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古詩詞漁歌子教學設計

古詩詞漁歌子教學設計

古詩詞三首漁歌子教學設計

  教材依據

  《古詩詞三首》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組的課文,它是根據本單元“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專題編排的。

  設計思想

  《漁歌子》一詞描寫的是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在設計中,筆者遵循“以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圍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藉助古詩詞這一教學素材,運用“自讀、想象、討論、敘述”等教學方式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突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教師則透過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趣,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美妙的意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漁歌子》。

  (二)過程與方法

  l.訓練學生透過查詢資料,看註釋等方式讀懂詞的意思。

  2.透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對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3.使學生感悟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準備

  1.學生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詩人張志和的生平和創作情況。

  2.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情境,初知詩情

  1.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在春天這個萬物復甦、鶯歌燕舞的季節裡,大家都能看到什麼美麗的景物呢?學生自由說春天的'景物。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

  2.老師這兒也有一些春天的景物,看看哪位同學的想象力最豐富,能根據老師給出的詞語想象出美麗的春天的景象,如果你能把這幅美景說出來,老師就把它畫下來,好嗎?

  依次板書三組詞語:青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漁翁、斜風、細雨。學生先分別想象、描述三幅畫面,教師作簡筆畫,再請學生看圖把三組詞語連起來想象一幅美麗的圖畫並描述出來。

  設計意圖:學生藉助這些詞彙想象畫面,邊想象邊組織語言,用生動的現代語言描述西塞山邊的美麗,並透過教師的簡筆畫再現出來,既創設了情境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為後面理解古詩詞的意思埋下伏筆。

  二、理解課題

  1.有一位叫做張志和的唐代詩人也看見了這麼一幅美麗的情景,於是寫下了一首詞——《漁歌子》。(板書課題和詩人)

  1)我們在這個學期的第一課曾學過一首詞《憶江南》,誰來說說什麼是詞,它有什麼特點?

  2)教師出示幻燈片,小結詞的特點。

  2.瞭解作者。

  1)同學們課前查閱了資料,誰來說說你所瞭解的張志和?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詩人張志和的資料。

  2)教師出示幻燈片,小結詩人生平及創作特點。

  設計意圖:透過檢查學生課前查閱資料情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透過交流使學生了解該詞的寫作背景,為理解“斜風細雨不須歸”作鋪墊。

  三、反覆吟誦,感悟意境

  1.幻燈片出示《漁歌子》,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試讀,正音。

  2)教師範讀,學生試根據教師範讀劃分重音、節奏,教師小結並用幻燈出示。

  3)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在熟讀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理解詞意。

  2.自主品悟

  1)在熟讀古詩後我們還應該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要想弄懂古詩詞的意思,你有什麼好方法?學生交流理解古詩詞的方法。

  2)學生自讀古詩詞,透過查詢資料、藉助註釋理解詞意,遇到不懂的問題作上記號。

  3)小組內交流:

  ①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②你覺得哪句寫得好,好在哪兒?

  ③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給同組的同學聽。

  ④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4)全班彙報交流。

  ①小組派代表講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其他同學可以問難質疑,可以補充、更正,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②重點理解:詩人為什麼會“斜風細雨不須歸”?體會詩人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板書:悠閒自在)

  ③學生自願感情朗讀自己覺得寫得美的詩句,並說說這句詩寫得好在哪兒?學生互相欣賞,互相評議,老師在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出漁翁悠閒自在的感覺。

  5)教師小結: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青山,漁舟,白鷺,紅桃,青色箬笠,綠色蓑衣,色彩多麼明麗,畫面多麼清新,詩人又為它染上了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顯得寧靜而美好。

  設計意圖: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詞學習模式,摒棄逐字逐詞逐句分析的做法。以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彙報交流的方式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

  3.反覆吟誦,感悟詩情

  1)播放配樂flash情景動畫,學生感情朗讀。

  2)學生自由練習感情背誦。

  3)指名試背,師生接句背誦,男女生比賽感情背誦。

  4)全班配樂背誦,並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吟誦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並且行之有效的教法,在瞭解詞中描繪的情景後透過反覆吟誦把體會到的詩情表現出來,並結合配樂情景動畫進一步進入詩境,引起共鳴,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動畫欣賞兩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過故人莊》、《憶江南》。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透過欣賞兩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的動畫及收集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教師採用創設情境、互動教學的方式,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詞學習模式,摒棄逐字逐詞逐句分析的做法。以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彙報交流的方式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在把握古詩的基礎上,創設情境使學生充分感悟到詩文的意境,並且讓學生運用多種表達的方式和詩文互動,從而更深刻的理解詩文。

  1.借想象互動。把學生帶入古詩詞境界,瞭解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是該課的一個重點。上課伊始老師就以想象引入情境,讓學生邊想象邊組織語言,激發學生濃厚的的學習興趣,既發展了語言,又為後面理解詩意作好鋪墊。在理解詩意後又讓學生在朗讀、背誦中想象,體味詩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畫面互動。《漁歌子》的作者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這首詞不僅有鮮明的山光水色,還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透過讓學生想象畫面,簡筆畫再現畫面,配樂再現情景,讓詩句和詩意化為可以視覺感受的栩栩如生的圖片,引起學生的共鳴。拓展活動中又透過展示情景交融的動畫,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從而達到激發和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的目的。

  3.借音樂互動。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鑰匙。教學音樂成為拉近時空、拉近學生與文字距離的手段。在欣賞詩詞情境動畫時,在朗讀、背誦、想象的時候,均選用了優美的古箏曲以激發學生無邊的遐想。

  4.借吟誦互動。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年段(三四年級)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吟誦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並且行之有效的教法。教師在課中透過範讀、自讀、小組讀、引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誦,誦中說,說中解詩意、品詩情,悟詩境。

【古詩詞漁歌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