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技> 生物科技活動對教育的影響

生物科技活動對教育的影響

生物科技活動對教育的影響

  開展生物科技活動對鞏固加深理解課堂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加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方面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接下來小編蒐集了生物科技活動對教育的影響,歡迎檢視。

  一、開展生物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外生物科技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中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

  選擇生物科技活動的課題,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力爭做到課題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例如,針對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環境問題,組織學生調查學校附近的環境保護情況,在調查過程中,同學們根據當地的情況收集了當地關於空氣質量的報道,以及有關治理空氣汙染和水汙染的報道;調查了農田或菜園中施用農藥和化肥的情況,重點了解施用農藥的種類和毒性;瞭解了當地汽車尾氣超標情況及為治理尾氣超標所採取的措施;走訪了學校附近的工廠和餐館,瞭解了這些單位產生的廢氣、汙水和固體廢棄物及其處理措施。調查完成後,對調查情況做出調查報告,在班級內報告調查結果和提出建議,經過討論彙總,對當地的環境質量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評價,並提出改進當地環境保護工作的書面建議。這項活動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們還結合初中生物課的教學,開展課外採集動植物標本的活動,同學們興趣高漲,積極參與。使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生物科技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樂於探索自然界的無窮奧秘。

  二、開展生物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養

  生物科技活動是需要動腦、動眼、動手的活動。透過生物科技活動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提高多種能力,受到了科學方法、科學思維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錘鍊堅韌不拔的科學精神。

  在校園周圍的田野林地有很多生物資源,我們在每年六月份組織學生到校外去採集植物標本。捕捉昆蟲標本,同學們興趣盎然,路邊、田野的小草、林地的樹木,草叢中的昆蟲、蜘蛛等小動物,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細心的觀察各種植物的生長環境,認真研究植物各個器官的形態結構,認真觀察各種小動物生活習性、形態結構等特點,並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對照加深理解。將採集到的植物、昆蟲經過整形、壓幹、上臺紙等一系列過程製成臘葉標本和昆蟲標本。切實掌握了植物臘葉標本的製作技術和昆蟲標本的'製作技術。提高了動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組製作的標本,作為直觀教具在課堂上運用,也促進了課堂教學。生物科技小組的同學還飼養了蝸牛、蚯蚓、河蚌、金魚等,以觀察軟體內動物、環節動物、魚類的形態結構特徵。同學們還觀察到了蝸牛的生殖。透過查詢資料同學們還知道了蝸牛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透過觀察知道了蝸牛的生殖過程。蝸牛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的動物。蝸牛的生殖器官位於頭部觸角的稍後處。生殖季節,蝸牛的生殖器官向外突起,在寂靜的黎明或黃昏時間,兩隻蝸牛的長觸角互相摩擦,身體前端互相交叉,完成異體受精。蝸牛的受精卵大小如紅豆,外包有卵膜、白色。若將完好的受精卵放入裝有沙土的塑膠袋或罐頭瓶內,卵上蓋以溼紗布,並保持紗布溼潤。容器口蓋一塊玻璃板,在室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約經7d—14d卵即孵化成小蝸牛。同學們透過飼養和觀察瞭解了蝸牛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和生殖,並寫了觀察日記。透過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針對“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觀察效果不好的問題,組織學生對此實驗進行了改進,同學們自行設計,分成小組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比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小組學生提出對固定方法進行改進,把教材中的“捆式”改為“夾式”。將兩根鐵絲互相擰在一起,在不同位置預留三個較大的孔用來夾種子,這樣改進易固定種子,可反覆利用。有的小組提出增加對照試驗,把兩組實驗增加為四組,第一、二兩組使用完好的種子,第三組使用煮熟的種子,第四組使用不完整的種子。然後將第一、三、四組放在溫暖的地方,第二組放在寒冷的地方讓其萌發。然後將萌發情況作對比,最後分析、討論、總結,得出種子萌發條件。透過這些活動,使同學們受到了科學方法的訓練,學會了觀察、分析、對比、綜合等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嚴謹求實、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以及不怕挫折、勇於戰勝困難的科學精神。

  三、開展生物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

  課外生物科技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透過野外實習和參加生產勞動,學習一些實踐技術,使學生在實習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

  接受義務教育後的農村青少年,大多數將直接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因此要非常重視對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培養,使他們畢業後能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此,在課餘時間,組織科技興趣小組到大棚去學習大棚蔬菜栽培技術;到食用菌栽培專業戶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到果園學習果樹嫁接技術等。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得了一定的勞動技能,有了一技之長,而且也使他們看到生物科技在農業、林業生產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他們從自己的勞動成果中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到勞動的光榮,受到了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教育;進而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感情,以及改變家鄉面貌的強烈責任感。

  四、開展生物科技活動,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課外科技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教育的契機,教師若能及時點撥,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市地處松花江沿岸,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我們抓住這一有利條件,開展課外生物科技活動。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小組,開展對我市境內松花江沿岸植物資源的調查活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星期天、節假日走遍松花江沿岸的廣大地區,觀察記錄、採集植物標本。根據調查情況,寫出調查報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既看到了家鄉豐富的植物資源,又領略了松花江沿岸的秀麗風光,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保護自然資源,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生物科技活動對教育的影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