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國小教師心理健康論文

國小教師心理健康論文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論文

  如何寫好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論文,歡迎閱讀收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論文

  教師的職業特徵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但大量有關教師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的研究顯示,教師群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偏低,顯著低於普通人群。當前隨著我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教師職務、職稱的終身制被打破,教師高學歷的要求和優勞優酬分配體制的建立都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些都對教師群體的心理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開展學校教職工的心理健康普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對當地中小學教師作了一次心理健康調查。

  1 調查方法與材料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方式,問卷選擇了“症狀自評量表—scl90”。共發放調查問卷800份,得到有效問卷600份。其中小學教師佔23.4%,初中教師佔25.6%,高中教師佔50.9%。透過運用spss10.0統計軟體對資料進行處理、分析,結果表明,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2 結果

  2.1 從性別來看。 男教師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5.8%,女教師的檢出率為30.3%,男教師略好於女教師。

  2.2 從年齡來看。 31-38歲年齡組有心理問題的比例最高,佔36.6%。其次是40歲以上年齡組,比例為31.6%。比例最低的是19-29

  歲年齡組,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6.6%。中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表現出顯著差異。

  2.3從教師承擔的職責來看

  2.3.1班主任教師與非班主任教師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顯著的差異,班主任教師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36.68%,而非班主任教師只有22.8%;

  2.3.2擔任高三、初三畢業班教學的教師與其他教師相比,高三教師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最高,為32.18%,初三教師為35.87%,其他教師只有26.6%。

  2.3.3擔任語數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些主課的教師或重要課程的教師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遠高於其他學科教師,其中語數外教師最高,為31.3%,自然學教師次之,為26.6%,社會科學教師為24.7%,其他教師僅為20.26%。

  3分析與討論

  從以上統計結果來看,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應引起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造成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3.1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教師勞動是一種極其複雜的創造性勞動,它的勞動物件是活生生的人,而且,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少年學生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難管教,因此使得教師工作更為艱鉅。

  3.2社會、家長過高的期待決定。由於傳統觀念的原因,社會對教

  師有著極高的期望,這種社會期待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教師的自我期待,使教師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同時,望子成龍的家長對教師的要求幾近苛刻,升學率幾乎成為衡量教師價值的唯一指標,這也使教師不堪重負,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初三高三段的教師等,檢測結果表明,這些教師有心理問題的比例遠高於其他教師。

  3.3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和深化決定。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在承擔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提高學歷層次,透過各種考試等等,身心負擔極大。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的潮流又要迎合家長確保升學率的需求,而這兩者往往不能統一,使得教師心理矛盾衝突加劇,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教師聘任制的實施,導致了教師多種心理問題的出現。

  3.4教師個體的人格特徵決定。以上是導致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一些外部原因,除此之外,還與教師個體的人格特質有關。如有的教師過於自卑,不善與人交往,個性刻板,不善調節等等,使得他們在同樣的外部壓力下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4建議與對策

  4.1社會各界和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首先,社會各界對教師不要過於苛求,大眾傳媒和學生家長不要將教師無法承擔的職責強加給他們。對教師應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以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 其次,教

  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學習和貫徹教育部2002年

  8月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在思想上要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教師心理健康和學生心理健康看成一個相互聯絡的系統,積極開展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

  4.2學校領導應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以教師為本,進行民主管理

  4.2.1學校領導要發揚民主作風,尊重、信任教師,確立教師在學校中的主體地位,為教師創造展現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條件。要加強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諧的人際關係,使教師心情舒暢地投入工作。

  4.2.2學校領導要完善學校內部的競爭機制,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老師。同時創設和諧寬鬆的心理氛圍,幫助教師將心理壓力轉化為激勵性動力,增強教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4.3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4.3.1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可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向教師宣傳心理衛生保健常識,使教師學會自我調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3.2建立教師心理諮詢中心,設立教師心理諮詢熱線和心理諮詢信箱,為有心理障礙的教師提供服務。此外,還可以藉助現代化網路技術,開展網上諮詢,為教師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4.4教師要注意自我心理保健

  4.4.1 學習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識,掌握心理調控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4.2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教師要遵循尊重、理解、接納的人際交往基本原則,處理好師生關係,及與學校領導的關係和學生家長的關係。

  4.4.3教師在產生心理問題或心理危機時,應主動向他人或心理諮詢機構尋求幫助,依靠外在力量擺脫心理困惑,解除心理危機。

  教師的職業特徵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但大量有關教師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的研究顯示,教師群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偏低,顯著低於普通人群。當前隨著我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教師職務、職稱的終身制被打破,教師高學歷的要求和優勞優酬分配體制的建立都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這些都對教師群體的心理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開展學校教職工的心理健康普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對當地中小學教師作了一次心理健康調查。

  1 調查方法與材料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方式,問卷選擇了“症狀自評量表—scl90”。共發放調查問卷800份,得到有效問卷600份。其中小學教師佔23.4%,初中教師佔25.6%,高中教師佔50.9%。透過運用spss10.0統計軟體對資料進行處理、分析,結果表明,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2 結果

  2.1 從性別來看。 男教師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5.8%,女教師的檢出率為30.3%,男教師略好於女教師。

  2.2 從年齡來看。 31-38歲年齡組有心理問題的比例最高,佔36.6%。其次是40歲以上年齡組,比例為31.6%。比例最低的是19-29

  歲年齡組,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6.6%。中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表現出顯著差異。

  2.3從教師承擔的職責來看

  2.3.1班主任教師與非班主任教師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顯著的差異,班主任教師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36.68%,而非班主任教師只有22.8%;

  2.3.2擔任高三、初三畢業班教學的教師與其他教師相比,高三教師心理問題的檢出率最高,為32.18%,初三教師為35.87%,其他教師只有26.6%。

  2.3.3擔任語數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些主課的教師或重要課程的教師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遠高於其他學科教師,其中語數外教師最高,為31.3%,自然學教師次之,為26.6%,社會科學教師為24.7%,其他教師僅為20.26%。

  3分析與討論

  從以上統計結果來看,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應引起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造成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3.1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教師勞動是一種極其複雜的創造性勞動,它的.勞動物件是活生生的人,而且,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少年學生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難管教,因此使得教師工作更為艱鉅。

  3.2社會、家長過高的期待決定。由於傳統觀念的原因,社會對教

  師有著極高的期望,這種社會期待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教師的自我期待,使教師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同時,望子成龍的家長對教師的要求幾近苛刻,升學率幾乎成為衡量教師價值的唯一指標,這也使教師不堪重負,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初三高三段的教師等,檢測結果表明,這些教師有心理問題的比例遠高於其他教師。

  3.3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和深化決定。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在承擔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提高學歷層次,透過各種考試等等,身心負擔極大。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的潮流又要迎合家長確保升學率的需求,而這兩者往往不能統一,使得教師心理矛盾衝突加劇,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教師聘任制的實施,導致了教師多種心理問題的出現。

  3.4教師個體的人格特徵決定。以上是導致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一些外部原因,除此之外,還與教師個體的人格特質有關。如有的教師過於自卑,不善與人交往,個性刻板,不善調節等等,使得他們在同樣的外部壓力下更易產生心理問題。

  4建議與對策

  4.1社會各界和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首先,社會各界對教師不要過於苛求,大眾傳媒和學生家長不要將教師無法承擔的職責強加給他們。對教師應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以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 其次,教

  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學習和貫徹教育部2002年

  8月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在思想上要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教師心理健康和學生心理健康看成一個相互聯絡的系統,積極開展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

  4.2學校領導應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以教師為本,進行民主管理

  4.2.1學校領導要發揚民主作風,尊重、信任教師,確立教師在學校中的主體地位,為教師創造展現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條件。要加強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諧的人際關係,使教師心情舒暢地投入工作。

  4.2.2學校領導要完善學校內部的競爭機制,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老師。同時創設和諧寬鬆的心理氛圍,幫助教師將心理壓力轉化為激勵性動力,增強教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4.3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4.3.1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可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向教師宣傳心理衛生保健常識,使教師學會自我調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3.2建立教師心理諮詢中心,設立教師心理諮詢熱線和心理諮詢信箱,為有心理障礙的教師提供服務。此外,還可以藉助現代化網路技術,開展網上諮詢,為教師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4.4教師要注意自我心理保健

  4.4.1 學習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識,掌握心理調控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4.2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教師要遵循尊重、理解、接納的人際交往基本原則,處理好師生關係,及與學校領導的關係和學生家長的關係。

  4.4.3教師在產生心理問題或心理危機時,應主動向他人或心理諮詢機構尋求幫助,依靠外在力量擺脫心理困惑,解除心理危機。

【國小教師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