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三國的成語

三國的成語

關於三國的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關於《三國》的`成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三國的成語,希望能幫到大家!

  手不釋卷

  【出處】曹丕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危急存亡之秋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作奸犯科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出言不遜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文思泉湧

  【出處】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出茅廬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刮目相待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處】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為大將軍,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昭還假裝不接受。髦很生氣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虛傳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注:「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吳下阿蒙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偃旗息鼓

  【出處】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注:「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敝帚千金

  【出處】曹丕?典論論文:「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見自見之患也。」

  廊廟之器

  【出處】三國志蜀志許靖傳:「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指日可待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三國的成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