多不完善的地方,有時候會出現很明顯的錯誤,比如答案借貸方都不相等,正確的輸入憑證反而被系統判斷為錯誤。還有會出現無法完成的任務。

【實驗方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