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如何改進語文教學方法

如何改進語文教學方法

如何改進語文教學方法

  導語: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全面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把握“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等教學原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如何改進語文教學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一、融洽師生關係,最佳化教學環境

  做為一名數學教師,由於學科的特點,很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古板、嚴厲的印象,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很可怕,那就很難喜歡他上的課。這是我剛從教時的經驗教訓。近些年來,透過新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學習和教學實踐的探索,我越來越意識到融洽師生關係是營造良好課堂教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每當新學年開始我接受新班級、新學生時,首要任務就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會融入到學生當中去,和同學們談心、交流,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了解他們的生活、家庭、思想動態等情況。並且從多方面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比如,幫助他們化解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其他老師之間的矛盾;給家庭生活有困難的學生以經濟或其他一些物質的支助;有的學生有病重者我親自帶他們看病,輕者,派其他同學陪同看病,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和力,使他們覺得老師如同自己的媽媽,又像自己的好朋友,願意與老師合作、交流,願願意聽從老師的一切指揮,從而慢慢地喜歡上老師,進而喜歡上老師所教的數學課。特別是初中階段,常常會產生一些後進生,對他們的態度,我尤其不動輒訓斥,總是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依法執教,。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經常用表揚、獎勵的手段鼓勵他們,特別是那些基礎較差成績落後的學生,只要有進步,那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這樣才使他們從怕上數學課直至愛上數學課,對數學這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雖然屬於非智力因素,確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因此,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問題。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數學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可以把數學問題故事情景化。我講授“同底數冪的乘法”這一節時,利用了古代俄羅斯民間流傳的算術題故事,“路上走著七個老頭,每個老頭拿著七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七個樹杈,每個樹杈上掛著七個竹籃,每個竹籃裡有七個竹籠,每個竹籠裡有七隻麻雀,總共有多少隻麻雀?”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又如還可以把數學問題生活化。我在講授“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節時,先提問學生,“從咱們村委到咱們學校有幾條路可走?”(學生回答了好幾條)接著問:“那麼從村委到學校你會選擇哪一條?為什麼?”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所有的人都愛走捷徑路,即在不知不覺中運用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知識點。

  三、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走上講臺

  課堂教學中,師生是民主、平等的。老師應放下威嚴的架子,應從教學的壟斷者轉變為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師在教學中產生強烈的號召力,使教學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動,而是學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滿激情的學習活動。同時,教師還要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主動權徹底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中,如果老師包辦太多,學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機會,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間,無法參與到教學思維過程中,也就無法體驗思維方式和探索知識的產生髮展過程,無形中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得到的只是一大堆僵死的知識,失去的卻是“觀念、方法和能力”。

  1.讓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在老師組織、引導下的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2.把大課堂分為若干個小課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四、最佳化批改形式,讓學生“動”起來

  初中教師的作業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作業天天有,學生天天做,教師天天改。我教兩個班的數學課,每天要批改90多本作業,計算一下,每天至少要花三個多小時的時間批改作業,再加上平時的小測驗、單元測驗、班主任工作、備課……忙得團團轉。而學生則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可以說作業的全批全改是學生頭上的`“緊箍咒”。教師為了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批改任務,只好念“緊箍咒”,那些數學基礎較差、或思維能力較差的同學好抄襲作業,教師也只好一次次“上當受騙”。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有些同學平時作業做的很不錯,可是一考試成績很差。不難看出,作業的全批全改教師很辛苦,有時也是徒勞無功,同時,學生主動思考、自我檢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師生雙方獲得資訊的失真度很大,束縛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最佳化批改形式,讓學生“動”起來,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教師變獨角演員為導演,充分發揮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

  1.隨堂批改作業。新課後,簡單的作業可當堂完成,採用具體討論答案,當堂集中統一批改。

  2.小組批改作業。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後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每次上課前5分鐘由老師提供參考答案,小組內互相批改,並把批改的情況向老師或資訊小組彙報。

  3.學生講評業。每天讓同學代表上臺講評作業,把作業中有創意、有代表性、有獨特見解的方法及時在全班推廣,使其他同學受到啟發。

  4.教師抽查面批作業。教師對小組批改後的作業及時進行抽查,瞭解同學們知識掌握情況和作業批改情況,對作業中存在的明顯問題要復批或面批;或直接對部分有代表性的學生的作業進行面批;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多種方法,兼顧使用。

  5.成立資訊反饋小組。為了及時做好資訊交流,達到消除錯誤,開闊眼界,鞏固知識,掌握方法的目的,由各科課代表和幾名同學組成資訊小組。其主要任務是:(1)彙集全班同學作業中出現的典型錯題,並對其進行“會診”,分析出錯原因,並督促同學們經常強化糾錯練習。(2)收集作業中做題方法新穎、思路簡捷、一題多解、有創意性等典型範例,及時在全班進行交流。

  總之,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全面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把握“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等教學原則,自覺運用國際教育、教學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全面而快速提高教學質量。

【如何改進語文教學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