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語文《傷仲永》教材研討

語文《傷仲永》教材研討

語文《傷仲永》教材研討

  《傷仲永》整體掌握

  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例項,說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區域性:敘事區域性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區域性則標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幹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透過方仲永這一例項說明具有普遍借鑑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考慮。

  本文的語言十分精當。敘事區域性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幹變化的過程,議論區域性也不過七十餘字,文中的每一詞、句都有其確切的表達作用,而不是可有可無。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貫、身份、姓名、家世,這不只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紹,而且“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烘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為方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第二段敘事極為簡要,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結尾的議論區域性,言簡意深,說理嚴謹。對本文語言精當的特點,可以逐詞逐句體察、品味。

  本文語言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何以可“傷”的道理,字裡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而“受於人者不至”者的憂傷之情,並以鮮明的態度標明作者的觀點。

【語文《傷仲永》教材研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