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幸福

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幸福

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幸福

  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傲慢之心。比如,我們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些乞丐,當他們看到一些豪華的車子經過,會不屑地說:哼!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即使身處社會底層的乞丐都會有一種掩飾不住的傲慢之心,那麼我們自己呢?我們這一路走來,伴隨著鮮花和掌聲,處處都聽到別人的肯定和讚歎;我們的傲慢之心是不是也在不斷地滋長而自己卻毫無察覺呢?中國的禮就是透過各種禮節來折服一個人的傲慢之心。

  道德:傳統文化之魂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精髓就在於道德二字。道德現在是一個詞,但是在古代是由兩個字構成的首先是道,然後才是德。

  道就是指客觀性以及必然性的宇宙秩序。簡言之,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為了凸現這種特徵,古人用天道來體現,在《論語》中,孔老夫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天雖然不能用語言的方式同大家交流,但我們可以從四季的變化、萬物自然生長的過程中體會、感悟到自然規律和秩序的存在。比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除此之外,古代的聖人還觀察得出了這個社會要保持和諧所需的人際關係以及必須遵守的人倫大道。這個就是我們古人概括的五倫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有親社會中時時刻刻存在著父與子的人倫關係:父母愛兒女,兒女愛父母,他們彼此之間有一種自然的'親情,而這種親情並不是聖人給我們規定下來的。只有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慈愛教導兒女而兒女孝敬父母,父母兒女之間的關係才是井然有序的。

  夫婦有別這個別字不是指身份和地位的差別,而是職責上有分工。在一個家庭中,有兩種重要的職責:一是創造經濟收入、養家餬口,使家人衣食無憂;這種重要的職責在中國古代是由丈夫來承擔的;此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職責就是教育兒女。中國人有古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叫無後為大呢?有的人認為就是沒有兒子。所以就非得生個兒子,認為這樣就做到有後,就可以對祖宗有個交代了。其實這只是粗淺的理解。無後為大真正的含義是說:雖然你生了很多的兒女,但是他們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為紈絝子弟、敗家子,不能把良好的家業和家風承傳下去;這樣的孩子不能做利國利民的事,反而是禍國殃民;這樣的孩子與其有還不如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所以,中國人把兒女教育這件事看得十分重要。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是說一個孩子在家裡接受了母親的良好教育,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這樣走上社會後才能跟朋友和諧交往。正是這種職責分工的不同,才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義、道義、情義;做妻子的要有良好的德行。只有做到夫義婦德,夫妻之間關係才是和諧穩定的。

【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幸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