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勞動法> 勞動法第二章節講義

勞動法第二章節講義

勞動法第二章節講義

  第二章 勞動法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勞動法的產生

  填空:勞動法產生的社會基礎是 。 (勞動關係)

  勞動法的產生——19世紀初期的工廠立法

  產業革命以後,大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大批勞動者進入工廠,社會上形成了僱傭者與被僱傭者兩大階級,雙方有各自獨立的經濟利益。對這種僱傭關係,初期在法律上沿用“僱傭自由”原則。這種原則的適用,導致僱主可以隨意延長工時,減少工資,勞動條件惡劣,必然引起勞工的不滿和反抗。在19世紀初,為穩定社會秩序,在一些國家,開始頒佈勞動法規,這種法規在某種程度上開始限制僱主的剝削,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勞工條件。歷史上這種法規的出現,應該是勞動法的產生,不過當時是以“工廠立法”的形式出現的。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勞動法規,是1802年英國議會頒佈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該法規定了英國紡織廠18歲以下工人每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禁止18歲以下工人晚上9時至翌日5時之間夜班工作。當時英國工廠的工作時間一般在15、16小時,因此該法的頒佈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進步。19世紀初期的“工廠立法”雖然適用範圍很小,但畢竟是改善勞工條件的立法,這種法律與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勞工法”有本質的不同。繼1802年英國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之後,歐洲一些工業化發展較早的國家,也開始制定了改善勞工條件的法律,如瑞士、德國、法國等等,先後制定了有關限制工時、改善童工勞動條件的法律。

  勞動法產生的原因

  自19世紀初期開始,在一些國家陸續頒佈了勞動法規(工廠立法)。這一時期勞動法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勞動法產生於大工業時期是“人類理性”的體現:由於資本主義“僱傭自由”原則、“自由放任”政策的適用,國家對勞僱關係不干預的結果,導致僱主隨意降低工資,延長工時,勞工條件不斷惡劣下去,一些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等提出改善勞工條件,限制剝削,這些活動促進了勞動法的產生;

  2、勞動法的.產生也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資本主義機械工業的發展、提高,對生產條件在客觀上有一定要求,如在煙霧瀰漫的生產車間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為此客觀上要求有一定的勞動條件,國家需要透過法律改善某種勞動條件;

  3、勞動法的產生是資產階級國家緩和勞資矛盾,協調勞僱雙方的利益關係,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的需要,這個因素是勞動法產生的主要因素。

  填空:1935年美國頒佈了《勞資關係法》。

  初期勞動法的特點

  1、初期的勞動立法,多數是從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開始;

  2、初期的勞動立法,適用範圍很小:有的國家的勞動立法只適用於較大的工廠,並未普遍適用;

  3、初期的勞動立法,雖然法律規定了對某些勞動條件的改善,但一般缺少監督條款、責任條款,沒有明確的監督檢查機構,因此初期的勞動法,很難真正得到實施。

【勞動法第二章節講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