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胃病中醫辨證與飲食調護

胃病中醫辨證與飲食調護

胃病中醫辨證與飲食調護

  胃病是指上腹部近心窩處發生的食慾不振、脹滿、疼痛或伴有反酸、噁心、噯氣等不適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胃炎、消化性潰瘍等。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胃病中醫辨證與飲食調護,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1寒邪客胃

  症見 :胃院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溫痛減,口不渴,喜熱飲,苔白,脈弦緊。

  飲食調護:宜給予熱飲,如生薑紅糖茶、姜韭牛奶湯、羊肉湯、良姜牛肉湯等有溫中散寒止痛,健脾暖胃作用的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加重病情。

  2飲食停滯

  症見:胃院脹滿疼痛,暖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大便不爽或秘結,便後痛減,苔厚膩,脈滑。發病多與飲食不節有關。

  飲食調護:痛劇嘔吐頻繁者應暫禁食,症狀緩解後給予全流或半流質飲食,如健脾飲、山楂神曲粳米湯、蘿蔔酸梅湯、雞矢藤根豬小肚湯、或者麵湯、米湯,餐後輔以麥芽、山楂、陳皮煎水代茶飲,以達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之功效。平時忌暴飲暴食,應定時定量,素體虛弱者不可飲食過飽,以免更傷胃氣。

  3 肝氣犯胃

  症見 :胃院脹痛,攻撐作痛,脫痛連脅,暖氣頻繁,大便不暢,情態抑鬱則加重,舌苔薄,脈弦。

  飲食調護:宜予清淡兼有理氣和胃功效的食物,如茴香湯、青陳皮粉、香椽合歡茶等以疏肝養肝,健脾和胃,行氣止痛。忌食土豆、紅薯、山芋等粘滯阻塞氣機之品,同時做好情志護理,以疏肝調暢氣機,促進病情康復。

  4 肝胃鬱熱

  症見:院灼痛,痛勢急迫,煩燥易怒,泛酸嘈雜,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飲食調護: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如蒲公英、黃瓜湯、綠豆蛋清湯,也可多食用新鮮水果。清熱和胃可菊花泡水代茶飲,或用鮮桅子煎水服。若胃熱較甚頻繁嘔吐者,可用黃連泡水代茶飲。忌食油膩煎炸之品,嚴禁辛辣食品以免引動肝炎,誘發消化道出血。痛勢急迫,嘔吐頻繁者應暫禁食。

  5胃陰虧虛

  症見:胃痛隱隱或灼痛,胃院嘈雜有飢餓感而不欲進食,口燥咽 幹或口渴。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或細數。

  飲食調護:飲食宜少食多餐,平時適宜飲果汁,如梨汁、甘蔗汁、桔子汁、蘋果汁、多進食蕃茄雞蛋湯、麥冬拘祀排骨湯、海參木耳湯、梗米竹瀝湯、山藥麥冬粥、麥冬石解烏梅飲等,可起到養陰益胃止痛的作用。不宜多吃雞蛋、狗肉、羊肉等溫灼之品,以免耗傷胃陰,損傷胃絡,引起消化道出血。平時注意禁食辛辣、油炸、酒類、咖啡、濃茶等刺激之品。

  6瘀血停滯

  症見 :胃院痛病久屢發,疼痛持續,痛有定處而拒按,或痛 如針刺感,食後痛甚。或見黑便,舌質紫暗有痕斑,脈澀。

  飲食調護:飲食宜冷熱適中,定時定量,不可過飽,可飲三七藕蛋湯、川芍桃紅湯、山楂紅糖茶、紅花茶等化瘀通絡,理氣和胃止痛之品。禁食粗糙堅硬、煎炸油炸、肥甘厚膩之品,以免損傷胃絡導致出血,若見出血者應暫禁食,待症狀緩解後給予全流或半流飲食。

  7 脾胃虛弱

  症見 :胃痛隱隱,綿綿不已,泛吐清水,喜暖喜按,舌淡苔白,脈虛弱。

  飲食調護:宜給予溫中健脾的食品,如陳皮薑片茶、兔肉健脾湯、祀子牛肉湯、良姜牛肉湯等以散寒止痛,但出血者不可用。平時多食溫補之品,以振奮脾陽,如姜橘椒魚湯,胡椒排骨湯;陽虛兼有胃酸分泌不足者,可用蔥姜濃肉汁湯,蔥花雞蛋湯等,以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平時應注意少食多餐,禁食苦寒之品,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加重脾胃虛寒。

  總之,運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飲食護理,是中醫臨床辨證施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藥療、食療的有機結合,是中醫護理的一大特色,對治療疾病和預防原發疾病都具有重要意義。

  飲食調護原則

  1、宜細嚼慢嚥,食物宜精。

  2、合理烹調。宜採用燉煮炯蒸烹的方法將飯食、蔬菜、魚肉之品燉煮至軟爛,而不宜食或少食油煎、油炸、半熟及堅硬的食物。

  3、注重飲食搭配。

  4、忌過飢過飽。

  5、忌吃不潔食物。

  6、勿過食辛辣炙博。

  7、勿過食生冷寒涼過冷的食物

  8、忌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

  飲食調護在胃病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臨床治療中應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於合理的飲食指導,達到治養結合,共同促進機體的恢復。

【胃病中醫辨證與飲食調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