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

  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也是教師關注學生成長的教育方式,那麼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有哪些?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一】

  我班幼兒很喜歡到建構區遊戲,搭建水平也比較高。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挖掘幼兒潛能,我引導幼兒和同伴一起設計草圖,然後按照草圖進行搭建。在搭建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學習、運用和鞏固了數、量、形、比例、對稱、力等相關概念,發展了空間知覺,而且培養了做事的計劃性、目的性以及同伴間的合作意識,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月9日

  今天參加建築遊戲的是尤尤和永基,這是兩個建築能力非常強的孩子,但是兩個能力強的孩子合作能力較弱,經常發生爭執,誰也說服不了誰。

  我在遊戲開始時對他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你們要先一起商量,設計一座立交橋,然後再搭。”兩個孩子在協商後設計出了一張四層立交橋圖,遮擋關係表現得非常清楚,並估算了大概需要什麼形狀的積木,需要多少塊。看到兩個曾經互不相讓的孩子能在一起認真地商量和設計圖紙,我非常高興。

  在搭建的過程中,兩個孩子遇到了難題:設計的四層橋太難搭了,因為沒有足夠數量的四種長度的積木做柱子,於是他們調整了計劃,改建了一座兩層立交橋。但是底層橋只是在地面上圍成了一個類似圍牆的形狀,既沒有高度又沒有路面,兩個孩子並沒有發現這一問題。我覺得今天對他們的挑戰已經很多了,就暫緩了這個問題的提出。

  搭建結束後,兩個孩子邊數自己實際用的積木數量邊對照自己的估算數量,發現相差很多,有一點失落。我鼓勵他們道:“事先想出需要積木的數量太難了,你們能夠按照自己的設計圖搭建出自己的橋就已經很棒了,你們在搭建時發現了什麼問題?”

  兩個孩子爭著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想要指揮燈、交通標記,這樣才像真正的馬路。”

  活動區結束時,我請他們與其他孩子分享今天的遊戲經驗,其他孩子看到他們的設計圖也非常感興趣,表示自己今後也要先設計再搭建。美工組的小朋友答應明天為他們製作指揮燈和交通指示牌。

  5月1 0日

  今天來建構區遊戲的是可可和晨旭,他們設計的是一室兩層的立交橋,也表現出了遮擋關係,但是路線被遮擋後就不能順暢連通了:原因是遮擋前的線路與遮擋後的線路發生了錯位,使得這座立交橋的馬路不十分順暢。他們的設計圖雖然比尤尤他們的簡單,但是有自己的特色:立交橋的拐彎有變化,有一個是直角,其他的角度是弧形。

  由於設計圖簡單,所以搭建起來就比較容易,他們在搭建過程中,也是把地層橋貼著地面搭,但是他們把積木放平了。這樣就形成了可以跑車的馬路。

  遊戲結束後與小朋友分享時,我引導幼兒關注:“今天馬路有什麼變化?”小朋友們說:“今天的馬路平。”“今天的馬路寬,可以跑車。”孩子們受到了可可和晨旭的啟發,表示自己今後搭馬路時也要把積木放平了搭,車在這樣的馬路上走會更安全。

  有的小朋友提出:“你們把美工組幫助做的交通指示牌放在路中央了,這樣會發生危險的。”於是孩子們又一起討論了交通指示牌應該放在什麼地方。

  5月1 1日

  今天來建築區遊戲的是新字和京文,這兩個孩子建築能力中等,但是做事認真細緻。遊戲結束後,我驚喜地發現,他們的建築學習了前面小朋友的優點。避免了前面小朋友的不足,我們在前兩天重點討論的問題,如搭路面時要把積木放平、交通指示牌應放在路邊等,他們都注意到了,看來這是兩個善於向別人學習的孩子,懂得從別人的教訓中吸收經驗,這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5月12日

  今天來遊戲的是懷瑾和雨江,他們的設計圖比較新穎,是一座單層的立交橋,但是這座橋比較長,拐彎也比較多,有6處,而且路面寬窄不同。

  看到設計圖時,我以為路面寬窄不同是因為孩子的小手肌肉動作發展得不夠好,不能把線條畫得平直以保持同樣的寬度,但當我看到兩個孩子的搭建結果後,我明白了,他們就是想搭一座道路有寬有窄的橋。兩個孩子在搭建路面時,有的路段選用兩塊積木並排搭,有的路段只用一塊積木搭建,這樣就形成了有寬有窄的馬路。

  遊戲結束後孩子們也發現了這個秘密,他們高興地說:“兩塊積木搭的馬路可以並排跑兩輛車。”“兩塊積木搭馬路。就有回來的路了。”“對,一塊積木搭的路只能往遠處跑,沒有路再跑回來。”

  孩子們的發現也令我振奮,看來他們在相互啟發下又有了新的提高。

  5月1 3日

  因為沒有足夠數量的、不同長度的積木,孩子們要建造真正雙層橋的願望(底層橋也架高不再平鋪在地面上)一直沒有得以實現。

  我提醒孩子們帶一些輔助材料來當橋墩,他們帶來了較多的大薯片桶和較少的露露桶。我想他們在帶材料時還是經過思考的,因為他們想把橋架得更高,所以較多帶來了較高的“橋墩”――薯片桶。但遊戲時孩子們卻很少用這些自己帶來的“橋墩”,這使我很苦惱。

  今天我偶然來到大一班,發現大一班的小朋友在用露露桶做橋墩,而且玩得很開心。我很受啟發,馬上請我們班的一些孩子參與到大一班的遊戲中,希望他們也能從中得到啟發,這樣露露桶、積木、薯片桶正好作為三種不同高度的“橋墩”,可以滿足孩子們搭建多層立交橋的願望。

  希望孩子們能從今天與大一班孩子的遊戲中受到啟發,更好地運用不同的材料。

  5月1 6日

  對於建築能力強的幼兒來說,總是按照自己設計的圖紙搭建有些簡單了,導致這些孩子的建築水平停滯不前,於是我給他們提出了新的挑戰:按照現成的圖片搭建。

  今天,尤尤和永基就在按照一張非常漂亮的立交橋圖紙搭建,由於難度較大。他們只是搭建了設計圖中的一個角落。他們遇到了一些問題,採取了一些解決方法:搭建雙層橋需要較高的積木做橋墩,他們沒有找到適當的積木,也沒有選擇薯片桶,而是把兩塊積木拼在一起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高度;他們想搭建較緩的坡度,但是選擇漸漸變矮的橋墩沒有成功,於是他們沒有把橋面直接接到地面,而是把高架橋的橋面與低架橋的橋面接在一起,達到了較滿意的緩衝坡度。

  看來,對於建築能力較強的幼兒,對他們適當提高建築難度,能更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但這並不等於要求所有的幼兒都達到這個水平,針對不同幼兒的建築水平,教師要給予不同的指導。

  5月1 7日

  今天,我邀請大一班的小朋友和我們班的孩子一起參加建築遊戲,孩子們的遊戲興趣更高了,他們在沒有設計圖的情況下邊商量邊搭建,合作水平又有了提高。

  這次孩子們在搭建的過程中選擇了用薯片桶當高架橋的橋柱,並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薯片桶太輕容易倒。“我們搭了一座愛倒橋。”他們說。我及時提問:“為什麼用薯片桶搭的橋愛倒?怎樣才能不倒?”孩子們忙著搭建,沒有太關心我的問題,只是更加小心地走路、拿積木,靠自己的小心保持大橋的穩定。他們用薯片桶、積木、露露桶這三種高度的物品做高架橋的橋墩以保證高架橋能漸漸變矮與地面相接。

  由於高架橋已經用了較矮的積木和露露桶做橋墩,用什麼做低架橋的橋墩又成了一個難題。孩子們在商量後,還是選擇了用積木當橋墩,這次是把積木放倒了用積木的側面當橋墩。但又出現了新問題:孩子們想讓自己的低架橋也能漸漸變矮,與地面自然銜接,但是沒有更矮的積木做橋墩。在探索一番後,他們選擇了用積木當橋墩,這次他們把積木放平墊在了路面下,這樣無論是高架橋還是低架橋都有了不同的高度,都有了較緩的坡度與地面相接。

  遊戲結束後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怎樣讓薯片桶變得更結實,他們提出可以在桶內加一些重物,以保持薯片桶的穩定。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二】

  我們班開設了樂樂超市,就在開張的那一天,孩子們幾乎都爭搶著到超市去玩,於是我就招呼他們到超市裡來購物,每個孩子都很興奮,一進超市就把我當時說的規則意識放在了腦後,紛紛走進超市購物。這一下子超市裡擠滿了人,為了購買到貨架上的商品,在遊戲的一開始便出現了“搶購”的現象,這時在搶購中把貨架都碰翻了,貨物散落一地。旁邊的佳迎由於一次性購買的物品過多,在擁擠的過程中東西掉了一地。頓時整個超市就亂作一團。見到此情此景我立即以商店服務員的身份介入遊戲,建議顧客們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商品,不要為了搶購而爭搶,在超市內不能打鬧,另外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在超市這才恢復了平靜。

  【分析】

  1、由於是超市第一次開張,激發了孩子們很高的興趣,超市的空間小,進入的顧客多,貨架擺放窄,導致顧客擁擠推翻貨架的事情發生。

  2、孩子們在超市中會得到生活經驗。但是,要遵守在超市裡制定的'規則意識,幼兒的經驗僅僅只是平時跟父母去超市而獲得的一些經驗規則,因此在遊戲時幼兒由於規則意識不明確,出現一次性購買的物品過多。

  3、超市出現亂成一團時,有老師的介入,耐心地引導幼兒,使幼兒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儘管活動是以自主的形式為主,但教師要是參與進去會使遊戲更加有趣,更加好玩。當幼兒在遊戲中產生意見時,教師也能及時發現解決,正面引導。教師應該是一個觀察者和引導者,在遊戲過程中,要把握好時機,適時地介入指導。

  【指導策略】

  遊戲中出現“爭搶” 物品事件,是因為孩子在超市內的規則意識淺薄,物品的單一化,建議可以在超市裡多投放一些相同的物品,這樣就能避免出現爭搶的現象。由於超市內顧客較多,空間有限,可以適當的擴大超市空間,以免產生擁擠現象。並且在顧客來購物時,教師可以介入或者選出超市管理員,維持一下超市的秩序,也適當的給顧客一些意見,這樣顧客就不會盲目的買東西,也不會由於東西太多都散落一地。在遊戲結束後,根據超市裡發生的現象,可以組織幼兒討論一下超市的規則,將討論出來的規則畫出來,並將其貼在超市裡,提醒顧客遵守規則。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三】

  日期:xx 責編:須幼

  觀察教師:別亞利

  今天我們班開放的生活區角有三個:一是角色區的“杏桃小廚”;二是美工區的“我會做食物”;三是生活技能練習的區角“我能行”。根據今天上午孩子在這三個區域的遊戲表現,我將從各個方面來進行反思。

  一、杏桃小廚

  “杏桃小廚”的創設就是來源於孩子在家經常見到爸爸媽媽做飯、做菜的場景,並對做飯活動感興趣,願意嘗試做一做。因此,本區角的遊戲目標我這樣定位:1、嘗試用撕、切的方法制作簡單的食材,並練習用翻炒的方法制作食物。2、會正確使用炊具,嘗試把做好的食物倒進容器裡,儘量不溢位。3、在炒炒、做做的過程中體驗勞動的辛苦及遊戲的快樂。

  在“杏桃小廚”中,我們投放了鍋、碗、鏟子、勺子以及湯圓、麵條、荷包蛋、豆子、調料等。主要是考慮孩子年齡小,從他們經常看到的入手來讓他們進入角色,在活動中孩子都是自主選擇的,有兩個孩子特別專注,另外兩個孩子表現一般。對此我進行的思考是,投放的材料成品過多,半成品比較少,以後在材料投放時可以多增加對半成品材料的投入。最後透過老師的提示,孩子們自覺地進行了分工,這樣有的孩子做材料,有的孩子炒、煮粥等,孩子之間萌芽了合作,以後還要在這方面加強。我的目標一基本達成,不過在孩子撕的這方面需要加強。目標二達成度也可以,不過在盛入容器裡這方面可以著重培養。目標三從孩子的表現來看,目標已達成,孩子在吃飯時撒飯、倒飯的現象越來越少。在以後這個區角投放材料時要多投放點半成品,讓孩子嘗試自己去做。

  二、美工區:我會做食物

  美工區主要是透過“我會做食物”的主題,讓孩子在看一看、剪一剪、畫一畫、做一做中,增加對各種水果、蔬菜等食物的認識。因此,遊戲目標為:1、觀察圖片,認識常見的水果、蔬菜,並願意動手畫一畫、做一做。2、嘗試用團圓、壓扁、捏、搓等技能用橡皮泥製作簡單的食物。3、願意參與活動,並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制作的樂趣。從今天孩子在美工區的表現,我做了以下思考。今天孩子有選擇橡皮泥的,有選擇剪麵條的,還有選擇畫水果、塗顏色的,每個孩子都在自己做食物的過程中享受著。有一個小女孩在老師的鼓勵下今天剪出了更加細的麵條,這對於她之前來說有很大進步,不過下次可以讓她嘗試在其他的紙上來試一試,拉開層次性。從孩子的表現來看,我認為我的目標一達成較好。對於目標二,孩子今天多采用的是壓扁和搓條,需要在團圓等方面繼續加強聯絡。目標三達成也比較好。另外,特別讓老師欣喜的是,今天我們班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出現了跨區域的交往,美工區的孩子把做好的食物送給小廚房來讓他們當做食材,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進步。在以後的遊戲中老師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增加社會性的交往,發展他們的社會性與語言表達能力。

  三、動作技能練習區:我能行

  透過日常觀察,我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參差不齊,幼兒之間差異較大。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產生深遠的意義。因此,我們抓住幼兒愛玩的天性,創設有趣的情景,設計製作各種操作材料,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為此,本區角的遊戲目標為:1、在穿珠、拉拉鍊、係扣子的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性。2、在給小動物餵食的情境中,練習正確使用各種勺子,而不讓食物灑落。3、透過遊戲,練習生活自理的技能,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增加自信心。在動作技能區義工有六個孩子在裡面進行遊戲,其中有一個孩子在遊戲時遇到了困難,比較好的是孩子遇到困難知道尋求幫助,這是特別好的。目標一一個孩子在拉拉鍊過程中遇到困難,說明平時自己嘗試的機會少,所以這個材料對孩子來說很有意義。目標二達成度也比較好,孩子在揀豆豆時我們投放的是三種豆豆,我們班的夢琪小朋友告訴我說在家她都是揀兩種豆豆,但是今天她用三種豆豆進行揀時,做的也特別好,不過速度可能不是很快,但這就是進步。另外平時我們的切水果都是進行簡單的切,而在今天的遊戲時讓孩子對它進行了簡單的分類,雖然孩子在分類時出現了一點錯誤,但是在老師的介入下可以很快的進行更改,所以還要探究材料的多種玩法,不要單純的一種材料只有一種玩法。孩子在這個區角活動中在自己的努力下,提高了自我服務的能力,增加自信心,所以我的目標三也達成。

  雖然今天孩子在遊戲中專注度還很不錯,但是對於材料的投放也有以下不足,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改進。

  一、在材料投放時要有選擇性,不是越多越好,可以用投放成品與半成品的方式拉開層次性。

  二、在遊戲之前要介紹新材料,同時在遊戲時加強對新材料的指導,這樣孩子可以更好的探索新材料的玩法。

  三、要透過環境的佈置來發揮隱性材料的作用,如: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的,收放玩具的位置可以以圖片的方式來提醒。

  在這次對小班生活區角課堂觀察中,我收穫很多。非常感謝我的領導給我的機會以及同事們給我的建議,讓我更加清晰的明確了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多的關注孩子,從孩子的年齡特點投放適宜的材料,促進孩子的發展,也讓我成長的更快。

  

【中班教師區角觀察記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