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淺談交響樂與長笛的歷史論文

淺談交響樂與長笛的歷史論文

淺談交響樂與長笛的歷史論文

  長笛是木管樂器組中最靈活的一種樂器,它便於出色地演奏音階或琶音的技巧性樂句,至於斷音的演奏則更是無可匹敵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交響樂與長笛的歷史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西方長笛的起源,首先應該提到的是長笛祖先。一種是豎吹的笛子,另一種是橫吹的笛子。遠在古代埃及時期,就有一種豎吹笛子,它是一種上面開孔的粘土管。到文藝復興時期,笛子在不斷創新與改造中。但是通常被大家認同為躍笛真正祖先的,是與它並沒有直接聯絡的尖頭笛和鳥嘴笛。尖頭笛。足一種豎吹的笛子,在十七世紀便流傳開來,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目前在民間依然可以找到尖頭筒的轉型產物。

  關鍵詞:歷史 長笛 交響樂

  一、長笛和交響樂的歷史溯源

  15 世紀以前,長笛只是歐洲流浪藝人的一種伴奏樂器,偶爾也在貴族家裡為演唱伴奏。之後,由於流浪藝人的不斷增多,長笛開始用於歌唱的伴奏,並且廣泛用於軍樂隊行進用樂器,同時,因為發現了這種樂器的獨特效能,開始作為合奏樂團的一個音部使用。古長笛最初是有鑽孔的,為了要求音準而用手指按鑽孔增加空氣柱,同時也確定了音準,鑽出了系列調式要求的不同音程。當時有豎長笛和橫型長笛,其中橫型長笛發展到今天就是現代長笛。“巴洛克長笛”作為標準模式,對於音準的改善,增強了其在西方交響音樂中的作用。

  (一)長笛的祖先

  西方長笛的起源,首先應該提到的是長笛祖先。一種是豎吹的笛子,另一種是橫吹的笛子。遠在古代埃及時期,就有一種豎吹笛子,它是一種上面開孔的粘土管。到文藝復興時期,笛子在不斷創新與改造中。但是通常被大家認同為躍笛真正祖先的,是與它並沒有直接聯絡的尖頭笛和鳥嘴笛。尖頭笛。足一種豎吹的笛子,在十七世紀便流傳開來,受到了人們的歡迎,目前在民間依然可以找到尖頭筒的轉型產物。但是,在歲月的舞臺中,尖頭笛由於自身一些限制性因素,沒能長久地停留在人們的生活與使用範圍內,而是悄無聲息的隱居到博物館裡。要說與長笛有直接關聯的祖先要數橫吹的蘆笛。早在十二世紀橫吹笛子已經傳入歐洲。在十七世紀時與豎笛同時存在,但早年卻沒有受到大家的認可,而是在十七世紀後,橫笛才漸漸被人們認可和接受。橫笛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改進,慢慢的與現在真正意義上的長笛相接近、相符。如音孔與旨鍵數量與現代長笛基本相同,特別之處在於笛身分節的設計,這使得轉調變得更簡易。基本現代長笛所擁有的必要部分,在橫笛的身上已經具備了。

  (二)長笛在發展中的變化

  長笛在發展中的變化,也就足說長笛的改良活動。長笛最初山德國人律利和罕德爾制,稱德國笛。對其第一個進行改革的是英國人威廉·哥登,他主要是把長笛的主要部分進行改進是令人遺憾的是沒有徹底的對長笛進行改革。雖說哥登沒能徹底的改革,但是他為後人留下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供後人參考。要說對長笛改革做出重要貢獻的是特奧巴爾德·彪姆,他對長笛進行徹底改革,設計出一種新式的長笛。在研製的過程中,得到的經驗,以論文或寫-t5的形式記錄下來。如《長笛的結構》、《關於長笛的製造及其最新的改進》等論文,《長笛與長笛演奏》一直至今廣為使用。

  他的研製最初是從指法與音色入手。隨著工業的不斷髮展,金屬製品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長笛材料的選擇上由木質改為了會屬材質,金屬相對丁木質品來說耐用性更強,金屬原料的來源比木製品更容易,生產起來也更方便。金屬材料的擴音性比木質材料更優越一些,也更適合給更多人提供音樂的欣賞空間與環境。同時他還對長笛的一些規格做出具體細緻的規定,如錐形的上管和管體厚度、音孔直徑、音孔之間的距離等,這對改善長笛的音色、音準方面有了很大的幫助。從目前已被彪姆改良後的長笛看,已經向前邁了一大步,這便是他改革初期的成果。

  隨後,他又對管形和音鍵進行了徹底改革,並且對音鍵的機械裝置做了全面的補充。在此項改革中最為關鍵性的設計是彪姆系統的按鍵結構。彪姆系統的按鍵結構,是指一種多鍵聯動設計,也就是按下一個音鍵,與之有關聯的另一個音鍵也隨之被按下,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節省了演奏者的用指頻率。這是他改革的成果期,成功的對長笛進行了人性化改革,為長笛今後廣泛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三)長笛發展中的擴充套件性

  橫吹的長笛十二世紀傳入歐洲。在中世紀,無鍵的長笛用丁軍樂,到了十七世紀長笛變為了樂隊中的重要樂器,主要用於歌劇的配樂和宮廷樂隊。據說德國的長笛最早在呂裡嘞的悲劇《依齊達》中使用過。到海頓時期為了交響樂團中重要的樂器,而凡採用多個長笛編制的形式,一般為兩個至三個。在現代作品中,有時也採用四管編制的形式,加強樂隊整體的音響效果。十八世紀長笛擴大了使用的範圍和人群,成為人們喜愛的樂器之一。

  二、長笛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

  不同的口形對音準的影響也很大,長笛上一些音準的微小的差異,除樂器構造的因素以外,還有動力學上的差別,即氣力、嘴力、氣流的角度等,這些判別從本質上影響著長笛的音準。因些,靈敏的音樂聽覺永遠是掌握音準的關鍵。在樂器的構造上,長笛本身一般有十三個容易偏低的音和八個容易偏高的音,吹奏的這些音時就必須用氣息和口形,氣流的角度等變化去調節音準。口形放鬆,氣力小氣流角度小可使聲音偏低,反之,口形緊,氣力大,氣流角度大可使聲音偏高。另外,把氣流的方向臨時稍作改變,向前或向下一點。以升高或降低某特定音的音準,這就如同把笛身對嘴唇的位置朝外或朝裡旋轉的效果一樣(笛身朝外旋轉則使送氣的角度較大,可使聲音偏高,笛身朝裡旋轉,氣流角度變小,則使聲音偏低);改變指法也可以改變音準,但以上這些方法對音質會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把笛身朝裡旋轉,會使音色沉悶,朝外旋轉會增大氣流聲,使音色混濁,生硬等等。因此,最好在非常必要的情況下,真正迫不得已時才用這些方法去調節音準,而在同時也應儘可能只作最小量的調整,以期把不利影響減到最低限度。必須指出的是,採用上述方法適當調節音準時,口形和氣流角度,送氣速度都應在保持相對穩定並熟悉樂器效能的前提下進行。

  (一)長笛的風格特色

  長笛是現代交響樂隊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外型是一根開有數個音孔的圓柱型長管。早期的長笛是烏木或者椰木製,現代多使用金屬的材質。長笛曲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不同時期所創作的音樂作品大都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與歷史的階段特徵,而優美的長笛曲能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例如《TheGrand Circle》(大輪迴)是一首氣勢宏大的交響樂。雄壯的鼓聲伴著打擊樂器,再以笛聲貫穿音樂主線,給人無限遐想。濃重的凱爾特音樂風格,也映襯著凱爾特人的堅毅性格,在音樂中表現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給聽者帶來的不光是聽覺盛宴,音樂背後更給人以無限的藝術享受。不同風格樂器的組合,沒有混亂感,反而是一種和諧、一種襯托。長笛笛音出塵,以其特殊的音質是整篇樂章更加的大氣、悠遠。

  (二)長笛的音色特徵

  長笛有木管、金屬管兩種,兩者外型無大區別,演奏技巧相同。木管長笛的音色稍細而圓潤,金屬管長笛的音色稍寬而明亮。長笛的低音音區用顏色來形象表現是黑灰色的,中音音區是灰色的,高音音區是金黃色的。不同材質的長笛,音色各有魅力。德國長笛表現力強,解釋作品客觀,忠實原譜,作品處理嚴謹,力度變化大;法國長笛除音色美、聲音清晰外,主要特色是音色華麗、流暢。在交響樂的演奏過程中,任何樂器都無法覆蓋長笛的特殊音色。古典音樂中,優秀的長笛沒有一點炫耀,音色怡人,使整個樂曲得到昇華。莫扎特經典樂曲中關於長笛曲子最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C 大調長笛和豎琴協奏曲》,這部協奏曲既是長笛與豎琴完美絕倫的組合又是二重協奏曲題材的典型樣板之一,時至今日它仍然是長笛和豎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們的配合天衣無縫,音色的配合恰到好處,曲目整體的速度、音色、氣氛給人以真正的聽覺與感官的盛宴。

  (三)長笛的審美特點

  音樂創作往往是藝術家把自己在具體的審美感受中積累和蘊蓄的情感,透過藝術傳達自然的流露出來。音樂演奏的過程絕不是一種純技術性的操作活動,它的使命在於傳達音樂中豐富的精神內涵。長笛樂曲中蘊涵著豐富的.音樂美學思想,而不同音樂演奏者的具體實踐會給不同聆聽者帶來不同的音樂感覺。一個優秀的長笛演奏者必須要具有一定的審美修養,否則無法理解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也就根本做不到“聲情並茂”地演奏。而“聲情並茂”,是交響樂表演的最佳境界。

  三、長笛在交響樂隊中的應用

  交響樂一詞源自希臘文,原意是“一起發聲”。後來指不同性質的樂器一起工作共同完成一部音樂作品。長笛是管絃樂隊中木管組中的高音樂器,被譽為管絃樂隊中的“花腔”女高音,它的音色優美動聽,具有音域寬廣、奏祛繁多、表現力極其豐富等特點,與絃樂、木管、銅管樂器親和力也非常強,無論作為獨奏樂器還是協奏樂器,長笛在交響樂隊中起著其它樂器無法替代的作用。每個演奏者都有自己的獨特音質,就象每個人各自有自己的像貌一樣,但音色決不能是單一的,即使在同一個音上也要根據你的音樂意向使音色有所改變,演奏者一定要變化口形和送氣速度以獲得長笛聲音色彩的變化,為了音樂的需要用不同的音色去演奏不同的音樂作品,當然這些都源於一個人的想象力及音樂風格的概念和對音樂的理解。在實際演奏中,氣息、口形以及指法等是緊密相聯的有機整體,因此,必須加強綜合技巧的訓練,而不可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這樣才能使演奏得心應手,從而獲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一)獨奏樂器

  長笛是木管樂器組中最靈活的一種樂器,它便於出色地演奏音階或琶音的技巧性樂句,至於斷音的演奏則更是無可匹敵的。巴赫創作的a小調奏鳴曲和泰勒曼創作的12首幻想曲等作品,均是為一隻長笛而作的無伴奏樂曲,它們構成了長笛獨奏音樂的巔峰。

  (二)協奏樂器

  長笛也可在鋼琴、豎琴、吉它或樂隊的伴奏下演奏協奏曲。貝多芬B大調奏鳴曲和普朗克的奏鳴曲都是混合著長笛的交響樂曲。長笛可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旋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旋律,長笛都是樂曲的點睛之筆。春之聲圓舞曲是奧地利著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的不朽名作,隨著主旋律的展開,笛聲與其它樂器的相互配合,悠揚而明快,處處散發著青春的氣息。

  結 論

  綜上所述,笛子的歷史源遠流長,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與演變過程,在這發展中最有貢獻的是特奧巴爾德·彪姆,他的改革讓長笛華麗的轉身,他的改革讓長笛改變了命運,他的改革讓長笛登上了璀璨的舞臺,長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取得了歷史的見證。長笛演奏是一門複雜的表演藝術,欲掌握較高水平的綜合技巧必須使身體的各部位有機的相互配合,才能產生同步運動的、得心應手的正確感覺。然而,正確運用在長笛演奏中則尤為重要。與節奏等表現手法得到充分展現,而長笛演奏在其中不僅僅充當演奏音符的簡單任務。

  透過對優美音色、吐音、連音、高音吹奏和顫音等演奏技巧把音樂色彩完整地表現出來,也將長笛這種樂器的特色與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與交響樂團鋼琴伴奏完美和絃的配合,使整首樂曲的音樂氛圍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突出了長笛在其中的表現力。如果沒有演奏技巧的支撐與對樂曲音樂形象的詮釋,交響樂團的音樂色彩將無法充分得到展示。所以音樂內涵要依靠技巧和音色來表現,演奏技巧需要在追求演奏效果和表現音樂內容的練習中才可能獲得。長笛在交響樂團中需具備非凡的音樂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也包含非凡的技巧能力。而非凡的技巧能力則需經過強化鍛鍊和長期成長過程培養出來。交響樂團正是由於具備了多種演奏技巧的結合,才能將樂曲的音樂形象表現得如此完美。

【淺談交響樂與長笛的歷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