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

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

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

  篇一: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

  時間飛逝,內科實習即將結束,在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經過不斷實踐,我受益頗多。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於自己的味道,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捨。對於我們的實習,科裡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週的實習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神經內科是我在內科病房的第一站,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但是老師很快讓我們熟悉適應了環境,使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病房實習中來。雖然神經內科科是個很忙的科室,但每次我們做護理操作時,老師都會陪在一旁,為我們的成功高興,我們失敗了會鼓勵我們。老師的認真負責,像朋友般的和我們交流,讓我們在溫馨的環境中度過了這段時光。同時老師還會經常結合病例給我們安排小講課,讓我們形象深刻的記住所學的東西。

  心內科是我在內科病房的第二站,它以高血壓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見,在老師的帶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見病的護理及基本操作。按時參加醫院安排的講課及科室的教學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並做好入院評估;嚴密監測生命體徵並規範記錄;正確採集血、尿標本;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執行靜脈輸液……

  經過這近二個月的心內科實習,使我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提高,在突發病方面,學到了應對的知識和技巧。總之,在內科實習的日子裡,我受益匪淺,雖然我還只是學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不斷摸索,用微笑溫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溫故而知新,用實踐來驗證及鞏固所學。

  在實習過程中,我嚴格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踏實工作,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範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

  篇二: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裡最大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後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麼,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於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麼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麼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麼可以到靜脈然後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溼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後就可以達到最佳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麼的有限,生命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麼一點點後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啊!我要死了,你不要哭啊!”那一刻其實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於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篇三: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

  目前臨床護士普遍存在不願值夜班的問題,輪值夜班已成為主要的職業壓力源。而做為護理高危患者,工作應激危險性更高且專科要求更強的心內科夜班護士,長期處於心理疲勞的亞健康狀態,影響了自身生活質量和醫療服務質量。現結合工作實踐,分析心血管內科夜班護士嚴重心理壓力的原因及對策,以其將不利影響降到最小限度。

  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天是在夜深之後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了,日子過得快沒有了思想。白天的培訓就是不斷地練習那些操作,晚上則到科室裡寫入院記錄。似乎有點像大一的軍訓,每天都覺得自己已經快到極限了,結果第二天結束時又發覺似乎還能撐下去……心內科護士出科小結

  呵呵,嚇著大家了,以上說的是到昨天為止我的情況,從昨天從血液科轉到內分泌,同時開始外科培訓起,正常作息時間又得以實施了,因為內分泌與血液相比要閒很多,外科培訓也不要求整天守在培訓點,只要做完規定的操作就可以走人。好了,還是從上一次的實習手記之後的事情開始說起。

  我們的血液科是十三病室,除此之外在急診大樓還有一個三十八病室,是由血液、心內、消化、放射四個科共同派醫生組成的一個臨時科室,這個設定很奇怪,也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的。寫上一篇的時候我們都還在十三病室,但是三十八病室的負責醫生似乎忙得焦頭爛額了,幾次打電話話要派一個實習生過去,奇怪的是,負責安排實習生的總住院卻告訴我們“你們要有一個同學到老幹科去”,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總住院也忙暈了。於是,在奇異的疑惑之中,我到了老幹科……心內科護士出科小結

  老幹科的老師對我的到來也有點吃驚,不過有人來幫忙當然是好事,所以也沒多問。這裡也是人少事多,一位姓劉的女教授直接領導我,還讓我管兩張床,這還是回本院實習以來第一次自己管床呢,以前在省人醫實習的時候自己管七八張床的日子真是恍若隔世啊。劉老師對我很好,每次查房都給我講很多東西,加上老幹科的環境與我們醫院簡陋的其他科室比起來真有天淵之別,我都不想走了。不過三天之後留在十三病室的同學打電話過來,說總住院正到處找那個沒到三十八病室的同學呢。很迷惘的我回到十三病室,總住院怒氣衝衝地吼道:“你怎麼沒有去三十八病室啊?這要算缺實習了啊?”“可是那天老總你是叫我去老幹科啊?”“老幹科?!我怎麼可能叫你去老幹科呢?!是你自己聽錯了吧!”還好,有一邊的同學替我作證:“老總,你好像是叫我們派一個人到老幹科的呢……”總住院語塞了,悻悻然的說:“好吧,那你現在去三十八報到吧。”老總看起來很鬱悶,我可不打算再觸他的黴頭,回到老幹科簡單地交班之後(劉老師聽了事情的經過也覺得很好笑,連說了幾個原來如此),就到三十八報到去了。

  三十八因為是共管科室,所以這邊沒有教授,只有一個主治醫生和一個進修醫生,加上我三個人就得負責這邊的十多張床。我一直覺得血液科是很讓人沒有成就感的科室,診斷了就是打化療藥,打完一個療程複查一下血象和肝腎功能沒事就出院。病人幾乎不可能痊癒,只是延緩了走向死亡的過程,當然了,生命是寶貴的,能延長那怕一天也是好的,但我寧肯選心血管這樣以忙和累著稱的專科,那樣我會覺得我的努力更有報償一些……

  在血液科最後收的是一個農村的18歲的男孩子,今年剛離家上大一,十天以前開始覺得頭暈、全身乏力,當時也沒有重視,五天以前從學校回到家裡以後就開始發燒,體溫一直持續在三十九度以上,到當地的醫院看病醫生也沒看出什麼名堂,消炎退熱治療都沒用,到這兩天身上就起了許多暗紅色指甲蓋大小的皮疹,而且渾身肌肉疼痛,一路求醫到我們醫院來了。開始我們都覺得像是一個感染性的疾病而不是血液病,因為起病這麼急又有高熱、皮疹,結果做了一個骨髓穿刺,到顯微鏡下一看——急性白血病,告訴他的父母孩子得的是急性白血病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這個病的可怕,我們主治很嚴肅地告訴他們:這就是血液裡的癌症,不治療最多活一個月,治療的話費用也會非常高,一千多的血小板幾天就得輸一個,而且也只是延緩病情,幾乎不可能根治。他母親當場就哭倒在辦公室了,老父親一邊去扶她一邊自己抹眼淚,我們看了也很不忍,一個家庭的希望就這麼毀了。這件事更加地加深了我對血液科的不喜歡,要是整天遇見這樣的白髮人送黑髮人,那多鬱悶啊。還好,今天結束了血液科實習到內分泌了。其實在血液科實習還發生了許多事,以後如果有時間再補敘吧。

  今天傍晚出來吃飯,忽然聽見有人在喊我,原來是在呼吸科胸痛數月最後診斷為惡性腫瘤的那個老師傅(參見實習手記四十六、四十七),老兩口看來正在散步,原來已經開始第二個療程的化療了,腫瘤比原來縮小了很多,兩個老人家對我很熱情,一個勁地感謝我,讓我很有無功受祿的慚愧,也有一點點得意,這麼多天的忙碌加上陰冷的天氣讓人悶悶的,這一番談話再次讓我覺得做醫生還是有那麼一點兒價值的。

  心內科夜班護士因其專業及工作時間的特殊性,易導致嚴重的心理疲勞,需要夜班護士進行自我調節及管理者更多的關注,從而減輕心理疲勞,以提高自我生活質量及醫療服務質量。

【內科護士工作心得體會】相關文章: