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詩歌閱讀答題技巧

詩歌閱讀答題技巧

詩歌閱讀答題技巧

  高考古代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有哪些?同學們知道多少的技巧呢?

  (1)“詩眼”或“煉字”型題

  設問方式:

  ①對詩中某句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哪個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

  哪個更好?為什麼?

  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

  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鍊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裡義;

  ③展開聯想和想象,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示例:如王灣《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兩岸失”的“失”字,與“湖平兩岸闊”的“闊”字,哪個更好?

  [答] ①“闊”字更好。②闊是空闊、開闊之意(這一步有時可併入一點來說)。③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④“闊”字,直接抒發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此題只答“闊”字好,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卷面回答時,一般可省去序號,這裡分點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驟或要點。下同。)

  (2)句意型題

  設問方式:

  ①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結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

  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注意兩層:語表義和語裡義,並結合全詩,指出它的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思想觀點。

  答題要點:

  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麼感情和旨趣。

  示例:談談對李白《聽蜀僧洛彈琴》第四聯“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的理解。

  [答] 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②側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3)意境型題

  設問方式:

  ①詩中哪兩聯寫了什麼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某兩句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③解釋某一聯的意思,並分析其情與景的關係。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詩人主觀情意和觀事物的形、神水乳的交融後所產生的藝術境界。由於這種藝術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詩作的原意,它既體現了詩“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點,又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詩詞鑑賞中的核心問題。

  答題要點:

  ①找出詩中的意象。

  ②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圖景畫面。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悽愴等。

  ④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如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或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讚美之情、仰慕之情、豪邁之情、閒適恬淡之情,或給人什麼樣的啟示和思考,並指出為什麼。

  示例:問杜甫《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 詩中二、 三聯用了“片雲”、“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

  答:①第二聯中的“片雲”.以遠浮天邊,喻詩人漂泊他鄉;永夜的“孤月”,喻詩人與月共遠同孤。第三聯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風”是實景。②兩聯情景交融,營造了一個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看出詩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著一種自強不息.積極用世的精神;同時從尾聯看,詩人有一種老當益壯的情懷.但一生漂泊,終被遺棄,大有連一匹老馬都不如的怨憤之情。

  (4)形象型題

  設問方式:

  ①這首詩以什麼為詩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畫了什麼形象。

  ②刻畫形象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③形象的具體特徵是什麼。

  ④形象所表現的情感特點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詩詞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詩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詩詞的形象,要根據詩詞描繪的具體物象或畫面識別意象、意境的特徵和情與景的交融,進而理解詩人寄託的思想感情,體會形象蘊涵的哲理。通常從形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動靜等角度進行分析。

  答題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總體特徵和意義,並以此為“中心論點”,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徵,結合詩句內容對這個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論證。

  答題要點:

  ①什麼樣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徵。

  ③形象的意義(詩人寄託的思想情感和蘊涵的哲理。)

  示例:問: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與楊萬里《暮熱遊荷池上》:“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頭深藏碧傘中。”兩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試簡析兩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感特點。

  [答]擬人表現手法。杜詩的“綠荷”因“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悽怨低沉;而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5)語言特色型題

  設題方式:

  ①談談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②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

  解題提示:這類題,不重在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重在對整首詩語言風格的品味。因此要學會運用本編“一(二)古代詩詞的語言”中所介紹的答題用語。

  答題要求:

  ①用一兩點或一二句式,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示例:請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這首詩的語言持色。

  [答]此詩的語言如行雲流水,沖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點明“荊吳”比鄰,先說寬慰話;次句寫眼前景點,寫出了詩人心中的茫然,前兩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處泊”一詞,含說不盡的殷切之意和關懷之情。結句恰如巨閘頓開,將惜別之情推上頂峰。款款深情,濃濃別意,盡在“天涯一望”之中,“斷人腸”抒了離情又不直露,言有盡而意無窮矣。

  (6)主旨型題

  設問方式:

  ①關於這首詩詞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②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詞中有關詩句,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解答提示:詩言志,總是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認定詩詞的內容,應分析詩句的具體內容,並與作者的觀點、態度和作品主題的社會意義相聯絡。

  答題要點:

  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

  ②抒發或寄託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

  示例:指明五代·歐陽炯《江城子》一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答]“水無情”明寫落日餘暉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歷史無情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空有姑蘇臺上月”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掛了;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轍了。

  (7)技巧型題

  設問方式:

  ①這首詩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②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表現技巧),是怎樣抒發詩人的情感的,有什麼作用。

  解答提示:表現技巧是詩人用來抒發情感、表達題旨的一種手段、方法,要準確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說過的一些表現方法。

  ①明辨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和託物寓理三種。

  ②辨明表現手法。A.襯托(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樂景襯哀情三種;B.象徵;C.烘托;D.白描;E.虛實結合;F.動靜結合;G.點面、抑揚、正側面結合等。

  ③審清修辭手法。對比、比喻、擬人、誇張、雙關、用典、設問、反問、頂針、互文等。

  答題要求:

  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麼表現手法。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示例一: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詩世人評它“善於變平凡為新穎,化腐朽為神奇”,在表現形式上有過人之處,請品析之。

  [答]這首詩確有過人之處:一是前幅句間工於對仗,首句寫水光、晴日,次句寫山色、雨天,顯示出一種對稱美。二是句中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水光瀲灩”、“山色空濛”描其態,“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寫無餘,詩人之情表現無遺。

  後幅的形象比喻和總體評價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詩人跨越人與物的界線,把西施不同打扮與西湖的不同風光聯絡起來,西湖正是這樣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總相宜”,各有一番風韻。詩人借尋常事作驚人語的藝術技巧,實是變平凡為新穎,化腐朽為神奇。

  示例二:閱讀劉分攵《雨後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更作荷心萬點聲。”①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的。②試從“靜”和“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2005年高考全國卷Ⅲ)

  [答] ①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簷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後水面的平靜。②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簷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三、四句用“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上面就七種鑑賞題型,分別作了提示,反覆強調的是要求“問什麼,答什麼”,不要漏掉一些要求,儘量做到答題到位、不丟分。當然,具體鑑賞、作答時也不能硬套,仍要注意靈活性、準確性。

【詩歌閱讀答題技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