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西方哲學論文-“美德即知識”的理解

西方哲學論文-“美德即知識”的理解

西方哲學論文-“美德即知識”的理解

  哲學是講大道理的,大到沒有辦法認證的程度,那這個道理和道理的衝突就變得沒有道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方哲學論文——“美德即知識”的理解,歡迎參考閱讀!

  (1)對“美德”的理解

  一般人們所認為的美德一詞,含義廣泛,不僅指人的優秀品質,也是各種事物的優點和好的本性。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這一命題中的美德主要是指人的靈魂的品質,和理性相關,他將人表現出來的優秀善良的品質,如正義、自制、智慧、勇敢、友愛、虔敬等稱為人的德性,並認為眾德性的共通本性是“知識能力”“、理性”或“智慧”,因為人的靈魂的本性是理性。

  蘇格拉底從“美德即知識”出發,提出美德是統一的,反對智者把人的美德相分離的觀點。智者認為對立的美德可以共存於一體,善是相對的,既可對人有益,也可對人有害。道德也是相對的,沒有普遍絕對的標準。因此,不能構成確定完整的道德人格而蘇格拉底針鋒相對地提出確定美德的有機整體性和道德價值的普遍確定性。他並不否認多種行為美德之間的差異,但更強調它們的有機聯絡

  即它們有同一性,那就是它們的理智本性。蘇格拉底對古希臘的幾種主要美德——正義、自制、勇敢等加以分析,認為它們有共同性,都和知識相聯絡,都受智慧的支配。這種本質上的同一性使各種美德內在聯結,不能孤立存在,構成美德的整體性。美德的全體先於部分,也優於部分,人的美德不可能被分割成各個部分,人的道德人格必定是完整的。這樣既表明美德是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又從正面闡述了蘇格拉底的理性主義。這種理性主義道德哲學強調知識和理性的作用,認為道德的善惡應由知識判斷,對後來西方道德哲學的發展影響很大。

  (2)對“知識”的理解

  蘇格拉底在反對智者學派的感覺論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新的知識概念。他認為感覺只能是流動變化的認識,不能得到確定的知識,只有常駐的絕對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而且只有透過理性才能得到。這一概念有兩個要點:首先,它不同於以往的自然哲學家所講的知識。那些知識是從對自然現象的直觀中得來,總是與運動變化有關。而蘇格拉底指的主要是關於人自身的知識,是要從人的心靈中出發把定世界的根基。第二,它不同於智者學派的知識概念。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所有的感覺印象都是真的,而感覺是千變萬化的,所以真理只是相對的。蘇格拉底強烈反對智者學派的看法,認為只有透過人的理性所把握的對於人的本性的認識才是真正的知識。在這裡,知識是辨別是非、真假、善惡的能力,是靈魂的內在覺悟狀態。蘇格拉底主張知識是靠理性獲得的真理,能使人辨別正確和錯誤,有客觀的標準,能引導從善,合乎正義。

  (3)“美德即知識”

  “美德即知識”作為蘇格拉底倫理學的一個基本命題,“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識,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種關心人的靈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這一命題跟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開的。“認識你自己”就是關心自己的靈魂,也就是追求關於美德的知識;追求善,把“善”作為人生的最高目的,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而且他認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願從惡,把這歸於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惡,就是沒有關於美德的正確的知識。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識,就不會犯錯。在對智者的詰難中,蘇格拉底都是從這一個基本點出發來駁倒他們的。智者的理論都是相對主義,沒有普遍性,沒有人格同一性。蘇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在柏拉圖那裡指的是辯證法,也就是達到至善的手段。在早期的柏拉圖的著作中,也就是我們可以歸之於蘇格拉底的思想的著作中,蘇格拉底認為美德是統一的,諸美德如正義,勇敢等是統一於總的美德概念中的,一個美德不可能獨立於另一個美德,因為它們都是善的,所以也就得不出美德的具體定義。但還是認為只有智慧,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可不可教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因為關係到如何實踐美德,在《普羅泰戈拉篇》中, 蘇格拉底得出的結論是認為美德是知識,但是不可教,普羅泰戈拉認為美德可教,但是認為美德不是知識。在《斐多篇》和《美諾篇》中,確認為美德不僅是知識,而且是存在於每個人的靈魂中,但是出生後靈魂被肉體囚禁,忘記了知識,人生的最大目標就是回憶善的知識,教育學習就是為了回憶這種知識,美德教育不是傳授技藝,而是透過助產術讓人回憶起自己的知識,也就是“認識你自己” 。這樣“美德即知識”這一理論基本得到完善。

  蘇格拉底強調“美德即知識”,實際上是提出了一個判斷道德行為的標準問題。在蘇格拉底那裡,所謂道德應是“包括一切的普遍的道德”。他說:“對於美德也是一樣,不論美德有多少種,而且如何不同,它們都有一種使它們成為美德的共同本性。”這種共同的本性,就是蘇格拉底所說的道德。蘇格拉底認為,辨別善、惡的標準應是理性,他說:“一切別的事物都繫於靈魂,而靈魂本身的東西,如果它們要成為善,就都繫於智慧。”然則智慧即知識。又說:“金子和銀子都不能使人較好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都能使人富有美德。”所以,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不是道德的標準,不是金子,也不是銀子和其它,而只能是智慧,即知識。倫理和道德不僅涉及思想知識,而且主要的是涉及行為,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是一種‘知行合一’即強調人們在道德上必須言行一致。應當把道德行為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特別是要把知識和美德,知識和德行統一起來。“知行合一”是蘇格拉底思想的中心,所以他強調對知識的追求。他認為人知道的越多、越正確,也就越能付諸行為。同時人的行為也就愈能符合其思想和知識。因此“知即是德”自然就變成他的口號,他的中心思想。

  “美德即知識”的認識雖十分深刻,但又具有片面性。知善與行善不能等同,明知故犯的人是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利用智慧多行不義的人古今都有。德育實踐告訴我們,人類的知識與道德的發展遠不是同步的,道德認識水平的提高並不必然導致道德行為的發生,即所謂:知行脫節,言行不一。道德教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是知、情、意、行的統一。因此,我們不但要向受教育者傳輸道德知識,而且要注重激發其道德需要,培養其道德情感和信念,更為重要的是讓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實踐中去。在向受教育者傳授道德知識的同時,增加道德實踐的機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實踐中透過切身體會去領悟所學到的道德知識,然後再運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識自覺地指導自己的道德實踐活動,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對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應持有批判的態度。

【西方哲學論文-“美德即知識”的理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