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淺析多媒體課件版面設計

淺析多媒體課件版面設計

淺析多媒體課件版面設計

  一、和諧美:形成多媒體課件版面視覺美感的基礎

  要想使一個課件的版面能給學生愉悅、親切的視覺美感,那它必須是和諧的。如果某一部分過分地突出,而忽視了其他部分,課件版面的美感就會大大減弱,就不會讓人產生沁人心脾的審美愉悅。像比例、疏密、色彩的和諧以及標題與正文、圖片與課件版面、裝飾手法和留白等一系列的和諧,都是課件版面的設計者在工作實踐中力求做到的。

  (一)比例的和諧處理好課件版面的比例,會產生動人的效果。課件的製作是在軟體提供的一個規定的面板內進行的,其比例是4:3,與顯示屏的長寬比相吻合。而生物學家發現,人類雙眼的視角最佳比例為16:9,在這樣的比例下形成的視覺衝擊最為逼真、強烈。因此,版面中各單元的長寬比應以16:9的比例為宜。但這並非唯一的選擇,還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處於豎和橫的長方形間的正方形,給人以樸素、公正、客觀的感覺,適用於豎和橫大致相等的圖片;1:2的形式表現出的是一種文雅、高尚的風格。此外,還有2:3和5:9等良好的比例形式。人類的感覺器官是依據自然規律及自然界的生活條件形成的,因此,自然界最重要法則之一———萬有引力定律也會被我們的視覺系統所顧及並因此產生視覺誤差,如高與寬完全相等的長方體,其正方形的一面使人感覺並不是正方的,而是略顯寬了一些。另外,對於課件版面來說,重要的視覺中心,也有類似現象,它比“幾何中心”略高一些,位於版面自下而上5/8的區域。而幾何中心給人的感覺是顯得略低了一些,只有視覺中心才是舒服的,才能夠符合美學上的要求。

  (二)疏密的和諧俄國現代繪畫創始人康定斯基說:“平面是活的,是有呼吸的……”,[1]在平面上高和低之間存在著感覺上的細微差別,上半部分使人產生輕鬆、飄動和自由的想象,下半部分則給人以完全相反的感覺:壓抑、束縛、受限制,但是穩定、沉重。這種高與低的感覺差別是人類眼睛在平面上受到萬有引力(重力)的影響形成的。左和右這兩個部分也給人以類似的感覺:左半部分感覺輕鬆、流動和自由,右半部分感覺緊密、沉重和固定。這在於人的眼睛感到從左到右的運動是自然的,如閱讀、書寫等,這種條件反射也帶到平面上來了。有時受內容的制約,會感覺空間很擠,特別是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1卷狹小的空間。克服擁擠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採用“疏-密-疏”的佈局,這符合人的視覺習慣,可以使學生處於一種既不感到疲憊,又渴望受到刺激的舒適狀態。“密”的關係給人緊張、窒息和厚重之感,而“疏”則給人一種空間、輕鬆和秩序之感。這兩種關係的.互動才能產生和諧的氣氛。如果把空白單純地看作空白,它與疏密相聯絡,它自身的形狀、大小、方向和運動的比例關係決定著課件版面設計的深度和質量。沒有空白,也就沒有了文字和圖片。空白就好像繪畫中的背景和建築物的環境,它有著烘托和加強主題的作用。如果把空白看作“留白”,將“空白”拿來用在課件的版面之中作為一種設計元素,則它又與文字和圖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在滿目的文字、圖片之間有意留出的空白,意味著文與文、文與圖之間的空間轉換和節律的停頓,創造了一種疏落有致、清新宜人的意境,讓學生的感官有一個短暫的休憩,甚至可以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奇效。

  (三)色彩的和諧色彩的和諧首先是色彩與人的和諧。和諧的色彩使人愉悅,同時也是形成課件版面和諧的重要因素。心理學研究表明,色彩能夠影響人乃至動物的情緒。[2]比如淺藍色、淡黃色和橙色能使學生精神集中、情緒穩定。尤其是橙色,能產生活力,還能減少同學之間的對立情緒。但橙色也最容易引起食慾,在飯前的課堂上應控制應用。色彩的亮度也會影響人的心理,暗色會使人覺得沉重,亮色會使人覺得輕鬆。如黑色具有鎮靜、安定的作用,在課堂上使用會產生催眠的副作用。色彩的純度也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淡的會使人覺得柔和,深的會使人覺得強硬。如讓發怒的人觀看粉紅色,情緒會很快冷靜下來。此外,色彩的和諧還要求各個元素之間的搭配和諧。在課件的彩版設計中,標題與正文之間字型顏色的搭配,標題與標題之間字型顏色的對比,正文文字的顏色與底紋顏色的對比,都有一個色調是否和諧的問題。和諧的搭配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同色搭配,即在課件版面上使用同一種色系的顏色,只在明度方面進行處理,如深紅、淺紅、粉紅等最和諧;二是類似搭配,也就是使用色環上相鄰的顏色,或者使用明度、純度相近的色彩,如白與黃、橙與紅等,這是目前最主要的用色方法;三是補色搭配,即採用強弱對比的方式,課件版面以一種顏色為主,配色則使用低純度的其他顏色。在圖文編排的實際操作中,標題和文字的顏色往往可以從該版照片的主色調中抽取,這樣會非常和諧。另外,在課件版面中出現兩次以上的色塊能產生節奏感,給人以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因此,課件版面中一種色塊應出現兩次以上並彼此呼應、形成聯絡,從而把課件版面色彩打造成有機的整體。

  二、韻律美:形成多媒體課件版面視覺美感的亮色

  優美的藝術,必然具有優美的韻律。缺乏韻律的作品,必然呆滯僵澀,難脫平庸。所以說,韻律是藝術的一種基本表現方法,是所有藝術最基本的力量所在。韻律之於藝術,不僅是外形,更是生命。如人類生活中的走路、划船、打夯等都是以韻律為基礎的,正是由於這些千萬次重複的動作,人類獲得了一定的條件反射,因此,產生對韻律的欣賞情結。但韻律不是簡單的重複,它要求有組織、有變化的相互交替。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文章,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勝、耐人尋味,課件的版面設計亦然。這不僅是指版式設計流暢、富有動感,更重要的是編排的內容也要饒有趣味,既有相得益彰的互補,又有對立統一的矛盾,使對抗的雙方統一起來,從而創造出一種優美的藝術情調。多媒體版面的韻律美是透過造型、裝飾、色彩等體現的,以表現出一種大小、高低、曲直、明暗、虛實、動靜、素麗、體量的有序變化,從而形成多媒體版面的韻律美。標題的精心製作、正文的詳略得當、圖片的清晰有味和裝飾的可圈可點,使得整個課件版面充滿靈性、詩意和節奏美,能更明確、更完整地體現版面的統一性和整體性,能夠加強人們的視覺印象,使人獲得完美的視覺感受。總之,任何藝術形式都離不開韻律。從一定意義上講,韻律對藝術作品的成敗與高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立體美:形成多媒體課件版面視覺美感的重心

  報章雜誌的版式如果呈現明顯的層次感,不僅能夠方便讀者閱讀,同時也能提高版面的美感,令版面錯落有致,構成立體美。多媒體課件版面的複雜程度雖然不及報章雜誌,但也有部分版面是由多個元素構成的,因此,多媒體課件也必須考慮版面的立體美。層次性對一個課件版面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直接體現老師的教學意圖,形成視覺中心,同時也能讓學生順利地找到其所需要的資訊。課件版面某一區域性的強勢越大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吸引力最大的就形成一個視覺中心。人們在欣賞一個畫面時,都會遵循這樣的次序:先通觀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全畫,產生總體印象後,視線便會迫不及待地停留在畫面上的某一處,即畫面的視覺中心———畫面的強勢所在。然後,視線才會移動,看遍全畫。之所以有這樣的次序,是因為從眼球的生理構造看,只能產生一個視焦,欣賞作品的過程就是視焦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透過版面各個區域性按強勢大小的依次排列來加以引導,課件版面各個區域性按強勢大小依次排列所呈現的次序,叫“區序”。“區序”體現出一個課件版面的層次,引導學生的視線,從而構成課件版面的立體性。色彩能更直觀地傳播視覺資訊,可以吸引幾米之外的學生的眼球,形成課件版面強勢。同時,透過色彩關係,能較好地處理課件版面全域性與區域性、區域性與區域性的關係。另外,透過色彩明度的對比、純色強弱的對比,可以明確視覺層次,引導學生的視線,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按老師的要求,先看什麼、再看什麼、最後看什麼,以視線的流動形成課件版面的層次美。黑白版面同樣也可以用黑白灰色塊的和諧搭配,豐富課件版面的色彩與層次,使平面凸顯出立體美。此外,文章的長短、圖片的大小以及字型、字號、線條、網紋也是體現版面層次的重要手段。在多媒體課件版面的處理中,可以對重要內容或重要區域,以彩色突出強勢。同時,淡化其周圍的色彩氛圍,相鄰內容或不重要的版區不做彩色處理,形成中心內容與其他內容的色彩反差,形成立體美。從整體上看,還要注意題文關係上的顏色反差;背景和前文的對比儘量要大(絕對不要用花紋繁複的圖案作背景),以便突出主要文字內容,從而達到既突出顏色部分的強勢,又不失整體的清新俊秀之美的目的。

  四、簡潔美:多媒體課件版面視覺美感的最高境界

  複雜的版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難度,上文講到的層次性就是降低閱讀難度的一個有效手段。版面編排的一個主要原則就是“排斥繁瑣、追求簡單”。這不僅方便教師編排,更主要的是方便學生閱讀。因此,簡潔應以“易讀”為宗旨。首先,要把握好裝飾的“度”。古人有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可見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的、清爽的。課件版面的裝飾亦然,應力求適度、力戒奢華。一節課45分鐘,無論是對教師來講還是對學生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不能不珍惜這珍貴的每一秒。這要求老師在設計課件版面時必須非常重視降低學生閱讀的“費力程度”,減少課件版面的裝飾性元素,讓學生輕鬆閱讀。使課件版面簡潔、易讀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文字、標題的橫排。有些教師在一個課件版面之中喜歡採用橫豎兼有的排列方式,追求一種變化的美,但為了方便學生、尊重學生的閱讀習慣,最好採用橫排方式。線條的使用也可以幫助學生閱讀,乾淨的直線是最能體現這種力量的手段。一般來講,花邊對文字閱讀有很大的干擾,故應盡最大可能少用花邊。其次,還要把握好用色的“度”。簡潔的色彩會使學生產生興奮之感又不至快速疲勞,以愉悅的心情完成閱讀。色彩可以透過視覺對大腦形成刺激,色彩刺激作用停止以後,它的影響並不立刻消失,會形成視覺後像,使記憶效果大為改善。[3]有研究表明,色彩的記憶效果是黑白的3.5倍,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彩色版面較黑白版面更加吸引人,因此色彩的使用非常必要。有些教師(高校的居多)擔心色彩搭配不當,製作的課件僅比黑板多了幾幅彩照,這就有違使用多媒體的初衷。但大多數教師特別是中小學老師(女性居多)的色彩運用則走入了另一個誤區:僅憑喜好在課件版面上隨意塗抹,標題、正文五顏六色,色彩運用毫無章法,課件版面上既無重心,也沒有主色調,就像在百貨公司瀏覽各種花色的面料一樣,這樣的課件極易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一個簡約的課件版面應謹慎而少量地運用純色,多用複色和次純色,如粉綠、湖藍、鈷藍、淡黃等。100%的飽和度的純色如大紅、檸檬黃、翠綠、鮮藍等,鮮豔強烈、明確易記,具有一定的力度和硬度,運用得當,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純色在課件版面中的大量使用,也會使課件版面顯得過分刺眼、生硬,從而失去美感。此外,還應多使用自然的色彩,儘量避免自調色彩,造成色彩渾濁。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提出,“文附質也”。[4]也就是說,內容是由形式決定的,形式服務內容,無論形式有多重要,它都是為內容服務的。看到美的形式就想拿來,不問內容是否需要,是多媒體版面設計初學者的通病。如果僅僅著重於形式的出奇,不管內容需不需要,動不動就把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往上搬,學生的眼球倒是被這些表象吸引去了,但分散了對內容和內涵的注意力,影響了內容的準確表達。造成內容為形式所累,受到形式的損害。產生這種結果,問題不在形式,而在運用形式的人。當然沒有一個好的形式,也不可能更好地為內容服務。這就要求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這樣的版面才是最好的版面。《讀者》美編高海軍在設計該雜誌的版式時,總是先認真地通讀全文。文字與美術是不能分開的,只有兩者完美結合,才算是完整的版式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文字的力量要用版式來體現,有時候文字所不能表達的東西要靠版式來完成。高海軍認為,自己設計版式時,其實是在宣洩自己的“讀後感”。這對我們多媒體版面設計極具借鑑價值。多媒體課件的每一個版面就像一幅畫,應有其獨特的神韻。因而,探求課件的版面美應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自覺追求。

  參考文獻:

  [1]蔣文彬.色彩的心理影響及其在課件設計中的運用[J].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6):114.

  [2](俄)康定斯基.論點線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13.

  [3]趙雪峰,邱愛軍.教學網頁色彩設計中的心理屬性[J].廣西輕工業,2007(3):74.

  [4]周振甫.文心雕龍譯註[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46.

【淺析多媒體課件版面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