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教學相長之作文之淺見

教學相長之作文之淺見

教學相長之關於作文之淺見

  題記: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引自《禮記·學記》

  在前面兩篇文章的基礎上,我們繼續探討關於寫作的一些基本問題。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讓我深刻地意識到,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首先是最好的學生,他或她,能首先率先垂範地步入學習中,並投入全部的精誠與熱力,這樣,也只有這樣,他或她才能先於孩子們,發現問題,並在與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做到正確地探究問題並行之有效地解決問題。

  而教育教學的過程,說得更宏觀一點是成長——大教育;說得更微觀一點,還是成長——這便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而貫穿其始終的則是學習,頑強的、鍥而不捨的學習。

  因為在教育的過程中,教與學的雙方,都在力求向上,亦即在探求真知的過程中,力求趨向真善美,使得心靈得到長足的發展,從而見證成長的魅力,而這份成長,既是心靈的,又是智慧的,更是道德的。

  那麼,怎樣才能真正的達成一份圓融與契合呢?那就是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真正急孩子們所急,想孩子們所想。尊重孩子的一切情感,哪怕是暫時的懵懂、暫時的愚鈍與無知,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道理。而真正的理想、道德、意志、智慧的花朵,無不是在愛心的育化與催生下完成的。寫作也概莫能外。

  讓我們永遠銘記,孩子的心靈永遠是最好的土地,師者的神聖就在於讓最看似無望的廢墟,建築起崇高的精神大廈。而當一座無法預言、無法想象的人文建築拔地而起的時候,我們便會豁然發現,我們的精神也在其中熠熠生輝、光彩奪目!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會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極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會知道它的好處。因此,透過學習之後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透過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後才能夠自強。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

  一個好的教師,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質,和孩子們一起互動,一面指導學生,一面研究學問,一面改造自己,在育化孩子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如果老師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

  記得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一段關於教師的論述,大意是,一個不倫不類的教師,被學生鄙夷,是天下第一尷尬事。而一個不長進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樂於教人的。

  孩子有許多新生的夢想,有許多充滿智慧的火花,“後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氣話,而是一位教師受了大眾的蓬蓬勃勃的長進的壓迫之後,對於自己及一切教師所提出的警告。對於我們只有不斷的追求真理才能避免陷入這樣的恐怖。

  而一個成功的教師,一定是不斷探索新知,不斷勇於向前,他或她力求走在時代的前頭,走在學生的前頭,高擎著真理的火炬,用心靈的光芒照耀著學生前行的道路,因為他或她深知,一旦停頓下來,孩子們便陷入黑暗與混沌之中,就連自己也會迷失在曠野……而師道之可敬可畏正在於此。

  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惟其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惟其誨人不倦,才能感受到時光的壓迫,感受到真理的壓迫並因探索而為之豁然開朗。

  另外,請我們時刻不要忘記,孩子的力量,正是他們推動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前行,在任何一個行業中,也沒有教育令人感到空前的壓力和空前的震撼啦,因為每個孩子的心靈就是一個宇宙,有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探索;每個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座寶庫,有無窮的寶藏,等待我們開發。所以,讓我們向小孩子學習,學習他們的靈動、學習他們的活力、學習他們的純真,當我們迴歸到一顆赤子之心的時候,便是真善美降臨人間的時候……

  而寫作的使命,便是為生命立言,為時代吶喊,為正義鼓與呼!為真理樹碑立傳!!!

【教學相長之作文之淺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