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範文

  《中國文化史導論》,作者錢穆。本書以文明、文化兩辭為主幹,以時間、空間為軸心詳細論述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其中亦不乏中、西兩方文化的對比。此書寫於抗日戰爭時期,彼時國內征戰不休,民心惶惶,隨著外來勢力一同入侵的,還有外國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極度低落或許也是錢老著述此書的原因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1】

  大二時一次去圖書館,偶然看到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化史導論》,出於錢穆的大名我就借來看了,但是發現當中的《弁言》寫得非常好,這次閱讀讓我對文化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於這樣的理解,下意識地想到一個問題:古代中國的文化能以文明的形式傳播世界,而當代中國的文化為何失去了古代的生氣?

  首先,引用論述《弁言》內容,闡述我的理解:

  1、“文明、文化……此二詞應有別,而國人每多混用。大體文明文化,皆指人類群體生活而。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文化偏在內,屬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傳播與接受,文化則必由其群體內部精神積累而產生”“文化可以產生出文明來,而文明卻不一定能產生出文化來”錢穆先生闡述了文明與文化的含義,並且論述了兩者之間的差異和彼此的關係。由這段內容可以看出,文化是各個國家或民族特有的,是文明的根本,而文明只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所以一種文化只能傳播到別的地方,以物質的形式成為那個地方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那個地方的文化。簡而言之,就是對於異地文化只能發展,不能創造。

  2、“要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發展性和文化必須刺激,非刺激無以使中國文化得到承古開後的發展。”透過這一點可以看出文化的發展在完整的基礎上,需要不斷髮展,而發展的源泉源於刺激。這裡的刺激我理解為外部攻擊性刺激和內部融合性刺激,比如近代西方科技就是攻擊性刺激中國文化,而中國內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內部融合性刺激。文化就是在這種刺激中獲得發展和壯大的。

  其次,當代中國文化之弊漏及我的想法:

  1、 當代中國錯將文明當文化。其實仔細分析,能夠知道,當代中國人認為中國是文明

  古國,所以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甚至有些妄自尊大者認為世界文明源於中國。其實,我覺得中國文明那是屬於中國古代的了。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相當緩慢,相反外來文化對中國的衝擊不僅使中國文化相形見絀,反而連文明的遺留也在快速褪色。所以不要將文明當作文化,而使自己失去危機意識。

  2、 當代中國對文化重視程度太低,文化競爭意識逐漸減退,在外來文化刺激下不僅沒

  有積極應對,反而持一種無所謂的消極接受心態。如韓劇、外國節日等對中國文化衝擊越來越大,國家雖然強調重視民族文化,但是由於本身已經缺乏競爭意識,所以當代中國文化危機越來越嚴重。解決的辦法只有面對刺激,重新審視中國文化,認清文化形式,重視文化發展。

  3、 解放階級文化思想束縛,結合現實推動符合當前中國國情的文化建設。現代社會,

  文化更多要在思想上創新,當代中國如果要推動文化的發展,必須擺脫階級文化思想,大膽接受先進文化,將這些有利外來刺激當作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動力。如探索民主思想,追求個性解放等。

  綜述,錢穆先生對文化的闡述,讓我不僅對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更讓我對當代中國文化有了一次新的思考。我的.結論是,如果認為文化不重要,那麼重要的文化就會讓你知道它有多重要。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2】

  如今西化嚴重,誠然中國文化或歷史當中確有不堪之處,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個問題,即: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其自信心不斷在降低,對中華文明自身的認同感不斷在降低。我們自認為缺乏信仰,是由於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曾走過的路產生了懷疑,對我們的根源產生了動搖。既然錢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脈相連,那麼須知人的一生勢必有高峰低谷不一而足 ,在遇到困境,情緒低落,而外部環境又險惡的境地下,勢必容易懷疑自己,懷疑從前的價值觀念。難道從前的推崇或信仰確然不若他人嗎?難道舉國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嗎?誠然,很有可能之前堅守的道路就是存在著誤區,但都知抱怨、發洩等負面情緒決難讓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錢老在書中所提及的:

  一、人類自身內部的天性(可理解為自身能力、才華等先天屬性)。此謂“性”。

  二、人類外部所遭逢的環境,關乎時機、地位、四周人物與事態所形成之形勢。此謂“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質與外部形勢,而選擇其動靜進退之態度。此謂“道”。

  思考上述三個方面能給人以提醒,使自身於困頓中理出大致頭緒,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無人過問。這或許是讀史其中一種意義所在。身為一名中國人已無可更改,現在學做外國人,你有多少歲就晚了多少年。鑽入這類問題,就是在說自己投胎沒有投好,無深究的意義,總的來講仍是懷疑自己,都懷疑到自己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無能推卻到出身那裡去。在這裡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話:“對你最好的你是永遠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過還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為這句話言重了,我們還不到放棄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從前,看一看自己的現在,或許能明白接下來又該向何處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貶低自身而羨慕他人,是一種逃避,逃避自身問題而告訴自己另有超脫的所在。每個人自出生便不是讓你來享樂的,這又是讀史的另一個意義: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點,也不逃避自己的問題,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學習責任與擔當,人若負重,才成棟樑。盲從他人,成為四不像倒更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人的發展是會遇到困難的,人如此,國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託在他處。曾有人詼諧地講,“從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國外”。不要看見外國的強大就認為這是定局,我們之所以在沉睡是因為在等待。

  這不是說弊帚自珍,是說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會尊重你。

  做中國人,確實是門學問。

【中國文化史導論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