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學生第二讀後感

學生第二讀後感

學生第二讀後感範文

  《學生第二》讀後感

  曹素仿

  不是學生第一嗎?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嗎?怎麼成了第二了?單說這本書的書名,便是對當前教育界“學生至上”熱潮的一聲棒喝。我們喊了那麼久的學生第一,而學生的生存狀態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好轉,卻是因為“為了孩子的一切”這句話書包便得越來越重,上課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喜歡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口號喊得很響,落到實處時還沒等落地便蒸發掉了。所以我更敬佩李希貴老師,因為書中第三頁中的那個小例子,還有那四個字“實實在在”

  帶著一份好奇,一份新鮮,我認真地閱讀了每一篇文章,被文章中所展示出的人的智慧、真誠和細膩所感動,同時也被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才氣,銳氣,大氣深深折服。只有“不像一般的人一樣生活的人”才會有如此深邃的思想和高遠的目標。所以喜歡,並不是書裡的語言有多優美,論述有多深刻,而是透過這本書我們能看到作者怎樣腳踏實地地改變著他周圍的教育現實。

  在一切以“以人為本”為先進理念的當今社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一句話無疑是對教育人本化的高度的經典的概括。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奉其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最終的追求,無人有疑義時,我手頭卻捧著一本《學生第二》。“學生第二,那誰第一,難道是教師?”在“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至上”的高呼聲中,誰敢提出“學生第二”?這似乎有些“叛逆”的書名,激起我的好奇。封面上一段淺灰色的,小得幾乎看不清的文字——“一個時期以來,有不少似是而非的東西確實給我們的許多校長帶來了思想上的混亂,以至於使他們戰戰兢兢地面對著眼花繚亂的‘新理念’而迷失了自我,在一些學校裡,看起來,他們是在直接服務於學生了,似乎把著眼點也全都放在學生身上了,但是他們卻往往很不理智地拋開了教師,我們需要反思,當強調學生主體,學生中心的時候,我們應當把教師放在一個什麼位置上?”“應當把教師放在一個什麼位置上?”十多年,忙忙碌碌的教師生涯,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相信也同樣困擾許多同行。就這樣,我開始讀這本書。沒想到越讀越有味,越讀越感動,感動於作者的教育教學理念,感動於作者的學校管理模式,感動於學生可以這樣教育,感動於教師可以這樣對待,感動於學校可以這樣管理??“誰敢,就贏!”再次被證明為真理。

  “誰敢”?此書作者李希貴。李希貴,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歷任高密四中語文教師、班主任、副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高密一中校長,高密市教委主任等職務。

  “敢幹什麼”?敢於提出“學生第二”(此話意思:對於一位校長或教育管理工作者來說,關注學生首先應該從關注教師開始),敢於創新性地經營學校文化,敢於打出自己鮮明的旗幟,敢於張揚教學個性,敢於將教育改革的雷區——教師聘任制改革演繹成沒有“壓力”的改革??因為他——李希貴敢,他贏了,贏得一次又一次漂亮的“戰果”。

  “誰敢,就贏!”他敢,他就贏。他還贏得了無數讀者。讀完此書不得不被作者具有的現代教育意識,現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所吸引;不得不被作者的決策能力,理解他人和與他人溝通、交往的能力,指揮、組織、協調的能力,學校經營和公共關係的能力,反思與探索研究的能力所折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校長要做“整個的校長”,不做“命令式校長”。“整個的'校長”,就是校長的一種整體形象和氣質。現代教育管理理念提出“校長職業化”,這就意味著

  大、中、小學校長應當成為像法官、律師、醫生那樣的社會精英人才,成為教育管理專家,成為專家型的校長。或者說,校長要努力追求成為教育管理專家,把專家型校長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從作者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個現代校長髮現學校教育、管理中問題的敏銳性和判斷力;處理問題的機智;善於把握教育時機和管理時機;具有吸引人、影響人的形象和魅力。這就是一個校長管理學校的智慧與藝術。

  “誰敢,就贏!”他敢,他就贏!這樣一個校長不僅讓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感動,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教育的新希望。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以學生為本,塑造他們美好的人生,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可這一切是透過教師來完成的,正如文中所說“一位教師,在校園裡、課堂上,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可以春風化雨,也可以‘近墨者黑’”。所以老師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但是,有多少人能想到老師的作用是如此重要呢?文中舉的幾個例子深有感觸,一位心情不好的老師是上不好課的,所以有時覺得做老師特難,所以文中最後一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我們今天的學校管理者都應該善待我們的老師”真是說到我的心坎裡去了。能如此深刻地瞭解教師,參透教育的人目光是深邃的,思考是充滿智慧的。

  強調學生為主體,學生為中心的時候,確實我們也要考慮到把教師放在什麼位置,李老師認為:當強調學生在主體、學生中心的時候,我們應當把教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因為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沒有壓力不行,僅有壓力不夠”對一個從事著塑造人這一崇高職業的教師來說,如果他的動力不是來自於熱愛,而僅僅是來自於壓力,這樣的結果是可怕的。在教師沒有感到幸福的校園裡,學生還會好到哪裡去呢?當你做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之類的噱頭以後,隨之而來的是怎樣把豪言壯語變為現實,這才是教育的本質。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才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說“學生第二”,就意味著教育或者學校應該首先關注的是教師,因為學生的健康、學生的幸福、學生的成長??是以教師的健康、教師的幸福、教師的成長??為前提條件的!痛苦的教師哪怕要給予學生瞬時的幸福感都是極為困難的,倘若這種痛苦感不幸演變為職業的生態,那是教師的不幸,更是學生的不幸。有人會說,教師作為教育者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必須無條件地保證學生的幸福成長。這樣說,無異乎把教師神化了。

  “終點思考”讓一個已經是兩個孩子媽媽的楊瀾以內涵和氣質贏得觀眾,讓一位校長提高了教師的素質,張揚了教學個性,由此培養了有個性的學生,帶動了整所學校的發展,也成就了他自己。

  曾經對學生忙於“為四十歲做準備”而困惑,今天明白瞭如果你打算“不像一般的人一樣生活”,那你必須“學會終點思考”。於是我問自己:“我終點思考了嗎?”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我總是隻顧眼前,很少考慮多少年後我想幹什麼,達到什麼程度,要完成些什麼??因為總覺這是很遙遠的事情,想來也無用。 生活也是波瀾不驚,不想後退,也不圖進步,更不想做出什麼驚人的事情來,真是平淡而又知足,正如文中所說“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不是遲遲不肯出發,就是出發之後中途又猶豫不決,或者眼瞪眼地看著時機與自己交臂而過,永不再來”。我想,為了將來不留不太多的遺憾,為了自己有更多的進步,還是要“學會終點思考”。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是我追求的目標。有人說“優秀是一好習慣”,而好的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學生第二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