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

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

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

  做一名快樂的數學教師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你的態度是否積極。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

  新課程的實施的過程中,新課程理念與課堂實踐不斷地碰撞、融合、發展,課堂教學也煥發出新的活力、光彩照人,我就高二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感悟,談幾點看法。

  一、採用最好的教學模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提高學習效率

  教育創新的主體是學生創新,但學生創新的火種,卻需要透過教師創新來點燃,“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膽地提倡教師創新,播下教師革新的種子,才能引發學生探真的興趣,收穫學生創新的果實,那麼教師如何創新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構建有趣的實際背景

  任何數學理念的提出,都不是憑空出現、強加於人的。劉紹學教授指出“數學是自然的”,“它實際上是水到渠成、渾然天成的產物,不僅合情合理,甚至還很有人情味。”細細品味之下,我認為透過問題、活動、遊戲、典故結合聲光圖象等多種形式,“自然”和有“人情味”地構建新的有趣背景或展現其原有歷史風貌,將可較好地將學生引入數學殿堂,使其自然地接受和消化新知。

  2、開發新穎的例題習題

  傳統的例題習題優勢在於邏輯性強,結構完整且嚴謹,但缺點同樣明顯,缺乏一定的時代氣息,過於保守,不足以引起共鳴,因此,若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一些新穎、現代的題目,將是對原有題型的完美補充和拓展。

  3、最佳化知識的生活連結

  學生最大的困惑並不是如何學好數學,而是不知道學了數學究竟有什麼用?其實,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若能將生活問題引入數學課堂,並用數學知識加以解決,這將起到以“生活”點燃課堂“活力”的良效。

  4、輔以先進的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主體特徵,能把一些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具體的實物情境,這有助於輔助學生記憶思考,發展學生智慧,對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一定的幫助。

  二、鼓勵學生創造,開發學生潛能

  著名心理學專家羅傑斯認為:“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秀的,後天的教育就是創造一種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使之得以實現。”此話筆者深有感觸,往往教師正在實施精心預設的教學程式時,突然,有學生現場生成了教師預設外的觀點、方法,此時,教師該何去何從呢?是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於搖籃?還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仰或是鼓勵、支援和讚賞?筆者認為: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將有利於學生潛能的開發。

  1、不吝讚美、張弛有度

  教師不應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但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表揚,會嚴整戳傷學生的積極性,但讚美的過火,卻反而顯得浮誇、氾濫。因此,恰到好處地拿捏箇中分寸,使學生自信、自豪,但不自傲,甚為關鍵。

  2、鼓勵創造、兼重邏輯

  不能片面地強調創造,也要注重思維的邏輯性。有人認為:“創造就是要摒棄邏輯的枷鎖,讓思維在自由的天空翱翔。”此觀點我認為不妥,創造和邏輯就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看似獨立,其實卻血脈相連,思維的邏輯性既是創造性爆發的導火索,也是對創造果實進行檢驗的準則,因此,我們必須創造與邏輯並重,讓“思維的天馬”插上”邏輯的翅膀”,學生才能越飛越高。

  三、感悟編者創意,培養學生思維

  審視近幾年的高考數學,不難發現,命題專家們正致力於研製一系列新穎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新型考題,例如:探索題、開放題、資訊遷移題、組合題等。高考數學試題正經歷著一個從“知識立意”到“問題立意”再發展為以“能力立意”的過程,目的是突出考查學生的能力,併發掘學生潛能,以符合新時代的人才要求,但千變萬變,本質不變,如何教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出發,突破層層表象的封鎖,抓住隱含的數學本質問題呢?我認為:首先就是要感悟編者的創意,轉變學生的理念,再結合教師的細化點撥,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助語言創趣,融洽師生關係

  一堂數學課45分鐘,口沫橫飛下,即便老師說的不累,學生也聽的昏昏欲睡,如何消除審美疲勞,使學生在融洽的氛圍中重新煥發出學習熱情呢?課堂語言作為教學中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最大傳媒載體,是引導學生、傳播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師彰現個性魅力的獨特標誌,我認為:若能在課堂語言中“創趣”,即加入適宜的幽默元素,使其趣味化,必可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師生關係更加和諧,學生才能拋開顧慮,在笑聲中發現,在開懷中領悟,在喜悅中成功。課堂語言趣味化,有以下幾條策略。

  1、肢體語言人情化

  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被學生所關注、甚至模仿,因此,課堂上彼此間一個調皮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誇張的手勢,往往能溝通師生之間的隔膜,使溫情充盈在歡樂的氛圍中。

  2、文字語言時尚化

  工整的.板書、飄逸的字型總能博得學生的一致好評,但,另類的文字技巧,卻往往能將氣氛推向高潮。前面提到,在介紹新題型的特性時,我先板書“披著狼皮的羊”幾個大字,讓學生慢慢感受箇中細味,稍加解析後,頓時,笑聲如雷,師生關係融洽到極點,學生也領悟到此類題其實不難,從而樹立信心並且印象深刻,隨後,順勢一帶,就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了細化點撥的環節。

  3、口頭語言幽默化

  幽默的口頭語言是教師個性鮮明的一面旗幟,也是語言趣味化的靈魂所在。有趣的語言描述和賦含情感的表述,都極具穿透性和感染力,這對於拓展課堂趣味深度,活躍課堂氣氛極為有利。我在複習《正餘弦定理》,運用到技巧“邊化角”時,這樣對學生描述“(沉重地)邊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永久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在進入了角的時代……”話未說完,學生已經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篇二: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

  曾經上課時,曾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後來意識到,我們現正在倡導的許多新課程理念就是來之於這個理論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頓開。原來我的教學 方式大大壓縮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打擊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磨滅了自我體驗、自我創新的個性。因此,學生的思維被定向了,無法進行更好的建構,形成不了有效的認 知結 構,導致自己的教學效果不好。所以,我認為在經歷多次的的反思後,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 關注學生的“預習”和做好自己的“備課”。

  對於有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 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對於有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則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為什麼呢?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的 預習就是把課本看一遍,他們似乎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失去了課堂上鑽研問題的熱情;他們失去了思考問題時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更為可惜的是,由於他們沒有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磨練!自己只有一個腦袋,而一個班上卻有幾十個學生,老師的思維怎能涵蓋所有學生的思維呢?何況,老師的思維就真的比學生思維好嗎?就真的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嗎?所以第二方面就備好課,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雖不至於如此地步,但還是做好準備功夫,數學的心臟就是問題,所以學好數學首先就得把問題的提問涉及好,怎麼樣的壞境,怎麼提出都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這點方面,還是知道自己有些不足,更有待加強提高。往往大家知道,學生學習數學最興奮的時候就是他們透過苦思冥想終於“做出來了”!當然在備課方面上教學目標,設計,重難點等等也是必不可是。但真在去備好課的時候發現,時間總是那麼不夠。

  2、提倡學生多思考。

  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一種做法:上課時老師儘量少講, 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去學。 正是由於有了學生的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我們以老師的教為主所不可能達到的高效。雖然學生的基礎很薄弱,但要針對學生的學況,必須要給他們一個些時間去思考和練習。這樣才能消化成他們自己所有的營養。另一方面一個教師會解決的問題越多,他就越能從系統的高度去把握本學科的知識,要講的東西就會越少。因此,我在備課的時候主要思考如何對教材進行重構,突出主幹知識。更為形象地說,傳統備課我是在做“加法” ,現在的備課我是在做“減法”。我在備課時想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內容是非講不可的?什麼內容可以不講?

  3 、練在講之前,講在關鍵處。

  有一位數學教育專家曾經總結過這樣一個經驗:靜看3分鐘。意 思是指一道題拿出來以後,應先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看看、想想、做做,再由老師進行講解,以便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這個經驗好不好?我認為這個經驗有進步的一面,它比起那種套題型的教學更有助於學生的思考,比起那種一道題拿出來以後,急急忙忙地進行擠牙膏式的“啟發”教學更能讓學生去探究問題。但是,我認為“靜看3分鐘”的教學觀念還不夠到位,應該是“練在講之前,講在關鍵處”。如何理解這種觀念?我認為:只有在老師講解之前學生已經深入地鑽研了問題,他才能有“資本”與老師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他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只要練在講之前,哪怕是以老師的講為主要形式,它也是一種交往。因為在老師講的過程中,學生必然在心裡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師的想法進行了對比、 評價。何況,我們現在還有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師生答疑等多種形式,使師生、生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交往呢!“練在講之前”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在於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求知的無窮樂趣。我們要用學科的內在魅力去打動每一個學生。大家知道,學生學習數學最興奮的時候就是他們透過苦思冥想終於“做出來了”!

  在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透過不斷實踐,不斷的自我反思,讓學生更能有興趣地去主動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求知的樂趣;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究和合作中發現規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全面提高素質。

【高二數學教師教育感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